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5月召开的中国旅游产业投融资促进大会上,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获颁中国旅游行业的“奥斯卡”——“中国旅游产业杰出贡献奖”(飞马奖),同时被表彰为中国民间博物馆旅游第一人,而他也是今年唯一获此殊荣的西南地区企业家。
下乡、当兵、任教、做官、下海,再从一名成功的房地产商转型成为我国著名的收藏家和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今天,就让笔者带您走进樊建川和他的建川博物馆。
樊建川
建川博物馆馆长
四川省山西商会会长、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顾问
原始积累
出生于1957年的樊建川是四川宜宾人,高中毕业后成了知青、军人,后转业到宜宾地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91年,年仅34岁的樊建川已经任职宜宾市常务副市长。然而,就在仕途一帆风顺之时,他却毅然决然辞官下海,到成都办起了房产开发公司;更出人意料的是,当房地产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又把辛苦赚来的亿万家产砸向了博物馆这个“无底洞”……这一切,让不少人把樊建川视为“疯子”;但对他来说却非常简单,就是为了从小就有的梦想。
从9岁开始收藏第一枚毛主席像章起,樊建川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工作,对收藏的热情从未减退。
几十年间,他通过捡破烂、淘地摊、众筹、购买等方式收藏了数以百万计的藏品。
1993年,36岁的樊建川辞去了宜宾市常务副市长的职务,到成都的一家港资房地产企业干起了办公室主任。一年后,他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到2001年,这家企业已经跻身四川省同行业前十名。樊建川个人也多次入选“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
或许对于许多人而言,“赚钱”意味着成功和满足;但对樊建川来说,大笔的资金只是他实现收藏梦想的原始积累。他终于有足够的钱来收藏文物了。
从2005年建川博物馆开馆至今,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已经建成开放了抗战、地震、民俗、红色年代四大系列28座场馆。每当接待重要客人时,樊建川总会亲自上阵,对每件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与笔者聊起他的宝贝,樊建川也是充满激情,以至于没有察觉到香烟烧到了手指。
精明勤奋
收藏绝对是个技术活儿,仅凭爱好和冲动,是不可能成就樊建川这样的“中国十大收藏人物”的。樊建川常说:“收藏之乐,在于凭你的慧眼、经验和历史知识,以最低的价格收藏到‘真货’。这就像是用小鱼饵钓到了一条大鲨鱼。”
一次,樊建川在某古玩市场的一个小摊上看到一把精美的瓷壶。见买主上门,摊主连忙介绍:“这是刘雨亭壶,战争时期的,特别珍贵,关键是孤品哦!”樊建川一眼便认出这是抗战时期146师师长刘雨亭所制的一套瓷器中的一件,自己就有其中两件。他便对摊主说道:“这不是孤品,我就有一把。”见摊主不信,樊建川随即把款识“珠山瓷业誉满全球/余长一四六师/经理转战江浙皖赣者四年……”背了出来。摊主听完,也疑心自己手里的瓷壶并非孤品,于是便低价出手了。
还有一次,樊建川在四川某文物商店里看中一对精美的瓷碗。店员介绍说:“从题诗上看,主人是位深居庙堂的大人物,但是不知‘相伯马先生’是何许人也。”樊建川一边端详,一边思量,认出这位“相伯马先生”正是发表《为日祸告国人书》、被公认为爱国老人的大名鼎鼎的马相伯先生,于是赶紧掏钱买下。
用小代价获得高回报有时靠运气,而为了有价值的文物长途跋涉对樊建川来说则是家常便饭。
在援华美军馆中,有一个印有USA标志的美军汽油桶。为了这只汽油桶,樊建川赶赴云南深山,从当地一位村民手中以800元购得。因为没有公路,樊建川只好和助手滚着汽油桶下山。由于担心汽油桶滚落或摔坏,他们只得交互在前面挡住慢慢推。好几里山路加上天降大雪,当两人把汽油桶滚到大路旁边时,已经疲惫万分。
在樊建川的收藏法则里,“道义”二字极其重要。去年,援华美军情报官希尔少校的女儿将父亲在华工作时期的物品捐赠给建川博物馆,包括一级文物14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36件。樊建川向其承诺,绝不用于交易,并且专厅展览。
传承历史
民办博物馆往往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建川博物馆也处处体现着樊建川“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的初衷,用海量文物记录和传扬着中国近百年来的史实。
经过多年积累,如今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已经建成并开放了抗战、地震、民俗、红色年代等四大系列28座场馆,拥有藏品1000余万件,含国家一级文物404件,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办博物馆。聚落内的壮士广场、手印广场、正面战场馆、川军馆、美军馆、战俘馆、地震馆都是首创,而且其中许多内容没有回避敏感的历史政治问题。正是这一点,让观众深感难能可贵;就连当初参与设计、运作建川博物馆的人,至今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樊建川记录和传扬的不仅有近代史事,还有现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仅一个月,第一座汶川地震纪念馆就在建川博物馆聚落免费开放。武警部队第一艘冲到震中映秀镇的冲锋舟、空降部队救灾时使用的降落伞、永远停留在地震发生时刻的座钟、被滚石砸瘪的运钞车……大量从灾区收集的实物和照片真实反映了灾难带来的伤痛,让观众潸然泪下。
在樊建川看来,人生短暂,但他的博物馆可以“活”100年甚至1000年,那是生命的又一种形式。“将来,要想了解这100年的中国历史,大邑的博物馆聚落是不能错过的。”
开设建川博物馆绝非出于功利,因为这里虽然已经实现盈利,但与樊建川当初的房产事业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支持樊建川这样做的,是传扬中国百年历史文化的近乎狂热的使命感。
为了给博物馆选择合适的落户地点,樊建川奔波于全国很多地方。按照他的构想,建川博物馆需要500亩建设用地。然而,房地产开发商的身份却屡次让他陷入窘境——相关部门总怀疑他获得开发权后,会用很少的土地建设博物馆,而把绝大部分土地用于房产开发。虽然无数次被怀疑,但樊建川从未想过放弃。最终,成都市大邑县选择了他,而他也用道义和真诚在这里建起了建川博物馆聚落,为大邑县安仁镇成为中国唯一的“博物馆小镇”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倾尽所有开设博物馆,樊建川既没有想过赚钱,也没有想过留给自己的后代。早在10年前,樊建川就在成都蜀都公证处的见证下立下了遗嘱,其内容为:“成都建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四川省建川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安仁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我个人所有部分在百年后全部赠予成都市政府。”他甚至对女儿说:“我死了以后,你再想到博物馆看看就得自个儿买门票。”
除了目前估价数十亿元的产业,樊建川还对自己的“后事”做出这样的安排:“死后,皮囊交给我曾工作过8年的第三军医大学,废物利用:1.零碎部件如角膜等,随便取、随便用;2.骨骼做成标本用于教学,告诉未来的学生,这就是老教员樊傻儿;3.皮剥下来绷成一坨战鼓,永远陪着我的博物馆,客官为博物馆捐点钱便可以敲我,谓之‘鼓舞’,而收到的捐款必须用于博物馆的持续发展……”
今天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已堪称一个奇迹,它真实再现了中国近现代史;樊建川也成为这段历史当之无愧的记录者和守护人。不过,现在的成就对樊建川而言,远非终点。他还计划陆续建设包括改革开放、西康往事等主题和反映新中国60年历史的数十座博物馆,为民族、为国家、也为自己留下宝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