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河南省晋商会  ___  冯南垣 

广东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提深圳132次,5大都市圈定了…

   发布时间:2021-04-26 14:48     浏览:1353    
核心提示:(4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份文件总共195页,二十一章节,内容非常丰富,是指导广东未来5到15年发展的重要文件,其中共提到深圳132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文件还提到,坚持房子只住不炒的方针,更是在文件的专栏12,对广东的5大都市圈做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4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这份文件总共195页,二十一章节,内容非常丰富,是指导广东未来5到15年发展的重要文件,其中共提到深圳132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文件还提到,坚持房子只住不炒的方针,更是在文件的“专栏12”,对广东的5大都市圈做了最新、最详细的表述,且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潮汕揭都市圈有了明显调整。

坚持房住不炒,“十四五”时期,全省计划新增保障租赁住房30万套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供应、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健全住房和土地联动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盘活存量住房资源,完善长租房政策。

规范发展公租房,继续做好城镇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工作。以人口流入多的城市为重点,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

“十四五”时期,全省计划新增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

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支持将非住宅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适时调整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优化轮候、配租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购买运营管理服务机制。

多渠道筹集公共房源,发展一批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规模化、专业化企业或机构。

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以大城市、人口集聚的城市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继续稳步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

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体系

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范围定了

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强化都市圈内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布局,推进都市圈内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增强广州、深圳中心城市能级,积极发挥核心引擎功能,辐射带动广州、深圳都市圈内城市加快发展。

强化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定位,加快推动珠中江协同发展,联动阳江协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地区发展重要增长极。

强化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功能定位,以汕头为中心大力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联动梅州都市区协同发展,积极参与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打造链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

以湛江为中心推动湛茂一体化发展,全方位参与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造国家重大战略联动融合发展示范区。

可以看出,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潮汕揭都市圈跟之前相比,都有了明显调整。

广州都市圈:此前广东官方媒体报道,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韶关6座城市,土地面积约为71573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39.82%。

最新的十四五规划里,广州都市圈调整为“广州、佛山全域和肇庆、清远、云浮、韶关等四市的都市区部分”。

深圳都市圈:最初的定义是包含深圳、东莞、惠州、汕尾和河源5个城市,土地面积约为36312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20.2%。

最新的定义是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

“汕潮揭都市圈”:最初的只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现在增加了梅州都市区。

文件涉及深圳的重点内容如下:

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充分发挥广州、深圳“双核联动、比翼双飞”作用,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支持深圳加快实现“五个率先”。

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

支持深圳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智能经济、健康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支持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支持深圳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完善教育、文化、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服务供给和保障机制,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发展

推动广州、深圳两市在“双城联动、比翼双飞”中形成更多重大改革开放举措。

推动广州、深圳两市完善战略合作机制,加强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对接,聚焦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不断深化合作。

支持广州、深圳两市携手共建要素市场化配置高地,加快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

1、加快建设中科院明珠科学园,规划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人才向粤港澳大湾区集聚。

2、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有条件地区在人才制度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进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和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

3、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求,高标准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州创新合作区等三大创新合作区,构建“两点”“两廊”创新发展格局。

4、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支持深圳规范有序建设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支持广州、深圳、东莞等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市场运营体制机制。

5、积极对接国际高端会展资源,提升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加博会等重要展会的办展水平,推动广州、深圳等建设重点会展城市,支持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会展平台。

6、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将广州、深圳双城打造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集聚发展新高地。

7、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有条件的城市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实体城市向数字空间的全息投影,增强城市治理灵敏感知、快速分析、迅捷处置能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8、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交易平台,研究论证设立数据交易市场或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数据交易,探索跨区域和跨境数据合作。

9、支持广州、深圳等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群,推动国际品牌集聚。

10、建设智慧超算平台,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布局发展,支持广州、深圳等建设低时延类小型或边缘数据中心,支持粤东粤西粤北气候适宜、能源丰富的地区在符合规划布局的前提下,集约集聚建设数据中心。

11、全面推进沿海高速铁路建设,加快建设赣州至深圳、广州至湛江、广州经汕尾至汕头、珠海至肇庆高铁

12、谋划推进深南高铁与广湛高铁茂名至岑溪连接线、京广高铁与京九高铁韶关至龙川连接线,推进沈海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粤境瓶颈路段改扩建。

13、提升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竞争力,统筹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14、推进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莲花山通道建设,构建以广佛—港深、广佛—澳珠以及珠江口跨江通道为主轴,覆盖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主要城镇的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15、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以汕头港、湛江港为核心推进粤东、粤西港口资源优化整合

16、提升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加快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增强珠海机场功能,新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实施惠州机场改扩建,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机场服务能力,研究布局若干支线机场,构建国际航线、国内干线、区域支线相互支撑的航线网络。

17、规划建设广州枢纽能级提升工程、深圳西丽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多方式衔接、立体化设计、多资源整合的新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18、规划建设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深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汕头广澳国际集装箱物流中心等一批铁路物流基地、港口物流枢纽、航空转运中心,大力发展“一单式”货运服务。

19、加快建设广东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工程、广州港和深圳港集装箱码头智能化工程、骨干机场智慧化改造工程、广州等地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改造试点等项目

20、支持深圳开展独立的公平竞争审查机构试点,定期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21、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22、支持深圳深入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先行先试。

23、加强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跟踪督促和经验总结,推动一批成熟的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带动全省改革发展,为全国提供改革示范。

24、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政策优势,进一步扩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关键领域对外开放。

25、加快推进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合作高地。

26、落实落细惠台政策措施,鼓励台资企业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

27、支持深圳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在科创金融、海洋金融、民生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先行示范,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国际金融创新中心、国际创业投资中心和金融科技发展高地。

28、强化广州、深圳对全省金融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29、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证券交易所,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债券发行平台,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打造科技创新企业直接融资高地,建立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

30、支持深圳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支持广州争取纳入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

31、推进广州、深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推广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客户营销、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应用。

32、携手港澳共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金融深度合作平台,加强香港联合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合作,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

33、强化广州、深圳“双核”驱动作用,全面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34、推进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形成“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

35、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强化都市圈内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布局,推进都市圈内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36、增强广州、深圳中心城市能级,积极发挥核心引擎功能,辐射带动广州、深圳都市圈内城市加快发展。

37、支持广州、深圳两个超大城市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

38、支持广州、深圳、佛山等市开展国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试点,推进自主可控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

39、调整完善广州、深圳积分落户政策,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40、加快推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41、推进广州龙穴、珠海高栏港、深圳蛇口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42、推进广州龙穴、珠海高栏港、深圳蛇口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43、建设珠三角文化旅游会展产业带,办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中国(东莞)国际影视动漫版权贸易博览会等。

44、高标准建设广州、深圳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及省级基地,培育一批文化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全国文化科技应用示范中心。

45、支持广州、深圳打造全国高等教育高地。

46、支持广州、深圳等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开展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行业、企业。深化职普融合,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

47、以打造广州、深圳医疗高地为牵引,带动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粤港澳健康大湾区。

48、支持深圳、珠海和汕头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加强对设区的市法规的审查指导。

49、支持广州、深圳等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先行探索。

50、支持广州、深圳率先建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