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是全球首位获此桂冠的华人投资家,更是坐拥价值4万亿的朋友圈。
过去十七年,在沈南鹏的带领下,红杉中国几乎将大部分中国顶尖的数字经济企业收入囊中。
在红杉资本沈南鹏接受采访中,他提到了关于自己在创业、投资中的思考及感悟。
全站式的投资
在红杉中国成立的两年后,我们就有意识地在构建体系,这不是一个突然开窍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007年,在多数基金都只有TMT(科技、媒体、电信)团队时,我们就组建了TMT团队、消费团队、工业团队和医疗团队。
现在,我们更是有了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的投资团队。
另外,我们从VC到成立成长期基金也比同期的基金更早。红杉美国从1972年成立到1996年才有了第一个成长期基金,而我们只用了几年时间。当然,中国的机会是这一时间差别的动因。
所以到了今天,红杉已经变成一个全站式的投资平台。我们有种子基金,有风投基金,有成长期投资,有并购投资,一直到一级半、二级市场。
全站式打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协同效应。
你在分析一家成长期的公司、一家已经在行业里面领先的公司时,容易看到它静态的成功。
但如果你对前沿科技有更多的了解,通过种子期的工作,你会发现那个行业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在酝酿,它可以帮助我们对成熟企业的前景有更好的判断。
全站式的投资,就是有不同的产品聚焦,同时又能够协同良好,这样投资机构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如何选择投资标的
很多人问我,你们红杉到底是怎么选择投资标的的?
我说很简单,就是三点,最近又加了一点,我们17年来从没改过这个标准。人、市场空间、商业模式、ESG。
但具体做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点都很难判断。
① 首先是对创业者的判断
成功伟大的公司背后一定有一个鲜活的优秀创业者的面孔。
当一家公司已经成为行业巨头的时候,给出判断很容易。但如何能在早期,比如说在种子期和A轮时,就判断出他是下一位王兴或张一鸣,这永远是一门艺术,很难拿数字去量化。
如果非要我总结优秀创业者的特质,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第一,他们极其专注市场化驱动。都是先聚焦某一个产品,然后在这个产品里面做到极致完美。
可能他们到一定规模会延展,但显然首先是要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然后拥有一个非常市场化的团队。
第二,他们具备企业家精神。我认为一个企业家首先要有企业家精神,而创新可以被视为实践企业家精神的一种工具。
真正卓越的企业往往是另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打造和定义一个全新的行业。
第三,他们是长期主义的实践者。现在融资比10年、15年以前容易得多,有些创业者感觉做一个企业很快可以卖掉或者上市套现,带来很大的财富上的回报。
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红杉不敢苟同。
所以投资时要看他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每个创业者在这一点上,态度还真的不一样。
第四,他们非常有进取心和企图心。你有多大的心,有多大的抱负,就能够成就一个多大的事业。
第五,他们尊重商业规则。这是我们投资创业者最基本的底线,不能想着在哪打擦边球。
同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又重塑了很多行业的规则,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第六,他们具备国际化视野。尽管有些公司今天还没有走出国门,生意还在国内市场范围以内。
但我们认为,今天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他的国际视野帮助他在很多商业决策上,提供了最后的决策判断。
② 行业的规模有多大
成功的企业都非常有"企图心",但关键是它得在一个"好"的行业里,只有天空才是它的限制,所以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
十几年以前,我们开始研究中国的电商,那时候就意识到这会是一个超大行业,但有些行业可能我们在早期未必有这个直觉。
因为这些行业从诞生起,就一直在快速演变,所以我们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超前思维。
③ 看商业模式
有些商业模式天然地容易形成竞争壁垒,很快就把一些后来者挡在外面,从而成功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但有些则容易同质化,比如依靠性价比的传统制造业,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技术壁垒比较低,你能起量,我也能起量,最后就变成了价格的恶性竞争。
④ 结合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进行评判
有些企业是非常盈利的,但它造成的社会影响是负面的,这样的企业我们坚决不碰。
在国家倡导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际,红杉也已经开始将ESG纳入投资决策。
