一种由“机田证”组成的新模式正在打破五寨县的农业传统,成为撬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杠杆。
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耕地75万亩,人均8亩,是传统农业大县,但并非农业强县。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如何突破由传统耕种方式和单一经营结构带来的发展瓶颈?近年来,五寨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扣“地、机、人”三大生产要素,通过“机”“田”“证”集成耦合,全面推进农田标准化、农机智能化、作业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农民职业化,为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
“机田证”一体化项目是加快推动高性能农机、高标准农田、高素质持证农民融合耦合,实现“1+1+1>3”叠加效应,全方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项目。五寨县以“八十里丁字平川”为试验田,充分把握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天时、地利、人和,五寨县“机田证”一体化项目高效推进。两年来,全县先后投入2.59亿元实施“田、水、电、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6万亩耕地的高标准农田改造,率先在全省建成了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两年来共为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配套了专业大型农机具219台(套),并为大型拖拉机加装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数据采集终端设备,不仅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还实现了数字农机和智慧农机。同时依托全县10多个农机维修网点和农事服务中心,通过统一培训、统一作业、统一采购、统一育苗、统一调配、统一维修的方式,实现了农机全程社会化服务。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邀请省市农业专家专题授课等形式,广泛培训基地农民、生产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机社会化服务带头人和农机操作手,使317人与基地建立了长期劳务关系,走上了农民职业化道路。64岁的小河头村村民李小美已经能熟练掌握科学种植技术:“专家们经常来给我们指导,从选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技术要点,专家都能讲到,咋施肥咋浇水,咋防虫咋除草,我们越种越顺手。”
高性能农机、高标准农田、高素质农民的“三高”组合,也带来了高产值和高质量。2021年五寨县仅项目区内加工型马铃薯亩均产量6吨,增产4吨,比项目区外马铃薯产量增长3倍;马铃薯亩产更是创出我省历史新高,达到6.47吨。2022年再次大获丰收。
“机田证”一体化推进形成的“1+1+1>3”叠加效应也在持续释放,不仅改变了马铃薯产业,还为五寨县农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五寨县借力发力,创新模式,推动特色产业与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进一步实现了农户、村集体、企业等多方共赢,为乡村振兴战略在五寨县落地生根提供了强劲动能。
11月12日,省政府办公厅对全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等五个方面38项典型经验的通报表扬中,五寨县探索“机田证”一体化落地的典型经验榜上有名。五寨县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正迎来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