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总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穿廉价的西服衬衫;家藏2亿现金烧坏4台点钞机……一时间,魏鹏远成了一个“小官巨贪”的典型。更妙的是,当人们终于能够打开权力的神秘包袱皮,看到的却是“不过如此”的烂棉絮。
据新华网报道,原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29日在河北保定市中院开庭审理。检察机关指控,2000年至2014年,魏鹏远在煤炭项目审核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请托人钱款、字画等财物2亿余元,另有1.3亿余元财产不能说明来源。魏鹏远当庭表示认罪。
从去年魏鹏远落马开始,与其相关的桥段就开始在坊间流传。什么总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穿廉价的西服衬衫;家藏2亿现金烧坏4台点钞机;什么年过50才爬上副司长职位,还只是正处级……看点既多,也符合一般受众习惯性围观落马官员的亢奋心理,一时间,魏鹏远成了一个“小官巨贪”的典型。更妙的是,当人们终于能够打开一些官员权力的神秘包袱皮,看到的却是“不过如此”的烂棉絮。
果真是“不过如此”吗?从庭审可知,魏鹏远巨额受贿的方式和手段,不外乎“老套”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接受请托,帮人办事,收受好处等等。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仅仅“帮办”就可累积如此巨额财富,足见权力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
从检察机关的指控看,魏鹏远受贿的主要渠道仍与行政审批有关。此前亦有纪检人士透露,魏在煤炭司主要负责煤炭基建项目的审批和核准,曾参与过多次煤炭产业规划制定和煤炭产业整合,而其任内又恰逢国内煤炭产业兼并重组。关哪家、留哪家,谁主导、谁被并,魏无疑有着极大的话语权。联想到此前山西“吕梁教父”张中生的敛财经,大抵是同样的路数。
特别是,这种话语权并非来自法律的授权,而是部门自设的“门限”。今年2月,发改委官员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国家能源局提出的二三十项新项目行政许可条件,经发改委投资司依法清理后,要求前置条件保留的只有两项半。两相对照,在过去的权力框架下,魏鹏远出事是早晚的事。
不仅如此,处于权力重要节点上的魏鹏远,还在股东变更、专家评审、升级改造、安全改造及煤炭企业承揽工程,以及在催要货款、推销设备等等诸多方面,长袖善舞。这些在地方政府、基层企业看起来千难万难的事宜,到了魏鹏远这里,似乎均不成问题。法律成了摆设,政策被随意绑架。
也许,魏鹏远至今还认为,自己是在做“善财童子”。事实上,这或许是庭审时其辩护人请求“最大限度减轻处罚”的依据所在,“没有给国家造成损失,将社会危害性降到最低”等。只是,魏鹏远的“帮办”,远非他理解的那样,其无视法律、政策的边界乃至公平交易的准则而操纵的“资源配置”,对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破坏,无论怎样估量都不过分。
简言之,某些官员犯事,很多时候固然与特定时期的政策、措施存在空当有关,或者说也与个人操守不无关联,但根本原因仍在于行政权力运行的高度封闭,乃至神秘化、圈子化。只要接近这个“敏感区域”,自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因此,改革的出路与关键仍在于彻底的简政放权,让权力公开运行,铲除魏鹏远这样的“权力掮客”肆意操弄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