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河南省晋商会  ___  冯南垣 

郎光辉会长解读 《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发布时间:2025-04-15 10:31     浏览:4541    
核心提示:更创新 更国际 更索通助 力 铝 产 业 高 质 量 发 展北京山西企业商会(晋商俱乐部联合发起机构)会长、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更创新  更国际  更索通

助 力 铝 产 业 高 质 量 发 展

更创新 更国际 更索通  助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郎光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中国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和再生铝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支撑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铝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扩大铝产品应用,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铝产业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通发展”)作为全球铝用预焙阳极行业的领军企业,坚定践行“更创新、更国际,更索通”的新时期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坚持绿色发展与数智化转型,以全球视野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不断拓展全球化布局,始终以“求索通达”的工匠精神,为中国铝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坚定创新,突破低碳关键技术,以创新引领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方案》提出强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围绕节能降耗等方向,开展关键共性和前沿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技术。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铝行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上下游重点企业等构建创新联合体和产业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用高效协同。    预焙阳极作为电解铝的“心脏”,其技术突破直接关系下游铝产业的能效提升与绿色转型。索通发展长期与下游铝产业紧密合作,以原创性突破、工业化验证和持续创新能力,为电解铝行业提供高品质的低碳预焙阳极。索通发展联合高校成立“铝用碳材料智能制造研究中心”“铝冶金技术创新研究院”“碳素材料联合实验室”,在预焙阳极低碳制备技术上取得多项突破。低“铁-炭”接触电压降阳极是索通研发的一种新型炭孔结构阳极,旨在降低铸铁环的电流密度,从而实现降低电耗。    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需求,索通发展研发的高精铝用低锌阳极,相比行业同类阳极锌含量大大降低,助力下游铝产业提升高精铝的提纯效率,降低高纯铝的成本,也进一步提升了国产高端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    截至2024年底,索通发展主持参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39项,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18项,授权专利363项。索通发展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构建起深厚的技术创新“护城河”。    二、绿色引领,构建全链条低碳体系,助力铝产业节能降碳    我国铝产业绿色发展压力依然较大,节能减排降耗面临技术瓶颈,用电结构还需优化,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有待进一步提升,亟须加快工艺技术及装备改造升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指出,加强铝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支持应用低硫阳极材料,提高电解槽换极效率,创建一批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的标杆企业,鼓励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铝行业产能向外转移。     索通发展以“0~20~1000”的碳目标在推进自身运营边界“碳中和”同时,以创新为驱动,助力铝产业链绿色减碳,致力于实现质量、效益与可持续性相平衡的高质量发展。索通发展主持起草的《铝用预焙阳极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参编的有色金属行业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解铝(GB/T 44905-2024)》(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推动了铝产业从末端治理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    索通发展各生产基地持续针对全生产流程筛查降碳潜力,从优化生产工艺、更新设备设施、推进新能源替代等多个角度协同发力,保持预焙阳极产品的碳排放,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在各生产基地部署余热发电设施,在山东生产基地部署分布式光伏,以余热发电和光伏发电覆盖工厂生产生活用电。    索通自主研发的节能钢爪数字模拟技术,解决了电解铝行业中长期存在的阳极钢爪压降过高和电流分布不均的问题,每吨铝节能潜力50kWh以上;复合磷生铁改性剂技术,较传统磷铁配方降低阳极铁-碳压降最高达50%,每吨铝电耗约减少50kWh。    三、强化转型,打造数字化标杆工厂,提升产业效率与创新能力    《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围绕铝行业工艺指标优化、质量效率提升、安全环保低碳等,打造一批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索通发展以“1+N”数智化战略为引领,即1个智能总部协同N个低碳智造工厂,打造集团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提升企业服务全球客户的运营能力。为实现运营管理更流畅、生产效能更优质、应用场景更广泛,索通发展搭建了5层智能数字化体系,即智能设备层、智能控制层、智能工厂管理层、智能经营层、智能决策层,以提升多工厂、高质量、低成本的经营能力,建成围绕订单履约、产品研发、智能生产、智慧物流、智能运维、智慧管理等场景落地数智化应用的新一代智能工厂,力争打造高水平的数字化标杆工厂,全面提升产业效率与创新能力。    四、立足全球,提高跨国经营能力与贸易水平,提升产业链韧性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全球铝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深化对外合作,进一步提高国内企业境外投资合作和风险应对能力,推进合作共赢,为全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2项措施:一是加强国际投资合作;二是要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    针对这两项战略部署,长期以来,索通发展不断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以高密度、高强度、低电阻、低消耗的预焙阳极为优势,成为国内外电解铝企业的优秀供应商,产品出口至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预焙阳极全球保供能力达346万吨,出口市场占有率超40%,连续17年保持出口第一。    同时不断提高跨国经营能力与贸易水平,紧抓海外原铝产能和预焙阳极产能更新周期,积极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布局,与阿联酋环球铝业(EGA)的6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未来,索通发展将紧密围绕《实施方案》目标,为我国的铝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索通方案。索通发展坚信,通过全行业携手共进、协同创新,中国铝工业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铝产业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编辑丨雷语恬  审校丨张博)

