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两个月以来,中国各地气温居高不下,气象台多次发布高温预警。4日,有“冷极”之称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一度达到44.1℃,创历史极值。
即便如此,很多人仍要冒着酷暑继续工作,高温补贴无疑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网记者发现,在各省高温补贴中,按月计发津贴的省份中,山西省标准最高,为240元/月;按天发放则是天津27.3元/天位居榜首;而发放时间最长的则为7个月的海南。
按月发放山西补贴最多海南补贴时间最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高温补贴的费用、发放高温补贴的时长各不相同。有按月发放的,也有按天发放的。
据中国网记者统计,28个公开高温津贴标准的省份中,按月发放高温补贴的省份中最多的是山西省,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40元,发放三个月,且不能算在最低工资标准内。
部分也有按天发放的省份,其中天津市以27.3元/天荣登榜首。天津市的补贴共计发放四个月,且规定高温作业导致中暑的可享受工伤待遇。此外,陕西25元/天,湖北12元/天,河南、海南、云南、吉林均为10元/天。
目前,只有河北是按小时发放高温津贴,其中,室外露天作业为1.5元/小时。
所有省份中,发放高温补贴时间最长的是海南省,4月-10月7个月的时间里,符合标准的职工均可享受10元/天的高温补贴。
“四大火炉”仅重庆实行阶梯式高温补贴
“火炉城市”中南昌、南京、武汉的高温补贴都是四个月。
其中南昌室外、高温作业人员补贴为240元/月,室内非高温作业人员为160元/月;南京市高温补贴为200元/月;武汉为12元/天。
而重庆则实行阶梯式高温补贴,室内工作场所温度在33℃以上35℃以下的,高温津贴不低于5元/天;35℃以上37℃以下的,不低于10元/天;37℃以上的,不低于15元/天;40℃以上高温工作人员最多可领20元/天的津贴,且补贴长达五个月。
高温补贴奇葩多绿豆、可乐来凑数
早在2012年,四部委就联合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都算高温天气,如果企业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都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尽管众多省份都有高温补贴的基本标准,但是也有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被打了“折扣”,有些企业甚至用奇葩的实物代替补贴,员工表示难以接受。
武昌一家广告设计公司就用一个月15包绿豆代替高温补贴,据了解,这些绿豆每包400克,一般以4元一包的价格出现在超市里,算起来每人每月的“高温补贴”只有60元。
颇为奇葩的是,汉口一家私企员工周先生领到的补贴是每天一瓶2.5元的可乐。
除了实物,武昌一家文体用品公司还用时间抵补贴,每天提前一小时下班。
其实,无论是实物抵扣,亦或工作时间抵扣,都属于违反《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该《办法》中有规定,不得用防暑降温饮料等充抵高温补贴,各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都规定,高温补贴不包含在最低工资标准内。
事实上,如果真的遇到这种奇葩“高温津贴”,可拨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益电话12333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