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围、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进,商业银行渐成第三支柱养老体系的主力军。
“过去,银行在商业养老的市场上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直到2021年下半年,四家理财子公司在四座城市内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自此银行握住了养老金融的接力棒。”一位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2022年3月1日,养老理财产品的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13日,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48只,募集规模超870亿元。
养老理财产品的规模仍有望进一步提升,之前监管文件规定“募集资金规模上限增至2600亿元”。“前些年,监管部门已先后试点了养老目标基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但上述产品的效果不及预期,不如养老理财受欢迎。”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后,银行的另外一款新产品即将面世: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
商业银行迎来的利好远不仅限于此。2022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称,将自愿缴纳的个人养老金作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框架,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以由参加人在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指定或者开立等。
这将对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具有正面信用影响。
“预计银行将从个人养老金计划中获益最大,因为参加人需要在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这使得银行有机会吸引资金到其理财子公司。”穆迪称。
与此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正积极参与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系统的建设。“我们自2019年开始进行个人养老金系统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系统对接测试已经参加过多轮,包括人社部信息平台的验收测试、基金行业平台的验收测试、中银保信平台联调测试、人社部和中国结算共同组织的准生产环境四方联调测试等。市场上的主要金融机构均投入了较多资源和人力进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系统的建设。”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
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已经启动全面准备工作,待个人养老金政策正式出台后,客户可通过App(手机应用程序)、VTM(远程视频柜员机)等渠道一键开立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同时,也正在建设网点柜面渠道,满足客户线下开户咨询的需求。
900亿养老理财起势
2021年12月,首批四家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发行了首批四只养老理财产品,自此养老理财产品开始启航。
中国理财网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已经有27只养老理财产品顺利发售,23.1万名投资者累计认购超600亿元。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13日,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规模超870亿元。
养老理财畅销的原因在于风险较低、收益不错。在48只养老理财产品中,仅2只产品风险等级评定为R3(中等风险),其余的46只养老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均评定为R2(中低风险)。
“考虑到养老理财产品的特殊属性,业内在投资运作设计上以‘稳健’为主,资产配置中以固定收益类为主,权益类资产占比并不大。”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总裁对《财经》记者表示。
在收益率上,养老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大多在5.5%-8%(年化利率)之间,且破净率较低。原因在于,在风险管理机制中,理财子公司设立了收益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等措施。
“收益平滑基金机制有利于降低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波动。产品运作周期内累计净值增长率(年化)超过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收取50%作为收益平滑基金。若产品运作周期内累计净值增长率(年化)低于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以收益平滑基金存续规模为限按照业绩比较基准下限进行回补。产品到期或提前终止时,若平滑基金仍有剩余,则全部返还至理财产品。”多只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说明书显示。
养老理财产品的创设更加紧密贴合国民养老需求,不仅要从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维度思考,还要从投资者立场出发,考虑人生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不同生理状态。
“后续,将持续探索符合投资者养老需求的产品形式,特别是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参与率,展现养老理财普惠特性,把关存续产品的风险控制和关注相关养老保障机制运作情况,增强投资者的养老安全感。”招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2022年11月20日起,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将开启,试点银行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试点城市为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市;期限暂定一年;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业务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以内。
就公开信息来看,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目前,国有大行5年期存款年化利率不到3%,3年期、20万元起投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在3.25%左右。虽然当下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的利率还未最终确定,但估计会高于大型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某国有大行人士表示。
上述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总裁表示,近期各家银行养老理财产品销售较为火爆,部分公司的额度已提前全部募满。四大行有较强的信誉和受众基础,养老储蓄产品相较于理财更安全,与普通存款相比收益率较高,预计依然受到市场的追捧。
掘金个人养老金账户
