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的集团)秉持“科技尽善,生活尽美”的愿景、“联动人与万物,启迪美的世界”的使命,通过三个阶段的持续数字化转型,以数智驱动卓越运营,发展成为涵盖智能家居、楼宇科技、工业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数智化创新业务五大业务板块的全球化科技集团,在全球建有400多个子公司、33个研发中心、43个主要生产基地,打造了美的、小天鹅、华凌、COLMO、库卡、威灵、合康、科陆、高创、万东、菱王等品牌矩阵,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5亿多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战略升级,打造智能制造标杆
1.战略升级,数智驱动
2021年,美的集团将原来的“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运营”三大战略主轴升级为“科技领先、数智驱动、用户直达、全球突破”四大战略主轴(如图1所示)。
其中,“科技领先”取代“产品领先”,表明美的集团开始从产品竞争的单一线性赛道中走出来,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立体化、全球化竞争优势;“数智驱动”取代“效率驱动”,凸显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美的集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
2. 构建四级研发体系
在“科技领先”战略引领下,美的集团构建了四级研发体系、“2+4+N”全球化研发网络和“三个一代”技术架构,保障科技创新的高效和可持续性。
四级研发体系:一级研发主要针对单个产品,周期通常为1年;二级研发主要针对个性化工艺技术,周期2〜3年;三级研发主要针对共性基础技术,周期3〜5年;四级研发主要针对“卡脖子”技术和前沿颠覆性技术攻关,周期为5年以上。一、二级研发由各事业部自行组织实施,三、四级研发由集团中央研究院统一组织实施。四级研发体系将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合理区隔,保障了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前瞻性技术布局、工艺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均有合适比例的资源投入,从而实现长期战略目标与短期经营目标之间的平衡。
“2+4+N”全球化研发网络:“2”指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美的中央研究院,“4”指设立于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的四个海外研发基地,“N”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33个研发中心。
依托四级研发体系及“2+4+N”全球化研发网络,美的集团形成了研究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三个一代”技术架构,有力保障了“科技领先”战略落地和技术、产品的高效创新。
3.打造“灯塔工厂”“5G工厂”
2024年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全球“灯塔工厂”增至172个,分布于31个国家的35个行业,其中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成为新增3个“可持续灯塔工厂”之一。美的集团累计拥有5个 “灯塔工厂”:美的家用空调广州南沙工厂、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美的冰箱荆州工厂、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美的厨热顺德工厂。2024年1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5G工厂名录》,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上榜“5G绿色智能工厂”。至此,美的集团已有10个工厂入选《5G工厂名录》:华凌冰箱合肥工厂、美的芜湖厨热工厂、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美的厨热邯郸工厂、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美的洗衣机武汉工厂、美的冰箱荆州工厂、美的家用空调武汉暖通工厂、美的微清苏州工厂、美的家用空调重庆工厂。
▲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2021年入选“灯塔工厂”,目前拥有25条智能装配产线,年生产能力4800万台,是全球最大微波炉生产基地。
从2022年入选“端到端灯塔工厂”到2024年升级为“可持续灯塔工厂”,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围绕端到端全链路智能制造和节能降碳,融合应用多种数智技术,部署24个工业4.0技术用例,打造“产品端―制造端―物流端”的端到端绿色生态业务链,实现范围1和范围2碳排放降低36.4%、范围3碳排放降低26.0%。在产品端,应用数字仿真模型、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5%,并实现产品轻量化绿色低碳设计,使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可视、可控。在制造端,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良品率下降36%;应用基于微电网算法技术的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实现能源采集、存储、利用多场景动态平衡优化和智能调度,生产过程能源消耗降低37.6%。在物流端,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全网统配能力,实现从成品出库发货到交付客户全过程人、车、货等物流要素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碳排放。
