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
山西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GDP8357.6亿元,同比增长7.2%,数据显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增速较快,非煤工业为工业增长主动力。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增势较好;投资同比增速回升处于近年高位,但绝对值仍较小;旅游市场持续活跃,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但与全国消费相比山西省消费需继续发力。
1.1上半年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2019年上半年,山西省实现GDP8357.6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较去年全年上升0.5pct,较全国同期GDP增速高出0.9pct,连续第3年超出全国GDP增速。分产业来看,上半年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实现236.4亿元、3574.8亿元、4556.45亿元,占比分别为2.83%、42.77%、54.4%,同比增速分别为-1.3%、6.7%、8.1%,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0.6%、50.6%、60%。第三产业依然是上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占比连续5年超过50%,上半年第三产业占比仅较最高值第1.0pct,达到第二高点。
工业增速较快,非煤工业为工业增长主动力。上半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同比6.9%,较2018年全年超出2.8pct,较全国同期超出0.9pct,工业增加值增速仍处于本轮经济周期高位。分行业看,上半年全省采矿业增加值同比6.3%,制造业增加值同比7.5%,电力热力燃气业增加值同比8.7%。分企业规模看,上半年大中型企业增加值累计同比2.9%,低于全部规上增加值增速4.0pct,依然处于下降通道。非煤工业是工业增长的主动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非煤工业增长8.0%,非煤快于煤炭2.0pct,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6%。工业新动能较快成长。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增势较好。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9.3%,均明显快于规上工业增速。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18.9%。
投资增速回升处于近两年高位。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达到2829.6亿元,同比增长8.2%,较2018年全年超出2.5pct,超出全国同期2.4pct。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1.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3%。
新兴消费增长较快,但与全国消费相比山西省消费需继续发力。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0.2亿元,同比增长8.3%,较去年全年超出0.1pct,低于全国同期0.1pct。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趋稳,但是与全国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同,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增速仍需提升。新兴消费继续增长。旅游市场持续活跃,全省旅游总收入3630.1亿元,增长21.2%;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增长20.5%。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31.8%,超过上年全年4.2个百分点。
1.2 横向比较,GDP增速处于末位仍需持续发力
上半年,山西GDP同比增长7.2%,较全国同期GDP增速高出0.9pct。本轮经济周期以来,山西省GDP增速持续上升,2015年山西GDP增速排名30位,18年底排名为17位,上升13位,增速从15年低点开始逐步回升,供给侧结构改革卓有成效。中部六省来看,山西GDP增速仍处于末位,改革需要持续发力。上半年GDP增速7.2%,与湖南并列排名最末。2009年以来,山西GDP增速持续位于中部六省之末,仅在2010-2012年间有所改变,分别排名5/3/5位。
究其原因在于,山西省过去的产业结构太过固化,一煤独大现象严重,以煤炭相关产业链(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这些传统产业日益面临着产能无序扩张,产能严重过剩的困境,产业结构的固化与落后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结构,也使得山西经济增速逐年下降。另一方面,这些产业也正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领域,因而供给侧改革初期山西经济增速遭遇了较大幅度下滑。
本轮供给侧结构改革以来,山西省被迫进行更大力度的转型升级,积极发掘经济中的新增长点,寻找战略支柱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纵向来看,山西经济增速稳步回升,但是横向对比山西GDP增速仍较弱,特别在中部六省排名仍处于末位。未来山西省要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转型升级,以期实现经济的真正地可持续增长。
2、下半年经济展望
2.1 山西经济已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运行特点,经历了5个周期,分别是1981-1990年,1991-1999年,2000-2008年,2009-2015年,2016年至今。前三次周期期限基本为10年左右一次,但2015年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这一规律打破,新的经济周期与之前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别。
