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之时,万物丰茂;盐湖之畔,群贤毕至。
8月23日,为期一周的“‘运’聚英才 ‘城’就未来”百名青年博士河东行暨“运城人才周”系列活动落下帷幕。其间,山西运城市组织开展了城市宣介展及人才双选会、重点产业链调研座谈、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实习实训成果展等系列活动,搭建政府、高校、企业、人才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大力营造尊贤重才的浓厚氛围,以丰富的内容展现运城“求贤求才”的最大诚意。
一次“人才与城市共进”的生动宣介
一座城市在人才心中的受欢迎度,折射出一座城市的魅力。
在此次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的致辞,在运人才代表、博士生代表的发言,印证了如今的运城,正成为人才大有可为的沃土。
“运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相信,在这里,你们不仅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还能为运城的产业发展贡献一份智慧与力量。”沈保根说。
“运城在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珍存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完整印记。近年来,运城已成为区位优越、产业齐备、生态良好、交通便捷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城市。”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挂职)方启说,他算是半个运城人,更是运城市校合作招才引智与人才培养方面的践行者与受益者。
“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才汇聚运城、落在运城,在这片创新创造的热土、干事创业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筑梦圆梦,为运城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添砖加瓦。”博士生代表薛晓洁说。
同时,一部图文并茂、数据翔实的城市宣传片,一次创意新颖、内容丰富的宣介展,充分展现了运城近年来产业聚才、项目用才、平台育才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区位优势、产业特色、交通基础……一个个“加分项”,让运城人才聚集新高地优势不断凸显。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运城定终身。”2020年以来,运城先后引进665名高层次人才、4000余名高素质青年人才、3.7万余名大学生,他们在运城安家落户、创业就业。
城市和人才的最好格局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这样的格局,运城已然形成。
专家学者、青年博士在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亲身体验新能源汽车。记者 陈方斌 摄
一个“产业与人才融合”的高效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新需求、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涌现,我市在创新发展路上亟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如何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赋能“产业链”,构筑“产才融合”新高地?我市在此次活动中探索出新途径。
8月16日至17日,在运参加百名青年博士河东行暨“运城人才周”活动的100余名专家教授、青年博士,围绕运城市精品钢产业链、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铝精深加工产业链、镁精深加工产业链、铜精深加工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特色制造产业链、特色新材料产业链十大重点产业链展开调研。
专家教授、青年博士进企业、入车间、下矿场、访园区,通过参观调研+座谈交流的方式,了解各重点产业链企业的特色和优势,以及存在的人才、技术、项目需求,并根据各自擅长领域为企业提出发展建议和方向,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次次产业调研,一场场座谈交流,使博士智库的智慧与运城产业的需求进一步融合,为推动运城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这次参加运城人才周活动,我收获很大。尤其是我们与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在激光水处理装置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样机已经通过快递寄往河北,未来双方可以合作研发新产品。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转型升级,希望未来能跟运城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燕山大学教授、燕山大学国家科技园副主任陈月娥说。
在探访运城产业底色和结构的同时,他们也充分感受到河东大地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与我市重点产业链企业相关负责人碰撞出了不少火花,合作洽谈已经开启。
运城产业发展,期待更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期待更多人才聚集、资源注入。
专家学者、青年博士在运城其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解义电泵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记者 陈方斌 摄
一份“真金与真心同给”的主动邀约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一座城市的高度,不在于楼层的高度,而在于人才的厚度。
近年来,运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引育用留”全链条、刚柔相济全方位,不拘一格引天下英才。在全职引进、柔性引进、创新创业三方面出台了强化人才激励、创优人才生态的人才新政。
“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从启动资助、场地优惠、贷款支持、金融扶持、采购支持、技术转化、科研资助、项目申报等方面都作出具体规定。”“引进人才的随迁子女,接受学龄前教育、义务教育期间,优先就近安排到优质幼儿园、中小学就读,优先办理转学……全职引进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博士后)、副高级专业职称(博士)的人才,分别享受20万元、10万元安家补贴,5年内发放完毕……”“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参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经认定,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创业发展资助。引进人才新入选山西省、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市财政给予一次性30万元至50万元奖励。”
出台《柔性引才实施办法》《引进人才配偶调动暂行办法》,设立高层次人才购房基金,建成人才公寓500余套,持续强化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职称评聘等政策支持。
一份份真挚滚烫的“英雄帖”,是对人才的真情告白,充分彰显出运城“敞开大门迎人才”的诚心和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的诚意。这些政策为引进人才在运城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保障,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和事业发展。
优越的环境有利于人才汇聚、事业兴旺。运城以最大诚意和热情,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保姆式”服务。目前,运城市建成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13家,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拥有黄河金三角(运城)创新生态集聚区科创城、清控科创城、智创城等创新平台145家,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舞台。
此外,运城市坚持服务与管理有机统一、引才和留才共同发力,健全以信任为基础的使用机制、全周期跟踪的培养机制,以创新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努力让更多的“千里马”在河东大地创新创业、竞相奔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运城工作生活,形成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一簇“青春与梦想碰撞”的创新火花
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是对社会活力最有力的激发。
那么,当青春与创业碰撞,会擦出什么火花?
在第十届“创青春”运城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晋创谷·运城入驻项目遴选活动现场,37名参赛选手通过项目路演、现场答辩的方式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我是来自山西天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王耸,食用菌大棚远程控制管理系统就是通过自动化设备控制菌棚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并可远程操作……用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我的项目名称是绛州澄泥砚与瓷釉的结合,就是在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年轻人的审美……”
一位位年轻人登上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他们的创业梦。
近年来,运城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青年人才创新政策的推陈出新,破除束缚青年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把优秀青年创新人才集聚到履行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中来。据悉,自2014年以来,“创青春”运城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9届,累计吸引1000多名青年创业者参加,征集青创项目400多个。
“转型的运城呼唤人才,开放的运城集聚人才,发展的运城成就人才。热切盼望各位青年才俊持续关注运城、宣传运城、服务运城,在美丽的河东大地尽情施展才华,不负青春韶华。”在8月20日举办的2024年大学生实习实训成果展上,我市向青年才俊发出诚挚的邀请。
活动旨在梳理总结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好做法,全面展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成果,探索建立引才聚才长效机制,奋力推动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走深走实。活动既可以为运城高质量发展储备、培育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才,又可以推动市校合作纵深发展,引导更多青年学子了解运城、认识运城、扎根运城。
“随着实习的深入,我愈发沉醉于家乡的魅力,心中涌动着为家乡宣传点赞的强烈愿望。”新绛县实习实训大学生杨仪琳说,她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家乡的好山、好水、好文化,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宣传家乡、服务家乡的队伍中。
人才周是短暂的,但影响是深远的。运城市重才爱才用才惜才的生动实践不是“微电影”而是“连续剧”,热切盼望各位青年才俊选择运城、扎根运城,在美丽的河东大地尽情施展才华,不负青春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