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环保大数据,还是智慧环保,一直以来,停留在概念上的多,实际落地的少。目前市场上号称环保大数据与智慧环保的企业,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类是信息化类企业,这类企业通常为环保行业或者政府机构提供信息化服务,具有良好的信息化实施基础,掌握有环保企业本身或者政府的部分基础数据。
另一类是环境检测类企业,这类企业通常以在线监测为核心业务,通过在线监测系统,获得大量产污企业的环保数据。
尽管手中握有大量数据,但绝大部分企业距离环保大数据或智慧环保仍有相当大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量有限:例如第一类企业,虽然实施信息化系统,但是并不拥有系统的使用权,产生的数据应当归属于业主所有,真正属于实施方的几乎没有,其拥有的数据量因此极其有限;而第二类企业虽然拥有数据,但是受到在线监控的往往都是污染严重的大中型企业,整体数量反而有限,大量中小微企业,并不在监测体系内,导致其拥有的数据量同样有限。
2.数据价值难以深度挖掘:例如第二类企业,虽然通过在线监测系统,获得了大量数据,但基本都是按照国家标准获得的企业排污末端标准数据。末端监控体系非常严格,但对于中间过程的偷排、漏排、对监控体系造假等实际企业经常采取的恶意行为无法监测。标准数据加上无法覆盖的范围,导致在线监测系统反馈的污染现象占比很少,似乎整个社会企业违规污染的比例极低,与我们实际感知情况差异较大,整体数据价值无法获得深度挖掘。
此次环保展中,一些企业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监测企业思路不同,全过程监控,从中间过程开始一直到末端结束。通过有效的算法,对数据进行精加工后获得有效的监测结果,且由于运用了大数据,整体监测成本大幅下降,这应该是环保行业内少有的环保大数据的真正应用。
而环保大数据与智慧环保未来的应用场景出路在何方?随着5G的不断推进,未来无论是工业设备还是环保监测体系,都将联入物联网,高频的信息流转与计算,将使得环保大数据的来源与应用产生全新的局面,智慧环保到时候就将成为一个真实场景而不再是概念。目前环保大数据及智慧环保企业,都未能在这方面获得有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