“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下,一个投资者只能选定唯一的账户,这会比拼银行的服务能力。银行及理财子公司怎样优化对客户及账户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这是全新的话题。”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总经理称。
《意见》显示,对于参与第三支柱的将开立一个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个人养老金缴费、归集收益、支付和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以由参加人在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指定或者开立,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销售机构指定。
围绕个人养老金账户,当下多家商业银行展开了布局。“正在积极进行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关系统开发,已支持在柜面、智慧柜员机、手机银行和网银渠道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未来将通过合作机构外部渠道输出个人养老金账户。”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在从事个人养老金产品业务时,需根据产品类别不同对接不同的行业平台。例如,商业银行销售基金产品时,应按照证监会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对接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信息平台;销售保险产品时,按照银保监会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对接个人养老金金融行业信息平台;销售储蓄、理财产品时,按照人社部、中银保信接口文件的要求同时对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银保信平台。
目前,招商银行也根据已有试点文件和当下的政策,开展了多方面的业务准备工作。
“在行内,已搭建覆盖保险、基金、理财和储蓄等品类的产品交易系统;在行外,已对接两大行业平台,具备支持养老金全产品的交易能力。同时,还参与个人养老金相关行业联调,并已率先完成多轮联调,支持客户通过多渠道购买财富产品。”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述招商银行负责人还称,在政策出台前业务准备阶段,已上线App个人养老金预约功能,提供投资者养老教育和预约订阅服务;政策落地后,将第一时间通知客户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并提供养老资产管理服务。另外,正与各行业合作伙伴联动,未来客户也可通过外部平台和合作伙伴远程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具体到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落地实施,还要看各监管部门配套政策出台的时间,以及金融产品准备的情况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的进展。为抓住窗口期,我们发布了‘养老账本’服务工具。”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称。
2022年5月,中信银行正式推出了“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六个支撑”,概括为“一个账户、一套产品、一个账本、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个报告”。
进一步来看,“一个账户”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相关政策开立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信银行一直参与有关部门的系统测试。“一个账本”是通过整合三大支柱养老数据,为客户提供一个“算得清,管得住,投得好”的养老账本工具;在养老账本的“养老资产”展示区,可以清晰地展现客户的养老资产,以及客户养老三笔钱“用来保证的钱、保值的钱和增值的钱”的储备情况。
“一套产品”则涵盖满足养老投资理财需求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各类产品。“一套服务”包涵了老年人的财富、健康、学院、舞台、优惠、传承等方面。“一支队伍”则是,中信银行将与清华大学一起,完成“养老金融规划人才”的建设,共同培养银行业首支具备全生命周期养老规划服务能力的队伍。“一个报告”为发布年度养老金融财富管理报告。
挑战与破局
发展个人养老金融意义重大,但面临不少难点。对银行而言,个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投资者教育以及如何满足投资者的多元需求,均是不小的挑战。
“养老金融在产品设计、资产配置、信息披露、投资顾问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个人需要承担风险,这就形成了风险的不对称,也需要相关参与者转变理念、提升能力。”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第三支柱中养老金融产品长期的保值增值是其核心。无论是在税优额度以内还是以外,对于银行或理财子公司而言,打造富有竞争性的收益率且具有吸引力的产品迫在眉睫。
“养老资金的长期属性决定了养老产品更关注长期投资与长期收益,可以通过配置期限匹配的长期资产,提高资产收益;结合客户风险偏好,设置相应比例的权益类资产,提升收益空间等。”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
另外,目前中国居民的养老金融意识尚处于逐步觉醒阶段,由于养老知识、金融知识储备水平较为薄弱,投资者对第三支柱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少客户缺乏对养老资金的合理规划,尚未习惯通过购买长期限金融产品进行养老资金储备。
“国内投资者短期投资的现象非常普遍,易追涨杀跌,导致产品赚钱而客户不赚钱的情况。机构应通过引导客户长期持有,使客户获得更好的收益和投资体验,从而主动持有养老产品,形成良性循环。”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方面,理财子公司和母行需持续进行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逐步认识到长期投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产品设计层面可通过最短持有期、调仓频率限制、赎回费用等机制安排,强化产品长期限属性,引导客户长期投资。
对于未来发展,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直言,产品设计应突出“长期和稳健”,确保养老产品具有“长期稳健”的鲜明特征。针对养老产业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要加大信贷投放和资管投资,并对养老需求迫切的养老设施建设、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等相关的养老产业加大支持力度。
当下,银行发展养老金融面临的另一挑战是,部分养老金融产品仍在试点阶段,长期、稳健、可持续的产品体系有待持续丰富。
在完善产品谱系上,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因年龄、财富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能力和收益需求不同,对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例如老龄客户重分红、年轻客户重收益。未来,将进一步根据不同风险偏好、不同年龄阶段投资者的诉求,细化养老产品目标定位,推出波动率管理、目标日期、灵活增长等产品解决方案,不断完善产品货架,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
成熟的养老金融服务及市场应是怎样的?“成熟的养老金融服务及市场是以信息流为基础,结合资金流和服务流,形成‘客户储备养老金、养老金投资养老产业、养老产业增加养老服务、养老服务对接客户养老资金使用’的良性循环。”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