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治“营造顶峰”
——“中国唐宋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与申遗学术交流会”考察活动侧记
领略长治魅力,共赏古建之美。12月14日,“营造顶峰——中国唐宋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与申遗学术交流会”考察活动在长治市开展。来自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潞州区观音堂、上党区五凤楼、长子县崇庆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长治市古建文化、民俗风情等,领略长治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共同探索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管理、利用新路径。
随着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这座藏在长治市潞州区的明代木结构古建筑——观音堂,为更多人所熟知。考察团一行走进观音堂内,抬头欣赏殿内珍藏的500余尊彩塑。这里墙壁、屋顶、梁架、门窗顶部密布描金彩塑、悬塑,大的约2米,小的仅2厘米,或坐坛上,或依山墙,或悬椽望,交错层叠。动物、树木、流云,以及30余座亭台楼阁贯穿其中。
不仅是悬塑,参观考察中,专家学者还对观音堂建筑本身赞叹不已,“500多尊彩塑层层叠叠,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木结构的斗拱、垂柱,虽是北方建筑,但其雕刻风格与南方相融合,有非常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丁垚竖起大拇指。
得知今年观音堂刚刚数据采集完毕之后,丁垚说:“让古建与科技结合,长治文物管理部门的做法值得学习。赋能文物信息采集,把木结构古建筑进行高精度存档,除对文物动态展示之外,还能跨越地域与时间限制,为这些‘瑰宝’提供保护、综合研究、管理、考古、展示活化传承等多种应用,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体系中承担的角色愈加重要,应该让观音堂的美被更多人看到。”
位于上党区的五凤楼始建于宋代,是我市唯一一座五重檐木结构建筑,因有五层飞檐似五凤展翅而得名。考察团一行刚下车就被其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独特的用材所吸引。在二层楼上的两根横梁是实实在在的荆木,树龄都在400年以上,而连通五凤楼上下的是一根粗大的桑木,其上凿了十五级台阶,据年轮推算,此木树龄500多年。在五凤楼顶有纯木质的八卦藻井,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呈八卦形,结构复杂,极具美感。“如此树龄的荆木和桑木实为罕见,且能留存到现在更是难得,可见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十分到位。楼顶的纯木质八卦藻井更将木结构古建筑的美发挥的淋漓尽致,真是不虚此行。”中国建筑学会理事王辉说。
一路走,一路看,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见证岁月变迁,一处处满载文化的古建散发艺术光辉。经过约40分钟车程,考察团一行来到长子县崇庆寺和法兴寺。
“看门罗汉像目光专注、神凝气足,外在优雅的姿态传达出内在的深刻觉醒;托塔罗汉像寿眉童颜、面容丰润,沉着而优雅的仪态里洋溢着自信与坚定……”伴随着讲解声,考察团走进长治境内北宋时期木结构古建筑最早的崇庆寺。崇庆寺内建筑不仅留存宋代原物,还保有唐代遗风,寺内的十八罗汉像更是个性鲜明、气质传神,其被誉为“宋塑之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张荣每到一处,都举着手机或拍照或录像,想要把古建之美“留住”。望着菩萨、罗汉、檐角、回廊,他感慨道:“走进崇庆寺,仿佛穿越千年时空。整个寺庙建筑古朴大气、端庄凝重,氛围素雅宁静,处处彰显着古代建筑者的智慧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长治的古建筑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
长治历史文化悠久、木结构古建筑众多、风光壮美秀丽、气候环境宜人……大家边走、边看,边听、边议,感受着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积淀,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之中。相信借助此次“营造顶峰——中国唐宋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与申遗学术交流会”的机会,能够让更多人了解长治古建,领略古建魅力,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利用好、保护好古建筑贡献长治力量。
长治,历史文化传承大有可为
——专访清华大学文创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古建音乐发起人姚瑛
姚瑛谈长治历史文化传承。
“惊世之作,不虚此行!”12月15日,清华大学文创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古建音乐发起人姚瑛在营造顶峰——中国唐宋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与申遗学术交流会上用8个字概括这次长治之行。
领略过众多古建之美,参与多项古建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治的古建之美依然让姚瑛感到震撼。“山西地上古建数目众多,构造精美绝伦,其中蕴含的中国古老传统习俗、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可以系统性呈现在古建中。”姚瑛表示,这些古建、壁画、彩塑与中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既展现了长治悠久的历史,也传承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发现古建之美,传承历史文化。如何让更多人领略长治古建之美,传承长治历史文化?姚瑛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对于很多古建爱好者而言,张宇飞老师的名字并不陌生。他潜心研究古建文化,用生动的语言,活灵活现讲述古建故事,让更多人对长治心驰神往。”提及此次观摩经历,姚瑛说,“在法兴寺观摩时,张宇飞老师的儿子全程为我们讲解,在客观历史基础上,融入风趣幽默的独到见解,让文物古建故事活起来。同样,五凤楼的年轻讲解员,言语中透着对长治古建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长治人保护历史文化的传承,看到长治保护古建的青春力量,让人热血澎湃。”
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历史文化传承中,一直是姚瑛在思考的问题。“从艺术角度出发,基于当地文化的全新创作,是最富生命力的艺术。”虽然是第一次到长治,但姚瑛对长治的地方文化并不陌生,“长治堆锦、彩塑、木雕,包括今天交流现场的古建模型,都可延伸出许多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而这些未来都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长治,在艺术介入、影像叙事、美食体验、展演活动等内容中传承和传播地方历史文化”
“长治古建、非遗、旅游等资源丰富,历史文化传承大有可为。期待未来我们能带着更丰富的传播内容,搭建更全面的传播渠道,利用更前沿的科技手段,用更受年轻人喜爱的艺术形式,传播文化自信,展示地方文化魅力。”提及长治历史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姚瑛信心满满,“太行太美,长治常来!希望更多人来到长治,感受融历史文化、前沿科技、娱乐互动于一体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