北京山西企业商会(晋商俱乐部联合发起机构)会长、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郎光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中国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和再生铝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支撑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铝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扩大铝产品应用,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铝产业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通发展”)作为全球铝用预焙阳极行业的领军企业,坚定践行“更创新、更国际,更索通”的新时期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坚持绿色发展与数智化转型,以全球视野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不断拓展全球化布局,始终以“求索通达”的工匠精神,为中国铝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坚定创新,突破低碳关键技术,以创新引领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方案》提出强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围绕节能降耗等方向,开展关键共性和前沿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技术。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铝行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上下游重点企业等构建创新联合体和产业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用高效协同。

预焙阳极作为电解铝的“心脏”,其技术突破直接关系下游铝产业的能效提升与绿色转型。索通发展长期与下游铝产业紧密合作,以原创性突破、工业化验证和持续创新能力,为电解铝行业提供高品质的低碳预焙阳极。索通发展联合高校成立“铝用碳材料智能制造研究中心”“铝冶金技术创新研究院”“碳素材料联合实验室”,在预焙阳极低碳制备技术上取得多项突破。低“铁-炭”接触电压降阳极是索通研发的一种新型炭孔结构阳极,旨在降低铸铁环的电流密度,从而实现降低电耗。

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需求,索通发展研发的高精铝用低锌阳极,相比行业同类阳极锌含量大大降低,助力下游铝产业提升高精铝的提纯效率,降低高纯铝的成本,也进一步提升了国产高端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

截至2024年底,索通发展主持参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39项,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18项,授权专利363项。索通发展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构建起深厚的技术创新“护城河”。

二、绿色引领,构建全链条低碳体系,助力铝产业节能降碳

我国铝产业绿色发展压力依然较大,节能减排降耗面临技术瓶颈,用电结构还需优化,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有待进一步提升,亟须加快工艺技术及装备改造升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指出,加强铝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支持应用低硫阳极材料,提高电解槽换极效率,创建一批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的标杆企业,鼓励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铝行业产能向外转移。 

索通发展以“0~20~1000”的碳目标在推进自身运营边界“碳中和”同时,以创新为驱动,助力铝产业链绿色减碳,致力于实现质量、效益与可持续性相平衡的高质量发展。索通发展主持起草的《铝用预焙阳极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参编的有色金属行业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解铝(GB/T 44905-2024)》(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推动了铝产业从末端治理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

索通发展各生产基地持续针对全生产流程筛查降碳潜力,从优化生产工艺、更新设备设施、推进新能源替代等多个角度协同发力,保持预焙阳极产品的碳排放,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在各生产基地部署余热发电设施,在山东生产基地部署分布式光伏,以余热发电和光伏发电覆盖工厂生产生活用电。

索通自主研发的节能钢爪数字模拟技术,解决了电解铝行业中长期存在的阳极钢爪压降过高和电流分布不均的问题,每吨铝节能潜力50kWh以上;复合磷生铁改性剂技术,较传统磷铁配方降低阳极铁-碳压降最高达50%,每吨铝电耗约减少50kWh。

三、强化转型,打造数字化标杆工厂,提升产业效率与创新能力

《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围绕铝行业工艺指标优化、质量效率提升、安全环保低碳等,打造一批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索通发展以“1+N”数智化战略为引领,即1个智能总部协同N个低碳智造工厂,打造集团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提升企业服务全球客户的运营能力。为实现运营管理更流畅、生产效能更优质、应用场景更广泛,索通发展搭建了5层智能数字化体系,即智能设备层、智能控制层、智能工厂管理层、智能经营层、智能决策层,以提升多工厂、高质量、低成本的经营能力,建成围绕订单履约、产品研发、智能生产、智慧物流、智能运维、智慧管理等场景落地数智化应用的新一代智能工厂,力争打造高水平的数字化标杆工厂,全面提升产业效率与创新能力。

四、立足全球,提高跨国经营能力与贸易水平,提升产业链韧性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全球铝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深化对外合作,进一步提高国内企业境外投资合作和风险应对能力,推进合作共赢,为全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2项措施:一是加强国际投资合作;二是要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

针对这两项战略部署,长期以来,索通发展不断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以高密度、高强度、低电阻、低消耗的预焙阳极为优势,成为国内外电解铝企业的优秀供应商,产品出口至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预焙阳极全球保供能力达346万吨,出口市场占有率超40%,连续17年保持出口第一。

同时不断提高跨国经营能力与贸易水平,紧抓海外原铝产能和预焙阳极产能更新周期,积极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布局,与阿联酋环球铝业(EGA)的6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未来,索通发展将紧密围绕《实施方案》目标,为我国的铝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索通方案。索通发展坚信,通过全行业携手共进、协同创新,中国铝工业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铝产业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编辑丨雷语恬  审校丨张博)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123456
12345
12345678910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极贸易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