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投资为保壳立下汗马功劳!远望谷(6.960, 0.18, 2.65%)和背后的徐老板:在缺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来源: 市值风云
减持一时爽,一直减持一直爽。
前段时间,风云君研究思维列控(13.560, -0.16, -1.17%)(603508.SH)时,碰到了咱们的老朋友远望谷(002161.SZ)。
远望谷的实控人徐玉锁因犯内幕交易罪,于2019年收到法院判处书,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50万元。
风云君早在2017年对远望谷的往事进行了跟踪,讲述了实控人因行贿潜逃国外,跑路时还不忘在A股“割韭菜”的精彩故事,以及公司的精湛财技。
(注:专为注册制服务的市值风云APP)
从上次跟踪至今,远望谷股价仍处于深跌中,跌超60%,前段时间因谷爱凌夺冠(公司名称谐音“远远望着谷爱凌”)被爆炒,两天涨超20%。
但潮水褪去,谁在裸泳一看便知。
(月K线。来源:专为注册制服务的市值风云APP)
截至收稿,公司因电子身份证概念收获了一个涨停。
今天再次跟风云君一起来看看这家公司吧。
主业拉胯,盈利全靠减持思维列控
先扯一扯公司和思维列控的关系。
01 减持一时爽,一直减持一直爽
远望谷在2011年以自有资金1.12亿战略入股思维列控,占后者发行前20%股份。
2015年12月,思维列控于上交所成功上市,此时远望谷持股比例稀释至15%,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2016年12月26日,远望谷持有的思维列控股票解禁,公司早早公告将在解禁后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28万股,但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久。
仅隔4天,也就是12月30日,远望谷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大宗平台转让了105万股,减持价66.46元/股,此番减持收回0.69亿资本,处置该部分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为0.55亿,而当年公司净利润仅0.38亿。也就是说,前者为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立了大功。
(注:公司公告)
2017年底,公司再次发布公告减持不超过200万股思维列控股份,减持均价39.38元/股,收回0.48亿资本,处置该部分股权获得的收益为0.41亿。而当年公司净利润为0.02亿,再次成功靠这笔投资扭亏为赢。
(注:公司公告)
而相较第一次减持那会儿,此次减持时思维列控股价已跌去近41%,但公司可管不了那么多,毕竟年底了,主业KPI还没完成。
两次减持套现额已超过公司当年战略入股资金,但彼时公司仍持有思维列控2135万股,占思维列控总股本的13.34%,妥妥就是今后的摇钱树。
哪天要保壳,就卖一点,保壳,so easy。
2018的故事较为雷同,风云君就不再赘述了。
由于历年持续减持,公司不再拥有思维列控董事会席位,2019年也将持有的思维列控股权从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列报,由此带来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6.89亿,而当年公司营收才6.29亿。
此后,公司利润也开始受到思维列控股价波动影响,2020年因思维列控股价持续下行,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达3.94亿元,让本就不好看的净利润变得更加雪上加霜。
(注:专为注册制服务的市值风云APP)
察觉到异样后,2021年公司便加速了对思维列控的减持,一年下来轻轻松松套现了2个小目标,持股比也从年初的7.7%下降至4.59%,同时发布公告称:将适时出售其持有的全部思维列控股份。
互动易上有投资者毫不留情,直指公司的生存就是靠吃思维列控的红利。
(注:专为注册制服务的市值风云APP)
没了这个大腿后,还能依靠主业吗?
