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赵建平右一在拍摄现场
1月28日,由山西省作协和吉县县委、吉县人民政府联合摄制,山西作家影视艺术公司出品的电影《保卫人祖山》登陆央视六频道,成为该频道开年播出的首部抗战戏。该片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山西抗战故事
〖核心提示〗
1月28日,由山西省作协和吉县县委、吉县人民政府联合摄制,山西作家影视艺术公司出品的电影《保卫人祖山》登陆央视六频道,成为该频道开年播出的首部抗战戏。
人祖山位于吉县县城北部30公里处,西接黄河壶口瀑布,南邻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的柿子滩古人类文化遗址群。1938年3月18日,在这座文化遗存丰富的山上,发生了著名的人祖山阻击战。晋绥军第66师206旅431团3营7连,在人祖山与5000余众的日寇侵略军展开了众寡悬殊的激战。最终敌军全线撤退,人祖山阻击战宣告大捷,126名中国战士全部阵亡。就在当天,八路军在隰县打响了午城战役,两天后,八路军115师歼灭日军精锐部队1000余人,取得抗战史上的重大胜利。
电影《保卫人祖山》就是以这场著名的人祖山阻击战为背景,展示了中国军人和山西百姓为了抗击日军侵略者、保卫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而战斗的历史事实。导演赵建平带领着一支几乎由山西本土艺术家组成的创作团队,以山西人特有的真诚、严谨,为观众讲述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山西抗战故事。
用电影竖起历史的丰碑
《保卫人祖山》是导演赵建平先生的处女作。从事影视工作近20年,曾经为十几部影视剧担任制片人,并荣获全国十佳电视剧制片人奖的赵建平,对电影剧本、电影拍摄的理解,在很多时候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制片人的范畴。在他看来,制片人需要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开始介入并参与,往往比导演更早进入作品。同时,因为需要为影视作品的播出、市场、收回成本、是否盈利等负责,作为制片人,他会对挑选演员、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动作设计、场面调度等各个环节,甚至是某一个镜头的艺术感觉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但是,在影视艺术的创作中,导演才是最终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如何寻找一位与自己艺术理念一致,并能够在拍摄中一以贯之的导演,是他每部戏开机前最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因为档期、资金等很多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导演时,有着20年片场经验的他也多次产生过干脆自己执镜的冲动。
但,这一次,促使他真正转型做导演,除了机缘巧合的一些原因外,与那段历史真实擦肩而过时电光火石般的交错,才真正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
最早与影片投资方有接触的张发先生,是原省作协《黄河》杂志主编,也是这部影片的编剧之一。此时投资方已经因为对剧本不满意,先后中止了与两家拍摄机构的合作关系。省作协的两位编剧——张卫平、张发,多次在吉县深入生活,几易其稿,最终得到了投资方的认可。战争戏费钱众所周知,但是作为一部小成本影片,如何能在有限的资金下,拍摄出一部既忠实于历史又不乏艺术效果的战争片,找一位合适的导演至关重要。制片人赵建平在挑选导演的问题上几经周折,先后联系的几位导演,都因档期撞车、思路不合,或片酬有限没有谈成。
2013年冬天,赵建平和两位编剧再次来到吉县,和投资方一起前期选景。在向导的指引下,一行人找到了当年遗留下来的战壕、石头碉堡。冬日的人祖山,萧瑟而肃穆,70多年前的战火硝烟似乎早已被皑皑白雪所掩盖。就在准备离开时,大家发现一截埋在雪下的断裂石碑,拂去落雪才看清,竟然是当年为了纪念126名死难将士所立的纪念碑。谈到这里,赵建平仍然不能抑制自己的激动,“你无法想象,拂去白雪看到那些烈士的名字时,内心的那种震撼。126个年轻的生命啊,最大的官是营长,也就是二十三四岁的毛头小伙,放在今天都还是妈妈跟前的孩子呢。在这些年轻生命的背后是126个最最普通的中国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真正的历史是什么,就是人民史。那一刻,心里就一个念头,碑倒了,断了,我们就应该用电影在人们心中把这块历史的丰碑再竖起来!”这一次与历史真实的不期而遇,让赵建平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欲望,就是想用镜头真正诠释出自己对这场战争的理解。
