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山西财经大学田祥宇校长带队赴孝义市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飞集团)开展访企拓岗拓就业活动,就业创业中心、国内交流合作部负责人,会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资源环境学院负责人参加。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首席顾问吴建飞,副总裁郑梓豪、田振国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并参加座谈。
田祥宇一行参观了鹏飞集团总部、5G+中央调度指挥管理中心,深入了解企业数字化管理、新能源产业布局及绿色低碳发展成果。鹏飞集团始创于1993年,是一家集原煤采掘、精煤洗选、焦炭冶炼、现代煤化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智慧物流、高端地产、文旅酒店、废旧物资再利用、氢能全产业链等为一体的数智化、循环化、绿色化企业。作为中国企业500强、山西能源行业标杆企业,鹏飞集团在智慧工厂建设、智慧物流、文旅、地产、酒店等领域的前沿实践,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化课题。
座谈会上,田祥宇表示,此次活动既是落实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山西财经大学始终秉持“服务地方经济、对接产业需求”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围绕数字经济、绿色金融、能源经济等方向强化专业建设与科研创新。他指出,鹏飞集团的战略布局与学校学科优势高度契合,双方可以在人才培养定制化、产学研成果转化、行业智库建设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校企协同育人的“样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与智力动能。
与会学院负责人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2025届毕业生专业分布及就业需求等情况,鹏飞集团人力资源部门就集团在相关专业岗位方面的人才需求、双方合作方式及通道等进行了说明。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校企双方代表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为“山西财经大学实习与就业创业基地”“山西财经大学法律经济学博士研究基地”揭牌。
郑鹏强调,企业高速发展亟需财经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类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希望借助山西财经大学在会计、金融、统计等领域的学术资源,联合开展能源产业链金融、碳资产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课题攻关,同时通过订单式培养、实习就业直通车、专场招聘会等模式,为企业输送更多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企业管理、法律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当天,鹏飞集团与山西财经大学正式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与山西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田祥宇见证并为“法律经济学博士研究基地”“实习就业创业基地”揭牌。
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携手并进,共同打造校企合作、产学研用“新范式”。
通过"双基地+战略协议"的立体化合作架构,不仅为山西财经大学学生提供了就业实践平台,更为鹏飞集团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人才储备。
山西鹏飞集团诞生于1993年,创始人为郑鹏,公司最初发家于煤焦产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该公司资产版图不断壮大,目前已成为一家集煤、焦、化、电、氢能以及智慧物流、地产文旅等于一体,地跨晋、津、鄂等数省的数智化、循环化、绿色化企业,现有1500亿资产、3万余员工。而郑鹏也曾就读于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管理本科函授毕业。
同时注意到,山西鹏飞集团连续多年上榜中国民企500强,2024年凭借突破千亿营收跻身第92名,且在“2024山西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上,山西鹏飞集团以1051.98亿元的营收规模再次登顶。
2017年,随着500万吨焦化项目投产,山西鹏飞集团开始布局氢能源产业。
2019年开始,山西鹏飞集团谋划布局全球领先的氢能示范基地—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总体规划20万吨焦炉尾气制氢、5GW风光电制10万吨绿氢、100座加氢综合能源岛、30万辆氢能重卡及配套电堆、燃料电池系统、供氢系统、10GW电池,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达1800亿元。
2021年1月,山西鹏飞集团投资的孝义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至此,山西鹏飞集团实现了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山西鹏飞集团的规模扩大和业务多元化,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更大。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涉及众多法律法规和政策,需要法律专家来解读和应对,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产学研用一体化强调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和用户之间的深度融合。以山西鹏飞集团为例,其作为产业端,能够根据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需求,如氢能全产业链布局、智能化矿山建设等,提出具体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需求,山西财经大学的学生也能通过实习就业基地,深入山西鹏飞集团实践,了解企业运作,为未来职业发展积累经验。
通过这种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山西鹏飞集团不仅能够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能确保所研发的新能源技术和商业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企业乃至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山西多家知名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来培养人才。去年5月,喜跃发集团携手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中国公路学会等,共同创立了路管家产业学院。
10月,如燕酒庄与上外贤达学院签约合作,旨在为我国葡萄酒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今年1月,山西金融职业学院美特好产业学院、云会计财税共享产业学院正式成立。此举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难看出,山西企业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合作不仅为企业培养了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也为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