数字化转型持之以恒,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2012年以来,美的集团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驱动业务转型和全价值链运营管理效率提升。美的集团数字化转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数字化1.0、2.0、3.0。
1.数字化1.0 (2012―2014年):信息系统一致性变革
2012年,美的集团以谋划整体上市为契机,开启数字化1.0转型。
当时,受政策红利消退影响,家电行业进入发展低谷期,美的集团产品同质化严重、库存压力加大、利润下降。集团下属10个事业部相对独立,都有各自的信息系统和流程体系,且各个领域口径不统一,相互之间形成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严重制约集团化运营管理和内部协同。为此,美的集团基于“一个美的、一个体系、一个标准”理念,开展信息系统一致性变革。
美的集团数字化1.0以“623”工程为主要标志:“6”即构建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APS(高级计划与排程)、SRM(供货商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MES(生产管理)、CRM(客户管理)六个运营管理系统;“2”即搭建MIP(统一门户)和MDP(集成开发)两个一体化管理平台;“3”即建设BI(经营管控与决策支持)、FMS(财务管理)和HRMS(人力资源管理)三个企业管理决策系统。
美的集团用三年时间完成“623”工程,统一了集团内所有信息系统、流程体系及数据标准,将办公、财务、产品和技术研发、原辅材料采购、产品制造、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集团内部所有业务数据全面打通,达成了“一个美的、一个体系、一个标准”目标,大幅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2015年开始,美的集团在全面落实“623”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互联网+”智慧管理、智能制造“双智”战略,搭建大数据管理系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推动运营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智驱动转型。
2.数字化2.0 (2016―2017年):“T+3”模式以销定产
到2016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购物兴起,美的集团业务发生重大变化,从层层分销的“以产定销”模式向客户订单牵引的“以销定产”转变,客户订单从大订单向碎片化的小订单转变,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为此,美的集团开启数字化2.0转型,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以支撑业务转型。
美的集团数字化2.0的主要标志是创新“T+3”运营模式。“T+3”运营模式来源于C2M(用户直连工厂)定制化模式,即用户在电商平台直接下单,工厂收到订单后,按照用户需求设计、生产和交付产品,对产品生产的柔性化和交付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美的集团将C2M模式演进为“T+3”模式,即将业务全流程整合为以客户订单为牵引的智慧营销(T0)、智慧供应链(T1)、智能制造(T2)、智慧物流(T3)四大环节,推动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营销、物流、客户服务等全价值链数字化变革,从客户下单到产品交付全流程周期由过去的45天左右缩短到12天以内,从而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
3.数字化3.0(2018年至今):全价值链数字化运营
2018年以来,为适应全球化发展战略,美的集团开启数字化3.0转型,驱动全价值链数智化运营,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2018年10月,美的集团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M.IoT)1.0,实施制造业知识、软件、硬件三位一体数字化转型。
2020年,美的启动“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制造业转型2.0工程,形成“四横八纵”赋能制造业转型格局。“四横”即技术层、应用层、商业层、行业层四个层面能力。技术层指库卡机器人、美的云等数智基础设施和技术,并向所有合作伙伴开放;应用层指营销、研发、制造、管理等领域全面应用数智技术;商业层指应用数智技术,为模具、智慧物流、智能家居、智慧建筑等商业服务领域赋能;行业层指依托自有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相关技术,与业内外企业合作,共建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八纵”指美的集团旗下美云智数、安得智联、库卡中国、合康新能、美的暖通与楼宇、美的金融、美的供应链管理、美的模具八个商业服务模块。
2021年,美的集团将原来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创新业务四大业务板块迭代为智能家居、楼宇科技、工业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数智化创新业务五大业务板块,表明了美的集团致力于夯实主业、拓宽赛道、投资未来,朝着全球化科技集团的目标稳步迈进。
2022年6月,美的集团发布基于“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的“数字美的2025”战略,明确业务数字化、数据业务化、数字技术、智能家居、数字创新五个战略方向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新目标(如图2所示)。