融入民俗文化和中华根祖精神
在大量分析近年的抗战电影作品之后,和编剧一起多次研讨剧本,导演赵建平对这部电影有了最初的构想:“目前的抗战电影还是以展现大场面、塑造英雄人物、戏剧化的人物居多。而我们想要做的是更真实的东西,在那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最草根的中国人、最普通的中国军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使观众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本质的东西。”
电影《保卫人祖山》选择用小视角承担大格局,让小人物演绎了大情怀。剧中人物不是有如神助般的英雄伟人,而是塑造了曹保中、玉琴、曹文儒等一系列底层战士和普通民众,这些人物真实而接地气,有情又有意,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不断挑战着自我极限,用小生命成就了大情怀。
如果说,从小人物入手是选择了一个巧妙的叙述视角,山西民俗文化和中华根祖精神等元素的融入则突破了原有抗战片讴歌英雄和缅怀重要战役的窠臼。“人祖山,人祖山,女娲娘娘住上边,造了人,补了天,还为先人配姻缘……”这是电影中多次唱响的一首童谣。分阴阳、辨四时、画八卦等传统文化,“女娲岩画”“伏羲岩刻”“皇帝遗骨”等根祖文化,“花馍”“社火”等山西民俗在影片中都有表现。
利用民俗、传统文化等元素来体现地域特点,加强文化符号解读,丰富影片的内涵,是很多艺术片常用的表现手法。但是能把叙事、主题表达与民俗、传统文化等元素完美结合的是少之又少,在抗战题材影片能做到这一点的,更是凤毛麟角。在这方面,电影《保卫人祖山》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突破。
“剧本创作时就很下了一番功夫”,编剧张卫平对几次挑灯夜战的改稿会记忆犹新,“大家也对文化元素的表现与故事叙述、主题表达会不会产生割裂感有过疑虑。但我始终认为,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总有一些民族的脊梁挺身而出,他们捍卫的不仅仅是领土意义上的家园,更是精神上的家园。打响这场战役的人祖山,供奉着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婚育文明和血脉融合的创始圣地,今天我们拍这样一部抗战电影,不仅仅是为了重温那段历史,更是为了开启一次文化意义上的寻根之旅。”
电影把黄河壶口文化、中华根祖文化与民族战争结合起来,把人祖山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主根”地位及价值,植入抗日战争这一悲壮的历史主题中,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用鲜血与生命谱写的悲壮提升到了保卫中华文明、中华精神的更高层面。
用山西团队演绎山西故事
拍电影需要“票子、本子、班子”。在影视剧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赵建平已经有了一支经过长期打磨的创作班底。此次《保卫人祖山》的山西编剧张卫平,就曾经在《浴血雁门关》《血战古城》等多部电影中与赵建平有过合作,擅长从小人物入手反映抗战大背景。演员也多是来自省话剧团和太原话剧团的演员。其中,女一号刘芳毓,就是来自省话剧团的著名演员,在《还珠格格》《闪婚》《媳妇是怎样炼成的》《记忆之城》等多部热播影视剧中都有出色表演。另外,美术、摄影、录音也都是由来自山西本土的艺术工作者组成。
为了更好地反映历史真实,导演赵建平将很多纪实的手法运用到拍摄中。在他看来,这无疑对美术、摄影和录音等很多环节都提高了要求,“事实证明起用咱山西电影人作班底是对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盖房搭景,不用你说,美工师就知道晋西北房屋什么样,多平顶,少尖顶,但四檀三挂的内部结构却很讲究,没有文化隔膜,就不会出现很多所谓雷剧中的那些离谱错误。电影是造梦,通过虚构讲故事,制造矛盾冲突抓观众,但这故事你要讲得合情合理,让观众投入其中,不出戏,靠的就是经得住推敲的细节真实。”
除了这部亲自执导的《保卫人祖山》,赵建平以前制片的大部分影视剧也都取材于山西——包括电视剧《赵树理》《苏三》《大槐树》《西口情歌》,电影《给我一支枪》《浴血雁门关》《血战午城》《尉迟恭》等多部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乌金奖、美国旧金山环球电影节专家评审最佳电影奖等国内外大奖的影视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只要精耕细作,够我们拍一辈子,我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更何况讲述山西故事,也是我们这些山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