前三轮经济周期可以明显看出山西经济的特点,GDP增速与煤炭市场景气度存在较大的相关性。1981-1990年,经济增长主要靠煤炭工业的驱动,经济平均增速为8.9%左右;1991-1999年,煤炭市场过剩,经济平均增速为10.3%左右,山西经济增速多数时间处于全国GDP之下,且1999年为全国最末;2000-2008年,经济增长主要靠煤炭工业驱动,煤炭市场较好,山西增速长期处于全国增速之上,经济平均增速为12.6%左右。山西GDP增速与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相关性极强,山西省经济结构也以这些产业为主。以旧周期末年2009年为例,当年全省规模以上煤炭工业增加值1952.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8.9%,能源工业增加值2447.4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3.9%,煤炭及相关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77.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6.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9.1%。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山西工业经济遭受重挫,GDP增速落于全国最末,这与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和产业初级化固有的抗风险能力低密切相关,而摆脱危机主要得益于转型发展。只有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山西省以更大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尤其供给侧改革以来,山西已迎来新的发展周期。15年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传统的经济周期人为打破,使得经济增长周期被人为割裂,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2009-2015年的经济小周期,是山西一直在进行探索的主要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对山西省的产业结构造成了较深远的影响,经济平均增速8.5%左右,山西经济增速一直中后段徘徊。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开启了本轮新周期,2016年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始。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山西省加大力度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坚决不走以往经济增长的老路子。16-18年经济平均增速6.1%,经济增长中枢下滑,但是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从经济增长趋势性来看,山西经济已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在于过剩产能的逐步退出,传统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未来山西省要积极把握本轮供给侧改革契机,实质做好供给侧改革,真正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2 下半年经济仍会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增速将达到14年以来高点
本轮经济周期是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定的,从经济增长趋势来看,山西经济增速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仍会提升。
分产业来看,分别观测一产、二产、三产在每个季度的增速。观测可知,19年第一产业增长与2007年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类比可得第一产业三季度、四季度仍将处于低位增长状态;19年第二产业增长已经走出14年以来的弱势增长状态,预计第二产业三季度、四季度表现仍将不俗;19年第三产业三季度、四季度预计仍将保持高位增长。
分季度观测各季度当季GDP增速。2005年以来,第二季度GDP增速持续上升;三季度GDP增速2010年之后震荡下行,在2018年达到最低点,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料将上升;四季度GDP增速在2010年之后保持震荡波动态势,预计19年四季度GDP增速仍将处于高位波动态势。
我们以2016年为基年还原GDP季调环比,同时辅之以均值法预测。可以得知2019年GDP季度环比增速将上升,环比数据推出同比得到2019年三季度山西省GDP同比累计增长率将达到7.6%左右,全年GDP增速为7.2-7.6%之间。
2.3 下半年经济增长抓手
一是,推动省内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应有之义在于过剩产能的逐步退出,传统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在于使得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要积极把握本轮供给侧改革契机,实质做好供给侧改革,真正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是,在省内经济结构不断改善的前提下,仍要以第二产业为重要抓手,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中高端制造产品。从增长联动性来看,二产贡献率与省内GDP增速的趋势性相关性较为明显,一方面省内第三产业体量刚刚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山西省内资源禀赋较强,煤炭产业链纵深,省内产业链仍然主要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在积极打造文旅省份、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要重视第二产业的基石作用。但是,要积极改善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要以国家战略规划为纲领,积极发展中高端制造产业。
三是,以深化国改为契机,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发挥山西省内国资体量大的优势,以国改为契机,在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的同时,实现产业链的扩展,优化国有资产配置,从而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实现煤与非煤产业持续的“结构反转”。
四是,促进新型消费。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国家多次重磅会议均强调“要重视提振内需,重视消费的积极作用”,同时出台多项政策意欲提升国内消费。从国家层面来看,上半年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山西省内上半年消费弱于去年同期,因此下半年要继续发力提振山西省内消费,从提升消费者消费意愿与提振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两方面入手,把握将旅游业作为山西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契机,促进旅游业收入的继续增长,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消费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