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投入智能制造是希望制造端的工厂更强,但是进行智能制造规划之前,首先需要确立四个目标:
1.打造“强”产品,选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能带来充足利润的主力产品,即挣钱TOP1的产品。智能制造投入高回报期长是绕不开的问题,企业本身各方面实力不具备或是产品本身造血能力不足,都不适合投资智能制造。实力具备必须选择本公司TOP1产品,集中优势资源投入,将核心技术的最精华部分用于该产品,通过产品创新使TOP1更强。被关闭的大众“透明工厂”就是一个反例。
2.创新“强”过程,如果产品本身不是高高在上,那么从接单到设计、采购到交付的速度是企业间竞争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设备、软件都已经成为“大路货”,生产速度在同行业间也没有突出差异,那么智能制造+超级供应链是“提速”的关键。通过产品成本结构分析,找到产品中最值得提速的部分,它有可能是制造的某个环节,也可能是内部周转,也可能是仓储,甚至是包装。智能制造的应用必须有助于大幅加速的同时,还需要“打破”原有规则,而不是仅仅在原有规则上加几个硬件和软件,也就是用过程创新来“加速”。如电动汽车模块化规划设计到模块化生产使智能制造更能带来价值。
3.“强”柔性应对“快”变化,智能制造的落地不是让生产变得死板而是更灵活。个性化定制、产品迭代更新速度加快是制造业面临的挑战,而管理的弱化和产线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即“柔性”反应能力,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办法,即智能制造规划和实施不能使制造变得僵化,而是更加灵活,设备产线灵活,组织也要灵活。
4.员工更“强”,整合员工来实施和应用智能制造非常重要,实施智能制造需要专注于协助员工成长、赋能和升级而并非限制和替代员工。机器可以等比预测得出产出,而投入人的产出有可能想象不出边界。智能制造是从人开始,而不是机器,也就是说智能制造需要与员工建立新的约定。请相信人才永远是那个挖不尽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