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他与战友们一起血战疆场。77年后的7月27日,97岁高龄的河南抗战老兵白存恩坐着轮椅重返山西人祖山,满含热泪地为牺牲战友焚香祭奠,在当年战友们牺牲的地方回顾那场与入侵日军血与火的生死拼杀。
烈士名单少了一名战友
这场战役中牺牲的应该是127人,不是126人,有一个名叫党府的没在上面,是我掩埋了他的尸体
97岁的白存恩现住在开封市区,其祖籍山西省五台县城关镇唐家湾村,自称“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是邻村”。
1936年,白存恩正辍学在县城一家油盐店做学徒,有一天,他看到街上贴了“招学兵广告”,70师步兵干部训练队招学兵。
“我一看有个‘学’字,就赶紧报了名,上学是我的渴望。经考试,榜上有名。农历的二月二,迎着北风,北上包头当兵了,没想到,这一走,就走进了战争的炮火中。”白存恩回忆。
人祖山正在开发旅游业,游客并不多。当看到身披红绸的抗战老兵时,大家围过来要求与白存恩合影。
在1938年3月18日的大型日历前,白存恩一边念叨着石碑上的烈士名字,一边向身边的人讲着当年自己战友的英勇事迹:“这墙上的牛保国是7连连长,牺牲后尸体不倒,半跪在地上,手持手枪,怒目圆睁,我们打扫战场掩埋战友尸体时都哭了。还有和我一起长大的党府、王钰,他们都长得眉清目秀,可年纪轻轻都为国牺牲了,我至今难忘他们的音容笑貌。不应该是126名,少一名,党府的名字没在上面,我亲手把他掩埋的,他也是7连的,晋中人,我俩关系最好。”
此话让随行的山西志愿者林鹏记在心上,说回去要把这些情况向县里汇报,看能不能在纪念碑上增补上党府的名字。
口述人祖山阻击战
三个手榴弹都抽出拉线,两个扔向鬼子,一个与鬼子同归于尽
虽然经历过多次战斗,但白存恩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人祖山阻击战:
“那段时间我作为普通士兵不了解上级部署,只知道按命令在山谷中和敌人周旋,先后有40多个日日夜夜,经常是正支锅做饭,敌人的大炮就轰过来了,只好用挖战壕的小铁锨,在锅里挖上一铲半生不熟的小米饭边跑边吃。有时在山坡上、沟渠边和衣打个盹,有时太累了,行军途中走着走着就睡着了,碰到前面的人才被惊醒。有时口渴得嘴上裂成口子,恨不能将马蹄坑里面的湿土放在嘴里吸一口。有时在大山背后阴暗处发现没融化的雪泥,就用手绢包一团,滴滴答答喝一点。
“这一天(记不得确切日期了),部队选定一处有利地形布防,刘效曾团长亲自指挥,在大路的正面有个两层阁楼,一开始我们班的阵地就设在阁楼里,楼上还存有棉籽,我当时心想,晚上还可以睡在棉籽上哩。后来团长又命令我们班撤到大路左侧岔路口一个小孤峰上布阵,目的是预防敌军从侧翼包抄。
“黄昏时分战斗打响了,日寇先用小钢炮轰击我们正面阵地,第一炮就把那个两层阁楼炸平了,里面的战友全部牺牲了,然后日寇用重机枪打得我方不能抬头,炮火一停,紧接着敌人‘啊——哈——’喊叫着发起冲锋,等敌人快接近阵地时,我们一齐扔出手榴弹,步枪、机枪一齐开火,交织火力射向敌人。敌人丢下一批尸体退了下来,这样的冲锋一夜连续发动十多次。
“我们班在侧翼阵地上一字排开,每个人都做好了拼死的准备,把三个手榴弹都抽出拉线,两个是要扔向鬼子的,最后一个是留着与鬼子同归于尽的。第二天拂晓战斗结束,我方正面作战的七连120多人全部阵亡,我虽然是6连的,但与7连的党府关系好,经常在一起,日寇死亡500多人。”
国共合作
那时国共正合作,我们平时经常一起拉歌,战时痛击日军
白存恩给牺牲战友们敬礼的石碑,是2012年8月山西省吉县人祖山旅游开发修路时发现的,此碑为纪念1938年3月18日晋绥军一部在此阻击日军时壮烈牺牲的126名抗日烈士所立,碑文详细地记载了人祖山阻击战的原委,背面还刻有126名阵亡官兵的名字。
根据《吉县革命老区》一书作者、当年人祖山阻击战431团三营七连三排九班班长杨凤桐的回忆录记载,1938年初,日军105师团开始进犯吉县,妄图从吉县进军壶口,渡过黄河。晋绥军66师206旅第431团三月初进入吉县境内青村,接受了第二战区部署的人祖山阻击主力军的任务。主要阵地1742.4米高地,也就是人祖山主峰的人祖庙所在地,战地指挥所就设在人祖庙内,主要战场就在人祖庙左右两翼。1938年3月18日下午4时,日军的步骑炮联队5000余人向人祖山发起了猛烈进攻。431团各营死守阵地,坚持酣战两昼夜,彻底击退日军,歼敌500余人。人祖山阻击战告捷,而206旅126名官兵壮烈殉国。同一天,共产党在隰县部署了午城战役,历时两天。八路军115师歼灭日军105师团精锐步骑联队1000余人。
“那时国共正合作,我们平时经常一起拉歌,战时互相配合,痛击日军!”白存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