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布的详情来看,支架材质均为合金材质,有铂铬合金、镍铬合金等,载药以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为主。“”
一个长3~4mm、展开后直径2~3mm的合金弹簧网,你猜卖多少钱?
11月5日之前,如此微小的一个冠脉支架(即心脏支架)一般需要1.3万元一个。但在国家带量采购完成后,单个支架价格将降到700元左右。
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同一产品,价格降幅超过93%。
段子手有云:心脏支架,已经从6瓶茅台买一支降到1瓶茅台买6支。
冠脉支架是什么?国家为何选择这样一个产品作为谈判标的?今天就来说清楚。
“你心脏放了几个支架?”
对大多数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来说,冠脉支架一点也不陌生。
细如发丝的几何结构,不仅需要能够伸缩,还装载有精确计量的药物,必须确保药物在到达“目的地”后,才被缓慢释放出来。
根据《中国心血管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测中国现有冠心病患者1100万人,且2016年城市和农村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均超过110/10万[1]。
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心脏支架的市场需求随着冠心病患者数量增多而持续提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11月5日,国家组织的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现场开标,国内外11家企业26个产品参与竞标,最终8家企业的10个产品拟被纳入。
从公布的详情来看,支架材质均为合金材质,有铂铬合金、镍铬合金等,载药以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为主。
雷帕霉素药物支架,是2000年之后研发上市的较新一代的含药支架,与上一代支架相比,生物相容性更好,架梁更薄,对血管损伤更小,负载的药物植入后会缓慢释放,可以有效降低病变部位的再狭窄率[1]。
国家医保局的官员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招标,临床上的主流使用品种基本中选,覆盖了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的70%以上。
心脏支架是什么?
这要从91年前开始说起。
1929年,在德国柏林附近一所医院里,为了寻求更好的心脏病救治方法,25岁的年轻医生沃纳·福斯曼将65cm的橡胶套管从自己的肘前静脉通到了右心房,然后往里面注射了显影剂,并用X射线拍下了照片[2]。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开发心脏导管技术的人,也是之后心脏介入技术的基础。
(沃纳·福斯曼和他拍摄的X光片。来源:维基百科)
同年11月5日,他就此发表了一篇论文,出人意料的是,不仅没有获得响应,反而因此丢了工作。
1931年4月,他在德国外科学会上作了相关报告,遗憾的是,心脏导管的发明,依旧没有受到认可。
而让这项后来造福千万人的技术得到真正传扬的是两位美国医生,安德烈·库那德和迪金森·理查兹,他们两人从1940年开始,合作改进福斯曼的心脏导管插入技术,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心脏生理学及心脏外科学的发展。
1956年,诺贝尔奖颁发给沃纳·福斯曼、安德烈·库那德和迪金森·理查兹三人时,沃纳·福斯曼早已在屡次受挫后,进修了泌尿学,改行做了泌尿科医生。
但是,那时距离现在的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还有极大的距离。
1977年9月16日,德国医生安德烈·格林特茨格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3]。
(安德烈·格林特茨格医生。来源:埃默里大学官网)
他用了一根前面带有球囊的导管,通过前面诺奖提到通路插入患者变狭窄的冠状动脉中。到达狭窄位置后,球囊充入二氧化碳扩张,把血管狭窄的地方撑开,撑到血管失去回缩的能力,再去除球囊,血液就可以顺利通过了。
手术非常成功,直到欧洲心脏病学进行纪念冠脉介入诞生40周年时,那名患者依然健在。
而在撑开后的血管内放入一个支架,对其进行永久支撑,这个产品的商业化上市,在1980年代后期才真正实现。
当时,美国的心脏病专家理查德·沙茨与帕尔·玛斯两人将球囊扩张冠脉支架微型化,进行了大量的动物试验,并获得了这项技术的专利。后来这项专利被卖给美国强生公司。此后,球囊扩张冠脉支架上市后大获成功。
随后的几十年,随着材料科学、药物、工艺等发展,整个支架市场形成了多个规模巨大、门类齐全的细分领域,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越来越好,金属的耐久度更好,支架输送系统也更加便于医生操作。
冠脉支架从裸金属支架到含药支架、可降解支架、药物联合支架等,不断更新换代。
2000年之前,进口的心脏支架垄断了国内市场。2004年,首个国产含药物支架上市,终于打破了进口垄断。当时,一款进口含药支架价格大约是4万元人民币,而国产支架的上市后的价格只有进口的一半。
此后的十几年,药物支架应用越来越广泛,国产支架也迅速崛起,以较低价格开始了替代进口的过程,并逐渐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此次国家集中招标采购,拟中标的10个产品中,只有来自2家外资企业的3个进口产品,其余均为国产。
据医保局官员的说明,采购协议是两年,首年的意向采购量就达到了107万个,基本等于2019年载药铬合金支架的采购总量(190万个)。
然而,这依然远远不能满足千万中国冠心病人的需要。
冠状动脉血管如果发生粥样硬化病变,造成斑块在血管沉积,就会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冠心病,严重者将导致死亡。
有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95%以上)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也就是说,如果能更好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不仅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大幅降低死亡率,更可以降低社会负担。
不过,《报告》中也指出,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仅为753142例,较2016年增长13%,冠脉介入治疗平均置入支架1.47枚[1]与患者总数量相比,仍然很少。
庞大的用户人群、较高的单价、大量的医保费用占比,相对成熟的技术,较高的国产替代率……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高值耗材集中采购从冠脉支架开始的原因。
心脏支架从1万多一支降到700多元一支,不仅意味着每年至少节约100多亿元的全国医保费用,更意味着大量中低收入、以往因价格放弃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得到医治。
当然,解决了高昂的材料费用问题,只是解决了看病贵的第一步,但进入医院的支架,仍然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手术操作。
此前国家对开展心脏介入手术实施的是准入制度管理,没有获得相应资质的医师和医院,不能够开展此类手术。
2019年,国家卫健委也下发《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再次对进行这类介入治疗的医疗机构设施、医生的资质、能力提出多项要求。
此次国采,共有2408家医疗机构参与,其中年采购量大于500个的851家医疗机构全部参与。而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年全国医院数量达到3.4万家。
因此,受限于可开展手术的医院数量和医生数量,短期内,介入手术的数量也许不会像降价的靶向药一样急剧扩大。
但结合目前正在各地推进的紧密型医联体、区域医疗中心等医改措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成熟的医疗技术向下推广,可以预期,在之后的几年内,心脏支架市场将从三级医院为主导快速向下推广,让更多的患者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9年1月;
[2]国产含药缓释血管支架“出炉”,中国知网https://xuewen.cnki.net/CCND-JIKA20040615ZZ67.html
[3]沃纳·福斯曼履历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56/forssmann/biographical/
[4]PCI之父Grüntzig,我身边的那个人 http://www.drvoice.cn/article/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