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耕农忙与祭祀高峰交织,森林火险隐患急剧攀升。在这一关键节点,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东山林场巧用前沿科技,精心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火情监测体系,为广袤森林架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走进林场,嗡嗡作响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工作人员熟练操控着设备,展开全方位巡察。这些无人机就像“天空之眼”,密切注视着山林的每一寸土地,确保任何一丝烟火隐患都无处遁形,一旦发现火情,便能即刻触发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将危险扑灭在萌芽状态。
东山林场管护面积达10.2万亩,步入森林防火特险期,传统人工巡查在复杂山区难免捉襟见肘,此时,林场配备的6台无人机大显身手。它们搭载着高清摄像头与强力扩音设备,自如穿梭于山谷沟壑之间,精准捕捉那些人迹罕至区域的动态,无人机不仅是隐患排查的得力助手,还能摇身一变成为“空中宣传员”。
“自从给无人机加装喊话设备后,作用可太大了!日常巡逻时,能向林区群众普及森林防火知识,碰到违规野外用火行为,还能立即隔空制止,将火灾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林场管护员贾雨锟自豪地介绍道。
与此同时,林场的森林防火智慧监测中心同样火力全开。高悬于林海上空的视频探头,如同不知疲倦的“忠诚卫士”,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地扫视着林场各个角落。而“智慧林草云防火预警检测”平台更是如虎添翼,内置的红外预警雷达搭配先进热成像技术,能在瞬息之间锁定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火点,并迅速向防火队伍推送精准预警,为及时扑救抢占先机。
“在灭火实战指挥中,这个平台就是我们的‘智慧大脑’。它详细记录了林区内的人员分布、设备物资储备点以及地形地貌等关键信息,能帮我们快速制定科学扑救方案,就近调配人力、物力,确保灭火行动高效有力。”副场长刘兴国赞不绝口。
主动出击,才能防患未然。东山林场还组建了一支由15名精英组成的应急突击队,他们无惧低温、大风等恶劣气候,日均穿梭20公里,足迹踏遍各类复杂地形。在巡护途中,队员们仔细清理林缘可燃物,认真填写巡护日志,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一点点铲除火灾滋生的土壤。
“清明期间,天干物燥、大风呼啸,降水稀缺,防火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全场上下已进入临战状态,全员24小时轮岗值守,凭借‘空天地一体化’的全方位巡护监测体系,做到火情早发现、早处置。此外,我们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强化森林防火宣传,确保林草资源安然无恙。”林场场长王栓柱神色凝重地表示。如今,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东山林场正凭借这套严密的“空天地一体化”防火体系,以及全体人员的坚守与付出,为森林生态安全保驾护航,让绿意盎然的山林远离火灾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