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机制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项改革是我省打造电价“洼地”、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的重大举措,对于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助力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护航,是我省面对未来产业竞争做出的积极响应。正因如此,过去5年,山西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正成为山西转型的核心引擎。
6月23日,我省发布了《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制定时间表,绘制路线图。到2025年,信创、大数据、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省新的经济支柱,以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山西,正逐步实现从“一煤独大”向“八柱擎天”的跨越性转变。
引领经济长远发展,发挥重要引擎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不同于一般的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还需要规模化、市场化,要经济可行并被市场接受。
我省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半导体、光电、光伏、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煤机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和大健康、通用航空、节能环保这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山西来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当前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对下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的引擎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推动转型出雏型重要阶段性目标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重要支撑和承载。”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资与规划处副处长王彦君分析认为,按照我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将达到12%左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当,通过这一目标的实现,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引领山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昊认为,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要领域,充分体现了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也符合制造业自身发展的“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要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8大工程25项任务”绘制产业发展路线图
《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万亿元,“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长14%以上,全力打造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4大支柱型产业、5大支撑型产业、5大潜力型产业。
“力争在重大领域、细分领域换道抢滩,率先形成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先方队。”在6月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马运侠如是说。
在“十四五”时期,山西将牢牢把握建设重要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研发制造基地的战略定位,把培育发展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六新”发展、培育新动能的关键着力点,积极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规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绘制了路线图,通过“8大工程25项任务”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引领工程,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山西实践”,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山西能力”。
实施企业主体培育工程,形成大中小接续创新、强中弱梯次推进的创新主体培育体系。
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工程,争取在全国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占据更高位置。
实施产业集群壮大工程,加快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实施产业数字化工程,促进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全面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
实施品牌市场开拓工程,推动全省特色产业、拳头产品、优势品牌更快进入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
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研究制定一系列精准务实的人才引进政策,增强人才支撑作用。
实施开放合作深化工程,全面推动制度型开放,开辟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空间。
“只有技术突破和工程化还不够,还需要在规模化、市场化方面继续发力。因此在谋划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我省应始终坚持培育产业发展主体并做大做强,加速龙头企业创新引领;支持民营企业示范发展,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加速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王彦君说。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业态
抢抓科技革命制高点,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近年来,山西将大数据产业作为全力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全省在用数据中心设计机架数年均增长率达61%,远远高于全国27.8%的平均水平;全省信息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24家,近五年来增长了近6倍,大数据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十四五”期间,山西将围绕“以算力算法强大大数据应用,以创新生态壮大大数据产业”发展主线,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数字产业方阵打造、数字化融合应用、数据治理能力提升,进行数据资源整合和数据价值挖掘,充分发挥数据赋能效应,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全面构建大数据融合应用创新生态。
“更重要的是要打通整个上下游的产业链,包含存储、计算、标注、分析、应用、安全等各个领域,最终实现数据流、信息流以及业务流的融合发展。”王昊说。
通用航空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被称为继汽车工业大规模发展后的又一次重要工业革命。在2018年,省政府就印发实施了《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2018-2035年)》,随着获批为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我省实现了航空业发展环境的重大突破。
目前,太原以尧城机场为中心打造了集航空基础制造、物流升级、文旅休闲于一体的清徐通航产业园,加上北部的大同通航产业园和南部的长治通航产业园,我省着力构建的南中北贯通的通航产业园布局已初见规模,具有山西特色的通用航空产业链也正在完善中。
据王彦君介绍,我省将围绕航空关键材料研发、关键零部件设备配套、中小型民用飞机制造、专用无人机制造、飞行运营、维修保障、拆解回收等通用航空领域构建全产业链。对于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流创新子生态、“六新”发展格局、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规划》还提出了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产业发展策略。
“十四五”已开局,我省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局面、新格局,形成全省经济增长的新支柱、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