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消费金融发文“把话挑明”,大家都明白他在对马云,只是没有把话挑明!
全文如下:
可以追溯到的最古老的喊话方面集大成的文献是《左传》中的打战辞令。精英阶层讲究喊话把意思点到为止,但是不直接挑明。我的老师把这个归纳为“周礼”的一部分——典型代表是战胜的一方,在抓战败一方之前还会跟对方“客气”一番,比如鞍之战中韩厥对齐侯说的那番话。
古人的这种说话习惯,在今日国人的DNA里面依然体现得非常明显,讲话看起来直接但是依然让人不明就里。国人的这种习惯使得像我这样的智商比较低的人理解起来会很困难,但我还是尝试去破译一些喊话并把话挑明。
明人不说暗话,光天化日怕啥?
一、巴塞尔协议
假设一个人发表类似如下的言论:
巴塞尔协议导致只讲风险控制,不讲发展,很少去想年轻人的机会、发展中国家的机会在哪里,这是导致今天世界很多问题的根源,特别是在限制金融数字化创新方面。
我斗胆猜测其痛点及诉求:
中国遵守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理论,导致监管者对其可以用于借某、花某两款消费金融产品相应主体的杠杆一降再降,被监管断了财路。
希望中国的金融监管者退出巴塞尔协议,希望监管不再通过资本充足率来控制金融业风险。
终极诉求是希望监管允许其以100倍杠杆向全民放贷,继续支持其控制的民间借贷公司收入中占比4成的第一大收入微贷获取暴利。
二、P2P错在谁
假设一个人发表类似如下的言论:
需要想一想如果全国几千家P2P犯金融公司的错误,是不是我们其它地方出了问题?中国如何可能在几年内出现几千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这完全是不敬畏技术,P2P是一批打着互联网金融幌子,拿着合法牌照的骗子。
我斗胆猜测其痛点及诉求:
如果P2P是犯的金融公司错误导致的灭亡,言外之意是金融公司也都不是什么好鸟。金融公司不是什么好鸟的言外之意是监管不行。他的诉求是希望监管对P2P的整体接近阵亡的结果负责,并且改变监管政策,改变金融机构。
我是不太同意的,因为像e租宝这种纯粹大体量疯狂地挪用资金诈骗学的是哪家大型金融机构呢,工行还是建行,还是中行或农行呢?这里对P2P的灭亡的归因这个前提是错误的,导致其言外之意是站不住脚的,对监管的指责是有问题的。
P2P的接近整体阵亡导致互联网金融被污名化,可能影响了类似招财宝之类P2P平台的商誉。
同时,借着骂监管的同时为自家拥有的丰富的数据、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技术和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体系吹一波牛逼打一波广告。
终极诉求是希望监管只监不管,扶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做好支持服务工作,要允许什么都干,这才叫适应实践需要,才叫今天的监管或未来的监管。
三、抵押和担保
假设一个人发表类似如下的言论: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依靠基于大数据的风控信用授信。
我斗胆猜测其痛点及诉求:
为其占应收40%的微贷业务站台,希望此一业务获取监管、金融机构更大层面的支持,先来一波洗脑。
我发现一些互联网银行比如网商银行的贷款产品,也有房抵贷产品。抵押和担保的第一大资产是房子,房子为啥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信用,为啥不能证明金融的本质是信用?
我猜测其终极诉求还是为监管洗脑从而获取更大体量的数据开放和支持,获得监管开方便门,获得金融机构的海量资金支持,为企业和个人加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