然而,公司主业几乎根本没有啥盈利能力。
02 主营业务稀里哗啦,自身根本无法造血
公司的主业是如此描述的:
物联网感知层和应用层,为多个行业提供基于RFID技术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主要聚焦智慧铁路、智慧图书、智慧零售三大业务;
同时还为智慧文旅、资产管理、电力行业、智慧医疗、烟酒防伪及其他新兴行业领域客户提供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
公司当前管事人是陈光珠(徐玉锁配偶)。
(注:公司官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二代身份证、快递物流单、门禁卡等。
远望谷号称是“中国物联网产业的代表企业、国内RFID行业领军企业、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RFID解决方案和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
天哪,快赶上龙妈了。
但从业绩方面来看做的并不好:2021年公司营收4.9亿,还赶不上2017年的5.1亿。
利润端更是惨不忍睹:2017-2022Q1,公司拢共实现的扣非净利润为-5.5亿。
近5年来有4年扣非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2022Q1继续亏损。
从现金流方面来看,公司无法实现自身造血:自2017年以来,自由现金流净流出3.5亿。
公司很缺钱,实控人也很缺钱
公司资产负债率近两年上升较快,2021年达47%,有息负债率达33%。
(注:专为注册制服务的市值风云APP)
其中,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占比较大,2022Q1两者之和达7.3亿,占总负债比重近60%,其中仅短期借款就4亿。
而公司账面上货币资金仅3亿,公司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与此相对应的是公司的财务费用率不断攀升,2022Q1达13%。
除财务费用外,公司期间费用率也居高不下,截止2022Q1,三大费用率之和超50%。
此外,在公司历年的研发投入中,均有相当于一部分被资本化,意味着若将其全部费用化,公司的期间费用将“更上一层楼”。
(注:2021年年报)
由于费用高企,公司主营业务压根赚不到钱:公司毛利率历年能维持在35%以上,而经调整经营利润率却常年为负值。
2021年之前,大股东徐老板的质押股占比整体控制在80%以下,而之后质押比例一路激增,截止2022年3月底,其手上股份有97%处于质押状态。
(注:Choice数据)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徐老板和公司都是个缺钱的主。
聚焦主业的口号震天响,却从不聚焦主业
2019年6月,公司打着聚焦主业的旗号,以2.13亿出售了昆山远望谷物联网产业园100%股权,给公司带来1.42亿投资收益,出售标的属房地产行业。
此项交易为关联交易,对手方是大股东徐玉锁控制的远望谷集团,交易作价2.13亿,以2018年底净资产来算增值率达199.31%。
昆山产业园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1亿元,主要业务为物联网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6月公司表示昆山产业园因处于房地产的前期建设阶段,未实现营业收入。
(注:公司公告)
公司强调,转让昆山远望谷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剥离地产,聚焦主业”,另一方面则是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
支付方式分两期,2019年公司仅拿到第一期1.09亿,第二期约定是对手方以标的房产价款抵扣。
(注:公司公告,甲方为公司,乙方为对手方远望谷集团,丙方为昆山产业园)
仅过了10个月,2020年4月,公司打算花费1.39亿元回购昆山产业园的两栋厂房。公司支付的这笔钱也就是徐玉锁等着用来支付的二期款项。
(注:公司公告)
这让证监会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发送年报问询函,要求说明两次交易的评估价值是否一致,以及是否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
当然,答案用脚后跟想,都知道是什么: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
2016年年报开始,公司披露昆山产业园陆续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正在积极投入建设,而才过了两年多,公司先是要将其卖给实控人,然后约定再买回部分房产,如此“来回折腾”的意义何在呢?
(注:公司公告)
此外,2020年8月,公司表示为获取英唐大厦扩建后所对应建筑面积的使用权,对英唐科技出资人民币1.5亿元获得其20%股权。
(注:公司公告)
2020年10月,公司再次出资6亿元完成对英唐科技剩余80%股权的收购,计划将英唐大厦在改扩建竣工后作为公司的总部基地,此番形成了1.4亿商誉。公司披露英唐科技的业务性质为房地产。
有意思的是,2020年底,公司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不到7亿,当年营收也仅4.7亿,利润为负,却能够如此“大方”花费7.5亿来进入之前宣称为了聚焦主业而剥离的地产行业。
还有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操作。
2017年7月,公司以文化科技100%股权向毕泰卡增资5017万元,持有毕泰卡34.36%的股权,毕泰卡由徐玉锁和其子徐超洋控制。
为进一步实现图书产业链整合及全球业务拓展的战略目标,2018年2月,公司再次以现金9584.67万元收购毕泰卡剩余65.64%股权。
过了不到9个月,2018年11月公司表示拟将毕泰卡100%股权作价7582.66万元转让给远望谷实业,后者是实控人徐玉锁控制的公司。且公司还将当初出资的文化科技100%股权转让回公司名下,此次出售转让带来的投资损失金额为7049.23万元。
也就是说整个过程中,公司啥也没捞着,折腾半天还损失一大笔钱。
上市公司的定位,看上去更像是实控人任意拿捏的小妾,予取予夺,全看主家的脸色。
所以,看一个人,永远不要只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这句话套用到公司和实控人身上,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