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 文旅成绩单“出炉”
记者从大同市文旅局了解到,清明小长假三天,大同市6家重点监测景区(5家正常开放),累计接待游客39.50万人次,同比增长53.63%,实现门票收入1613.57万元,同比增长3.79%。清明假期,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大同在“春日经济”的带动下,再次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据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大同周边游的订单量环比增长136%,途牛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大同线进入高铁游热门路线TOP10。
从清明三天假期的旅游接待情况来看,云冈石窟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8974人次,其中入境游客543人,实现门票收入872.57万元,同比增长25.85%,恒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6148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62人),同比增长24.4%;实现门票收入246.52万元,同比增长12.69%,大同古城累计接待游客169537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07.7715万元。春和景明旅游季,踏青赏花正当时。清明假期,大同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古建美学、特色美食等文旅资源,古建游再次火爆“出圈”,游客们在历史与现代交融中探寻千年文脉,在温馨热情的服务中感受古城“烟火气”。
各景区景点持续完善的相关配套措施,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游客游玩体验,“热情、好客”成为大同古城留给游客最佳的代名词。据新华指数研究院发布运营指数显示,进入3月份以来,随着气温的持续转暖,大同城市旅游IP传播声量显著上升,持续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等地游客,有效拓展了跨区域客源市场,游客流量热度分指数达997.08点,市场消费热度分指数达1878.07点,品牌关注热度分指数达1130.37点,其中,由于大同文旅报道宣传量的爆发式增长,同比增幅高达265%,让大同城市的对外链接力持续增强,文旅市场扩容提质动力持续飙升。
下一步,大同市将继续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全链条,进一步加强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保障和技能人才培养,用好用足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文旅农商体学娱”多业态融合发展,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感受到大同淳朴好客的城市魅力,体味“大同大不同”的最佳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