AIGC反向驱动业务升级
企业以往的数智化转型都是循序渐进地沿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路径,AIGC快速发展颠覆了这种既有模式,使得各行各业的成熟业务场景都可以直接进入智能化应用阶段,从而实现弯道超车式的业务升级,甚至可以创造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美的集团紧抓AIGC发展机遇,投入70亿元开展AIGC技术研发,自主研发美擎AIGC大模型及“美言”语言大模型、“美的家居大脑”、美擎CAPP等AIGC应用,目前已申请AIGC相关专利1000多项,形成“AI+工业机器人”“AI+智能制造”“AI+智能家居”“AI+医疗影像”四大产业布局。
1.打造AIGC大模型,夯实算力底座
2023年9月,美的集团发布“美言”语言大模型和“美的家居大脑”,服务用户在衣、食、住、享等方面的交互需求,同时还发布了包括自主研发的“美芯”系列AI芯片、边缘计算模组、AI算法边端部署工具链Aidget等在内的AIGC全栈解决方案。
2024年11月7日,美的集团发布美擎AIGC大模型和美擎CAPP。美擎AIGC大模型由统一知识库、算法基座、应用中台、美的智慧大脑等构成,以服务用户为中心,为美的集团全产业链、全业务域应用场景提供算法和算力支持(如图3所示)。
在基础设施层面,建设GPU算力中心,基于自主研发的“美芯”系列AI芯片和边缘计算模组,总算力达到100PFlops;在模型能力层面,自主研发覆盖16个专业领域的“美言”语言大模型和“美的家居大脑”多模态模型,构建包含200多个AI算法的模型库;在应用开发层面,搭建AI开发平台ModelHub,以低代码开发工具AIFlow和AI算法边端部署工具链Aidget等,为AIGC大模型应用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美擎CAPP是美的集团旗下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工艺管理软件,基于三维模型的结构化工艺设计与制造协同,实现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无缝衔接,具有三维工艺设计可视化、工艺资源模型在线化、仿真设计一体化,以及研发、工艺、制造数据统一化等功能,代表了国内CAPP产品的“灯塔”水平,入选“广东省核心软件攻关工程”。
2.拓展AIGC应用场景,降本增效
美的集团积极拓展AIGC应用场景,以数智技术赋能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检、营销服务等领域,促进业务全价值链降本增效。
在产品研发设计领域,美的集团应用AIGC技术智能收集分析用户体验评价等信息数据,自动生成空调产品设计创意或改进方案,设计效率提升80%,首发产品市场好评率提升40%;应用AIGC技术辅助设计洗衣机产品,设计效率提升10倍,设计成本降低60%;将AIGC、数字孪生仿真等技术应用于冰箱制冷系统优化项目,使项目验证周期缩短70%,成本降低45%。
在生产制造领域,美的集团部署了5000多个工业AI模型,助力生产制造各个环节降本增效。例如,将库卡机器人与AIGC技术融合应用,重塑生产流程;过去依靠人工填报生产设备运维数据,现在随着设备具备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的AI算法能力,可以辅助操作人员处理海量设备运行数据信息,智能诊断设备故障隐患并实时预警,设备停机时间减少60%,设备维护成本降低40%,大幅提升设备运维效率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美的家用空调广州南沙工厂将AIGC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动态优化生产计划和排产,产线利用率提升40%,月产能从30万台增至90万台,不良品率降低45%,能源消耗降低25%,产品交付周期缩短50%。
在质量检测领域,应用AIGC技术可以快速精准识别数十种质量问题,如过去检测洗衣机噪声需要专业质检人员在封闭的玻璃房中操作,现在则完全由AI替代。
在营销服务领域,美的集团开发了一系列AIGC创新应用:产品说明书自动生成系统日均生成1000多份营销文案,内容生产效率提升500%,人工成本降低70%;APP个性化推荐系统使用户转化率提升50%,客单价提升30%,用户满意度提升40%;智能客服系统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客服响应时间缩短70%,问题解决率超过85%,服务成本降低50%。
2024年年初,美的集团曾定下目标:通过AIGC应用降本2000万元,到4月份就实现了该目标;把降本目标调整到1亿元,到12月份实现降本1.6亿元。
3.输出数智化解决方案,赋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美的集团不仅自身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还以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和数智技术创新成果服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针对家电行业设计协同成本高、库存信息不准、订单交付不及时等供应链痛点问题,美的集团牵头打造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家电制造、工业装备、机器人等供应链企业一起上“云”。目前该平台已开发部署1200多个工业APP、接入400多万台工业设备、服务逾47万家企业,助力相关供应链企业研发设计效率提升40%,生产效率提升38%,库存降低5%。
目前,美的集团正在打造一个大型工厂智能体(Agents)。这个智能体中台不仅可以整合国内外相关大模型,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AIGC治理方案。美的集团正在积极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计划用2〜3年将这个智能体中台体系化、机制化,成为工业制造行业级智能体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