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经济的宏大版图中,山西,作为举足轻重的能源重镇,始终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在“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召唤下,这座长期依赖煤炭资源的大省,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关键的绿色转型。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中,中央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领先的技术水平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山西紧密携手,共同奏响了一曲央地协同、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交响曲”。
从传统能源产业的绿色升级改造,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从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更新,到区域经济活力的全面重塑,山西与央企的合作,已然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合作范畴,成为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战略同频,把握央地合作新机遇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煤炭储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煤层气探明储量更是位居全国之首。然而,长期以来对资源型经济的过度依赖,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压力巨大等挑战。2010年12月,国家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9年5月,山西又被确定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这些重大战略举措,为央地合作搭建起坚实的战略支点。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央企要立足山西丰富的资源禀赋,深度融入山西“十四五”规划,通过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助力山西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在此背景下,山西与央企的合作呈现出“双向奔赴”的积极态势:一方面,山西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出煤炭绿色开发利用、非常规天然气、电力外送、现代煤化工示范、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五大基地建设,为央企的战略布局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央企凭借自身在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将山西视为能源革命与绿色转型的重要“试验田”。
自2023年起,山西进一步强化与央企的战略合作,从整体上进行谋划,系统推进合作事宜。2023年9月,山西省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盛大举行,55家央企齐聚山西,16名董事长为山西高质量发展送上美好寄语,18名央企主要负责人在活动期间发表重要演讲和精彩发言。这是山西历史上央企参与数量最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充分彰显了央地合作的坚定决心和广阔前景。
截至今年3月,已有25家央企与山西省政府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合作对接过程中,双方就合作方式、合作内容以及意向项目等进行了多轮深入沟通,充分考虑并平衡双方的诉求和意愿,力求实现合作共赢,有力推动了央企在晋投资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提升。这种高度的战略协同,既是对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担当,也是对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准赋能。
如今,央地合作已结出累累硕果。截至2024年,驻晋央企资产总额突破1.5万亿元,贡献税费732亿元。央企在晋重点推进项目达316个,规划总投资4571亿元。2023年,央企在晋实际完成投资1103.91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全省16.6个百分点,高于央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2024年,完成投资1159.8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高于央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央企对山西发展的坚定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深刻重塑了山西的经济结构——2023年,战新产业投资完成386亿元,占比35%;2024年,战新产业投资达到690.8亿元,占比大幅提高到59.6%。其中,新能源领域完成投资506.8亿元,新基建领域完成投资76.2亿元,煤层气领域完成投资72.8亿元,为山西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模式创新,拓展合作实践新路径
在能源革命与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山西与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聚焦重点发展赛道,构建起央地协同发展的全新格局。
央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山西呈现出多维度的创新模式:
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央企的直接投资成为推动山西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华电集团累计在晋投资超400亿元,重点布局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与氢能研发领域。国调二期基金(规模315亿元)的成立,更是通过央地资本的紧密联动,有力推动了京津冀晋协同发展,成为产融结合的成功典范。太钢集团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实现全球首发产品7项、国内首发产品8项,加速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应用。
产业链协同共进:通过“国家队”与“山西队”的深度协作,传统产业链得到重新锻造和优化升级。10户驻晋央企担任7家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覆盖特钢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铝镁精深加工、现代医药、第三代半导体、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合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领域,有效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平台化生态构建:首创“晋善晋美·央地国民企合创未来·四季交流会”,以“1 + 4 + N”机制(即1个需求平台 + 季度会议 + 产业链对接)打破所有制壁垒。2025年首场会议成功促成央企、省企与民企在能源、建筑、装备制造等领域达成上百项合作意向,形成了“国企实力 + 民企活力”优势互补的良好生态,为各类企业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合作版图上,央企与山西聚焦核心赛道,共同打造了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意义的标杆项目,在能源结构绿色重塑和数字经济赋能转型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传统能源升级领域,国家能源集团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方面给予山西重点支持,助力山西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打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中海油在潘河区块实现全国首个薄煤层气大规模开发,为煤层气安全高效利用探索出全新路径。中国石油针对深层煤层气地质特征和勘探开发技术难题,构建深层煤层气富集理论与效益开发技术体系,推动在晋产能突破百亿立方米。央地协同努力,推动山西煤层气产量连创历史新高,“三桶油”近两年在山西煤层气产量分别增长18.4%、16.7%,2024年达到105亿立方米,占全省地面抽采量的84.8%。今年2月15日,总投资70亿元的中国建材年产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项目一号生产线点火投产,成功打造全球领先的玻纤行业“灯塔工厂”,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潮流。
