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太行山春意盎然。沿长平高速一路前行,至虹霓出口驶离高速,顿时,山风裹挟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一片清澈水域随即映入眼帘,平顺县虹梯关乡虹霓村到了!
步入村庄曲曲直直的小巷,石街、石墙、石屋、石瓦,仿佛进入一个石头的世界。这些建筑全部就地取材,用石板做屋顶,取石头垒墙壁,成为虹霓村的一道独特风景。
关于虹霓村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五代时期。据村中的明惠大师塔背面碑刻《潞州紫峰山海会院明惠大师铭记》载,该塔落成于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由此推断,五代之时,即1100多年前,虹霓村就初具规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千年古村。走进这里,犹如走进古老的历史文化长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惠大师塔、清代关帝庙、虹梯古关等十多处景观分布其间。
虹霓村位于虹霓河山边的崖畔之上,背山面水。沿着村庄东侧望去,奔涌的瀑布从悬崖的折断处倾泻而下。夏季虹霓河水大涨之时便于悬崖处激流垂下,形成落差80余米的瀑布景观。水雾升腾,遇阳光而呈彩虹之态,虹霓村由此得名。加之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村又被称为“悬崖上的古村落”。在这里,山水相依、峭壁绝崖与古老的建筑、淳朴的风土人情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虹霓村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和第七批国家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守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禀赋,如何让虹霓村的好风景变成好“钱景”,成为摆在虹霓人眼前的现实课题。
近年来,该村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整合配套餐饮、民宿、娱乐、户外运动等,形成了集吃、住、玩、游、养于一体的全新“虹霓”名片。
虹霓河畔,微风习习、碧波粼粼,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没想到风景这么美,青山绿水与传统民居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非常适合放松身心,这一趟来得值。”来自石家庄市的游客刘先生说。
自然景观、休闲度假、农旅采摘、旅游康养……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独特的体验项目,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上了这里。近几年,虹霓村依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毗邻通天峡景区的辐射效应,通过入股的方式,与公司合作进行专业管理、集约运营。乡村两级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为“新农人”提供贴息贷款等金融支持,推进景观、通信等软硬件设施建设,丰富旅游要素。依托古色、绿色资源优势,加快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清河塘、清沟渠、清道路、清墙体等大扫除活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荒废的停车场变成轻奢露营基地,闲置房屋变身具有虹霓特色的土菜馆,老旧石头院和石头民宅成为太行人家特色民宿群……经过一系列盘活改造,虹霓村成了“网红村”,昔日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道路宽敞了,设施完善了,日子红火了,游客更多了……2024年,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虹霓村收获了旅游带来的红利,据统计,该村全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600余万元。
“我们将依托独特的峡谷地貌和古村落资源,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在峡谷南北两岸加建玻璃栈道、步游道等,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同时,加快露营、徒步、骑行等休闲消费与餐饮、住宿、零售等基础服务有机融合,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让虹霓村如诗如画的桃源风光和积淀已久的历史文化逐步‘走’出去。”谈起未来的规划,村委会主任耿俊广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