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约落地两年半后,总投资70亿元的泰山玻纤(太原)项目迎来投产曙光。
2月15日,泰山玻璃纤维(太原)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项目,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阳曲工业园区实现一号生产线点火投产。作为山西“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开展以来,又一投产的标志性转型项目,各方尤为重视,山西省长金湘军及投建方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共同出席点火投产仪式。
公开资料显示,泰山玻纤项目是山西综改示范区引进的标志性新材料产业项目,由中国建材集团旗下泰山玻纤公司投资建设,一、二期项目各建设2条年产15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总投资70亿元。全面建成后,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6亿元,成为全球首家玻纤行业“灯塔工厂”。
泰山玻纤公司是建材龙头央企中国建材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中材科技全资子公司,此前公司拥有泰安总部、邹城公司、淄博公司三大生产基地,玻纤及制品产量140万吨/年,是全球第二大玻璃纤维制造企业,而太原基地建成后,将是除泰安本部外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所以这一总投资达70亿元的项目之于泰山玻纤乃至中国建材集团都尤为关键,也是中国建材集团近年来布局山西“少见”的大手笔。
中国建材此前在山西知名度最高的投资动作当属2011年与太原市政府的重磅合作计划:2011年1月,为加快完成山西省政府对太原市西山地区综合整治任务,太原市政府与中国建材集团进行战略合作签约,中国建材集团计划投入30亿元,实施对狮头水泥集团的控股重组,完成狮头水泥的搬迁改造,并以太原为山西的总部基地,实施在太原及周边区域联合重组和新建,同时投入70亿元在太原市万柏林区规划建设新型建材工业园。
2012年,为了解决原有生产线停产搬迁的困境,狮头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狮头股份和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共同出资5亿元成立太原狮头中联水泥,其中狮头股份持股51%,由该公司打造2×4500T/D水泥生产线。然而此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建材集团并无更大动作抛出,在狮头股份业绩迟迟难以改善的背景之下,狮头集团及新投建的水泥生产线资产均从上市公司退出,双方上述重磅合作亦“草草收场”。
而时隔十年后,中国建材“重回”太原下“重注”,不过这次引资主角则变为了山西综改示范区:2022年8月,山西综改示范区与中国建材集团所属泰山玻纤公司达成合作共识,正式签署“年产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协议并举行启动仪式。
当然,上述项目除了总投资达70亿元外,“吸睛”之处还在于与一期累计投资规模便达250亿元的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投资主体、合成生物“第一股”凯赛生物的产业协同。
作为山西综改示范区重磅“引援”,凯赛生物在山西综改示范区斥巨资打造一期项目中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核心产品,便是以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增强的生物基聚酰胺热塑性复合材料,亦即与玻璃纤维、碳纤维在产品端存在产业协同关系。
对此,凯赛生物亦曾介绍,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是山西正在打造的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司正在开发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生物基聚酰胺在大应用场景的应用需要较大量的玻纤和碳纤。中国建材是中国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既是生物基聚酰胺的供应商也是潜在用户,因此凯赛生物和山西综改示范区积极引进了泰山玻纤公司加入到产业园区,以期实现“凯赛生物基树脂+泰山玻璃纤维”的有效耦合,加快打造千亿级合成生物全产业链集群
金湘军省长在出席点火投产仪式时表示,希望中国建材集团加大在晋投资布局力度,落地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助力山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山西将持续优化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在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山西综改示范区要深入开展好“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创新产业链招商等模式,引育并举布局落地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持续完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加快打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