一批央地合作的新能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三晋大地涌现:三峡盂县上社抽水蓄能项目进一步提升电网调峰调频能力,为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提供有力保障。中能建襄垣“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以“园中园”模式优化产业布局,建成后可助力襄垣经开区绿电占比达50%以上,推动绿色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国网大同热电储能项目作为全省首批“新能源 + 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建成山西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化学储能电站,为电网稳定运行和新能源消纳提供坚实支撑。
在数字经济赋能转型方面,山西联通协同晋云科技打造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智算平台,完成省级煤炭工业互联网算力平台建设,成功打造全国首个“能源智算云”,实现从“挖煤”到“挖数据”的跨越,以算力赋能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山西移动推进“畅联山西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全面实现省内高铁、高速、国道移动网络全覆盖,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网络覆盖率超过96.5%,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在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领域,中交集团深度参与太原交通枢纽建设,中国建筑积极推动城市更新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五大电力”集团、中铁建等央企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全省供电供暖、乡村振兴、保交楼等重点民生工程,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为增进山西人民福祉贡献了央企力量。
优化环境,筑牢服务保障新基石
市场经济犹如“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更优越,各类经营主体就会向哪里汇聚,各类要素资源也会随之流动。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生态的好坏,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山西主动对标中央要求、先进地区经验以及企业期盼,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在省级层面,山西聚焦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公共资源交易、政府监管五大领域,通过推广“一站式”涉企综合服务平台、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深化数据赋能应用场景创新、构建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进综合监管“一体化”等一系列举措,为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便捷高效服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专门部署,包括推广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积极营造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解决困难的良好发展环境。
在服务央企专项工作中,山西成立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11个市政府、30个省直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省级央企服务工作专班,建立驻晋央企、专班成员单位、省属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实现督导督办、项目调度、对接交办等服务机制常态化、实质性运行。各成员部门协同配合,高效解决了中国建材泰山玻纤山西项目资源配置、中节能与晋能控股新能源合资公司持续运营、中电科与潞安化工供应链合作等23件重大问题诉求,10余家央企发来感谢信,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太原市推出央企出国(境)绿色通道等多项贴心服务举措;晋城市帮助企业减免税务罚款3400万元;省转型综改区积极解决央企要素配套、征地拆迁、手续办理等方面的实际诉求;省公安厅深入调研53家重点企业及市公安机关央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对问题逐条落实、逐项销号;省科技厅支持央企开展科研项目资金达3000万元;省税务局召开央企驻晋机构座谈会,现场解决涉税实际问题;省人社厅“点对点”强化中央驻晋单位用工服务保障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成效显著。
展望未来,开启合作发展新征程
面向未来,山西与央企的合作将迈向更高层次,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深化能源革命:央企将协同省属能源企业,进一步强化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助力山西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主动融入央企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共同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攻关成果的转化应用,培育壮大优势技术产品,为山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提升合作能级:在巩固传统的煤炭、电力、化工、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合作向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拓展,力争2025年央企在晋完成投资增长8%以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从曾经的“煤海翻黑浪”到如今的“绿电映青山”,山西与央企的合作,不仅是一场资源型经济的浴火重生,更是一次国家战略与地方创新的深度融合。在这场伟大变革中,央企的“顶梁柱”作用与山西的“桥头堡”使命相互交织、共鸣共振,传统产业的深厚底蕴与新兴科技的蓬勃活力相得益彰。当三晋大地的转型故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篇章,山西与央企的合作“交响曲”,正以激昂有力的旋律,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