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推进港交所主要上市之路上更进一步。
2024年8月23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将于8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主要上市,成为在港交所、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2019年,阿里巴巴在港实现二次上市,在市值和交易量方面,其一直位列港股前三名。2022年7月,阿里巴巴提出在香港主要上市的申请。
“二次上市”与“双重主要上市”,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二次上市”及其代码后的“S”标志着股票已在其他证券交易所上市,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不需要满足港交所的上市标准,也无法进入“港股通”。而“双重主要上市”是指,两个资本市场均为主要上市地,需要同时符合香港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全部要求。
随着双重主要上市“靴子落地”,市场热议阿里巴巴纳入“港股通”的可能性及影响。
多家券商及业内人士认同,阿里巴巴有望赶上9月5日的港股通考察日,并在本轮调整日的9月9日获纳入。而纳入港股通,将进一步扩大来自中国内地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基础,对阿里巴巴则意味着更多的流动性,也为投资者在公开市场持有及交易阿里股份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这些也将为阿里巴巴的长期业绩及估值前景带来正向影响。
双重主要上市将生效
8月23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称,自愿将在港交所第二上市变更为主要上市的转换将生效。生效后,阿里巴巴将在港交所及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且二次上市的股票标记“S”将自港交所港元及人民币柜台的股票简称中删除。此次自愿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并不涉及公司的新股发行或融资。
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上市,可谓“一波三折”,十年前首度以“同股不同权”寻求港交所上市如此,十年后的双重上市转换也如此。
2014年,阿里集团整体上市的首选地是香港,后因股权结构原因,未能符合香港上市规则,于2014年9月15日登陆纽交所。当时,阿里巴巴就曾表示“如果条件允许,香港,我们一定会回来”。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完成在港交所的二次上市,可以将纽交所的股票在香港市场上买卖。
2022年7月,阿里巴巴就曾公告过双重主要上市相关事宜。彼时,阿里巴巴董事会授权集团管理层向港交所提交申请,拟将香港新增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将在港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2022年11月,阿里巴巴公告称,由于需要制定一份新的员工持股计划,将不会按照原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主要上市。
此后,直到2024年5月14日,阿里巴巴在2024财年业绩报告中才再度提起:“我们一直在为香港主要上市做准备,目前预计于2024年8月底完成转化。”
最近,在阿里巴巴的财报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表示,阿里正在寻求港交所主要上市转换,公司将于8月22日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里有这样的提案,如果股东大会能批准,预计于2024年8月底可以完成港交所主要上市转换。
有望纳入港股通
双重上市确定之后,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是,阿里巴巴能否获准纳入9月批次的港股通?为何市场如此重视加入港股通这件事?这就要从“入通”能为一家公司带来什么着手分析。
一般而言,加入港股通的对公司意味着更多的投资和流动性。以同样双重上市并在2023年3月13日加入港股通的哔哩哔哩-W为例,在纳入港股通三周内,其涨幅达到了约40%。
加入港股通可以为阿里巴巴带来多大的资金增量?摩根大通研报提到,在纳入港股通后的前六个月,南向的增量流入可能高达120亿美元,约占阿里巴巴总流通股的7%。从长远来看,该比例可能会稳定在10%以上。
摩根士丹利亦表示,阿里巴巴纳入港股通后,从长期来看,南向资金持股占比可能会稳定超过10%,预计将为股票价值提供可观的增量支撑。
分析人士认为,流动性提高还可以降低阿里巴巴的融资成本。当投资者更容易交易到阿里巴巴的股票,股票的市场价格会更接近其真实价值,这往往会使得公司在市场上以更低的成本筹集到资金。
不过,外资长线资金与对冲资金则对阿里巴巴“入通”后的境况产生了分歧。摩根大通研报指出,长线资金对阿里持审慎乐观态度,并认为阿里巴巴估值较低,潜在获纳入港股通是一个明显机会;但对冲基金则表示,相关议题已经被讨论一段时间了,股价可能已经反映及消化了这一消息。
“入通”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阿里巴巴能否赶上今年9月的“港股通”调整呢?
“对于8月底完成港交所主要上市转换后是否接入港股通,还得去履行各个交易所不同规则下的一些程序,应该按照程序来做,可以实现。”徐宏表示。
中金公司认为,考虑到阿里巴巴早已满足纳入港股通的其他要求,若公司于2024年8月底成功完成双重主要上市转换,有望赶上9月5日的港股通考察日,并在9月9日获纳入。富瑞也认为,阿里巴巴有机会在9月纳入“港股通”,届时可获南向资金投资。
净利下滑,回购加码
2024年8月15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5财年一季度(2024年4月1日至6月30日)财报。数据显示,当季阿里巴巴实现收入2432.36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为243.9亿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342亿元,同比下降28.77%。
六大核心业务板块中,淘天集团收入为1133.73亿元,同比下滑1%;云智能集团收入为265.49亿元,同比增长6%;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为292.93亿元,同比增长32%;菜鸟集团收入为268.11亿元,同比增长16%;本地生活集团收入为162.29亿元,同比增长12%;大文娱集团收入为55.81亿元,同比增长4%。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阿里巴巴CEO(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云产品结构,专注于有竞争力、可持续毛利、营收可复制的公共云产品,并在AI(人工智能)时代加强云产品的协同效应,既要帮助老客户在阿里云上实践AI的新需求,也要让AI原生企业能够在阿里云上成长、成功。”
“我们有信心,阿里云来自阿里集团之外的客户收入在下半财年恢复双位数增长,并逐步加速。”吴泳铭表示,除了电商和云两大核心业务,阿里巴巴也对互联网科技业务重新调整了业务策略。“大部分业务将会在一至两年内陆续实现盈亏平衡,并逐渐开始贡献规模化的盈利能力。”
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2025财年一季度,阿里巴巴在美股回购上已投入58亿美元、回购6.13亿股普通股,回购力度创新高。2024年上半年,阿里回购金额累计达106亿美元(约826亿港元)。此外,2024财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阿里累计投入125亿美元用于回购,回购规模稳居中概股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披露方面,双重主要上市和二次上市亦有所不同。双重主要上市要遵循港股披露要求。二次上市状态下,阿里巴巴无需每月披露股本变化数据,也无需每日披露回购金额和数据,但完成双重主要上市后,阿里巴巴便需要和腾讯一样,每日披露回购数据。
业内人士分析,在完成双重主要上市后,阿里在美股的大额回购节奏更透明更及时,有望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心理预期。
随着回购加码及有望纳入港股通等利好,阿里巴巴被众多中外资机构加仓。
8月15日,据美国证监会披露,随着迈克尔·伯瑞(Michael Burry)旗下对冲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二季度的大幅增持,阿里巴巴成为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相应市值达到1116万美元,占其持股组合的21.26%。
此外,高瓴旗下基金管理平台HHLR Advisors公布的截至今年二季度的美股持仓数据也显示,阿里巴巴跻身其第三大重仓标的,占总持仓比例的9.55%,而在此前一季度,其持股阿里巴巴比例仅为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