在评价企业发展的成本、市占率、营收等传统的经营指标外,嵌入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新的要素,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
投资是一种互相认可
投资50%的成功是在投后,这个是我一直特别强调的,也是硅谷投资特别重要的一个成功因素。
硅谷很多的创业者都感觉找到好的基金,会让他与众不同。
但中国的一些创业者,有时候还不太相信。他们有时还是感觉资金的力量最重要,但其实资金以外的力量,往往比资金更加重要。
两个人能成为合作伙伴,一定是他对你认可,你对他也认可,相互之间都看到了价值。
对于投资而言,首先我们认为这个投资是一个好的投资,是我们在相关商业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布局。另外创业者也认为,红杉能够给他带来其它的帮助。
如果仅仅是单方面的,恐怕是很难走到一块,真正成为合作伙伴。
所以在智能时代,好的资本一定不是纯粹的金融投资者,而是战略投资人,最好的投资人应该是懂产业的投资人。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并不认为要通过砸钱的方法去支持初创公司,而是能够在重要的节点上帮到公司。
因此在我们现有近200个员工里,有大部分属于职能部门,就是给被投企业提供赋能的团队,从人力资源、IT到媒体公关等等。
你如果没有这样一些职能部门,所谓的赋能就流于空谈。你只有真正地投入,才能给被投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相信自己,付出100%的努力
每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曾遭遇过重大危机,就像任正非先生说的,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的皮糙肉厚。
回忆过去的创业生涯,我觉得有两个困难时刻让我记忆犹新,我也庆幸自己当初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第一个时刻是在携程。
2000年初,互联网行业阳光明媚,大家充满了憧憬。但到了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互联网泡沫破裂,市场上很少有投资人愿意再投资互联网公司,再相信互联网公司未来还有盈利的希望。
我当时主导携程的融资,如果那时失败了,可能今天大家也就没有携程可用了。
所幸,最后我们挺过来了。在这边和大家分享我当时的两个心得:
首先,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商业模式是正确的,是能走出来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说服站在桌子另外一面的投资人。
其次, 你要尽每一分努力。可能某位投资人只有3%的意愿投资你,或者连见都不愿意见你。但是,你一定要安排所有可能的会议,然后在每一次会议上,用100%的努力去说服对方。
第二个时刻是在红杉。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那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一年。
那一年我们在北京郊区开CEO峰会,天气异常寒冷,而且整个会议的气氛也比较消极。
消费行业不怎么样,互联网行业有挑战,医疗行业也不行........大家的悲观情绪还相互影响着。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我们做对了很重要的两点。
第一,要相信自己。虽然大环境剧烈变化,但我们2008年下半年投的项目跟2007年同期差不多,并没有因为环境影响而减缓投资节奏。
我们依然相信自己投资的方向是对的,依然看好中国的新经济,坚信会有一批企业从冬天走出来。
第二,不要抱怨也不要放弃,专注做最重要的事。那时候的红杉只想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帮助成员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我们鼓励CEO们聚焦到自己的业务上,继续做该做的事,在这个时候,坚持尤为重要。
作为投资机构,我们得帮他们出谋划策。无论结果如何,努力是一分都不能少的。
只有做到最好,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这些年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一个投资人最大的满足感,是你曾经见证、亲历和推动了这些伟大企业的创立和成长。
这期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有曲折的经历,有艰难的至暗时刻,当然也有高光时刻。
多年以后你回顾这么多鲜活的公司,你回顾曾经跟它们走过的每一段经历,这对于一个投资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奖励。
但是,投资领域竞争也是激烈的。你只有做到最好,才有机会跟最好的创业者同伴而行。
对于过去整个中国互联网,如果你不是顶级的,你根本不会深度参与其中,也看不到这么多的风景。
作为投资人,我们很庆幸在过去几年参与投资了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并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也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商业风景。
这也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进,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