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河南省晋商会  ___  冯南垣 

山西之困:国家级独角兽企业缘何“缺位”?

   发布时间:2025-04-15 16:01     浏览:4969    
核心提示:近日,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召开,并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全国独角兽达409家,占全球2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近日,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召开,并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全国独角兽达409家,占全球28%稳居世界第二,覆盖了57个城市,区域呈现三级分化——京粤苏沪浙领跑,豫鄂等13省市居中,山西仍处第三梯队,没有城市上榜,亦即尚未实现国家级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这份最新报告引发深度思考:在国内前沿科技加速突破的当下,山西为何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步履蹒跚”?

“破零”路上的现实枷锁

《报告》披露,我国409家独角兽企业横跨12个新兴产业领域,人工智能以4612亿元总估值傲立群雄,新消费(2039亿元)与集成电路(1925亿元)紧随其后,尽显创新锋芒。当全国各地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之际,山西却深陷“资源诅咒”的漩涡。

2024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这一数据在国内省区市中排名最后,而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省会太原市同样表现不佳,实际增速同样是国内主要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中最低的。

主要原因无他,便是2024年煤炭等相关产业表现不佳。山西是中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然而长期依赖资源型经济的产业结构,也使其面临转型阵痛,近年来“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一直是转型路上的拦路虎,目前尚未形成真正能够“破局的支柱型新兴产业。

同样,独角兽企业的培育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而作为囊括全省核心优质企业的A股市场,截至2024年12月末,山西省共有41家上市公司,市值累计不足8000亿元,尚不及东部地区部分地级市水平;近十年新增上市企业不足10家,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布局略显“缺位”,这也反映出省内新兴产业受资本驱动偏弱。

更令人忧心的是,山西2024年末常住人口较上年再度减少20.03万,总量跌破3450万,人口红利加速流失,尤其人才的不断缺失。职业教育虽尝试动态调整专业布局,但技能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基层技能人才缺口与高端人才不足的双重夹击,也会制约了产业升级进程,这也会极大影响独角兽企业所亟需的人才支持。

另外,山西省长期以来还面临着活力欠缺、政府服务理念有待深化等发展瓶颈。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城市政商关系评价报告”显示,山西省在政商健康关系指数中排名相对靠后,这也反映出全省营商环境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所以山西欲在经济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打造独角兽企业“热带雨林”生态,培育“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沃土,让企业安心创新,这也是破局关键。

 “育新”征途的未来引擎

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这类企业往往通过填补市场空白形成先发优势,并借助技术突破构建行业护城河。而独角兽企业的腾飞,高度依赖人才、技术与资本三大引擎,山西省近年来也确实做了很多努力。

早在2019年,山西省便尝试启动“独角兽培育工程”,希冀加快构建“标准化遴选-精准培育-动态调整”的全周期培育体系。2021年,出台《山西省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立全省独角兽企业培育库,遴选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准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入库,进行重点培育,推动境内外上市和并购重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并建立总规模200亿元的独角兽专项基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针对独角兽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创新产品。

与此同时,为重点支持非煤领域外优势比较明显的战略新兴产业链,山西省自2022年起持续发布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以期通过强化要素倾斜、项目倾斜、帮扶倾斜、上市倾斜等方式,促进产业链提质升级。

       另外,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而重点打造的创新驱动平台,山西省委省政府于2023年末启动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创新实践,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运营”的新型培育模式。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虽然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还很大,但多年系统性培育也取得一定成效。例如,在2024年度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37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84%;全省在辅导及已提交A股首发上市申请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80%。这组数据折射出山西省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上的突破,但如何将培育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仍是破题关键。

当前,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雁阵梯队”已初现雏形:2024年,山西新培育4个省级及以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四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7000亿元。而在《山西省重点产业链能级跃升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山西省级产业链整体营收突破8000亿元,链主企业达到45家以上,链核企业突破120家,产业链企业突破800家。

伴随着战略新兴产业的加快崛起,山西培育独角兽企业面临双重机遇窗口:一方面,能源革命与数字转型催生千亿级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区域产业政策正从“要素驱动”转向“生态赋能”。未来破局关键或在于,通过构建“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创投资本”的创新联合体,在智能算力、能源互联网、工业软件等赛道实现“技术-资本-市场”的螺旋式上升,最终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硬科技企业集群。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123456
12345
12345678910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极贸易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