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商业银行已审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5392个,审批通过的融资金额近1.4万亿元。”8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在介绍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取得成效时提到。
今年1月,住建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文,指导各地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据廖媛媛介绍,为推动机制落地见效,两部委在今年4月成立国家专班进行集中办公,并指导各地成立地方专班开展工作。
6月,经国务院同意,金融监管总局和住建部联合印发通知,针对提高“白名单”项目的推送效率和质量提出了多项优化措施,以进一步发挥城市融资协调机制的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切实支持做好保交房工作。
“在城市协调机制推动下,符合规定的‘白名单’项目及时获得了资金支持,为促进项目建成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稳定房地产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廖媛媛称。
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还回应了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等热点话题。
今年前七月商业银行个人房贷放款3.1万亿
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保交房”工作进展如何?
廖媛媛介绍称,当前,为了做好保交房工作,各城市协调机制正在全面了解所在地在建已售未交付房地产项目信息。对于需要通过“白名单”获得融资支持但尚未满足“白名单”条件标准的项目,城市协调机制督促银行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房地产企业要采取措施尽快修复问题项目,城市政府要加强协调,推动符合“白名单”条件标准的项目应纳尽纳。
另据廖媛媛透露,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持续指导金融机构多渠道提供房地产融资服务,用足用好包括城市协调机制在内的各项政策措施,银行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
截至目前,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000多亿元,经营性物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并购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今年1月-7月,商业银行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1万亿元,有效支持了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拨备计提力度加大致部分民营银行净利润下降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银行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备受市场关注。对此廖媛媛指出,以上主要受到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净息差不断收窄的影响。
“今年1月-7月,银行新发放企业类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9个基点,较前期高点也就是2021年下降了超过100个基点。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1.54%,同比下降19个基点,较前期高点下降超过50个基点。净息差的收窄导致了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廖媛媛解释道。
廖媛媛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80%左右,净利息收入增速放缓对于利润的影响非常显著。另一个影响净利润的因素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降低服务收费,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已经连续五年同比下降。
在廖媛媛看来,面对利润增长放缓压力,近年来,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内部挖潜、降本增效,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长0.4%,仍然实现了净利润的正增长。同期银行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也基本保持稳定。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引导银行机构继续加强精细化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廖媛媛提到。
值得一提的是,有市场人士关注民营银行净利润增速的负增长情况。对此廖媛媛表示,今年上半年,民营银行总体盈利,但是有几家民营银行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这些银行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直接影响了当期利润,导致了民营银行净利润出现阶段性下滑。
严防大股东操纵、凌驾于中小金融机构之上
在经营效益之外,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化险亦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据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中小银行保险机构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6月末,全国共有中小银行(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3830家,资产是115万亿元,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的28%;贷款余额62万亿元,有将近80%投向了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中小保险公司有163家,总资产9.7万亿元,占保险业总资产的30%。
针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化险,肖远企强调,在改革方面,采取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坚持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的原则。
而在监管方面,要狠抓公司治理建设,也要加强信息披露,发挥市场约束和外部监督的作用。其次,要特别加强行为监管。重点对主要股东的行为加强监管,严防大股东操纵、凌驾于中小金融机构之上。同时,中小金融机构要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总的原则是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此外,要聚焦主责主业,不盲目求大求全。
“中小金融机构要脚踏实地,稳中求进,不要超出自身能力和自身资源禀赋,盲目追求过快的速度、过大的规模、过于复杂的业务。要重点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社区,服务本地。真正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肖远企表示。
肖远企同时指出,要优化区域金融布局。“主要是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模、金融总量和发展趋势,以及金融需求变化等因素,优化区域金融布局”。
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比例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赋予了金融服务科技新的历史使命。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王胜邦还针对金融支持科技的创新进行了回应。
王胜邦指出,科技企业跟其他行业有明显不同特征,具有创新驱动、技术密集、高成长性、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特点,所以传统的融资模式也不能完全适应它。因此,金融监管总局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还专门就科技金融发布了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进一步优化了科技信贷服务机制,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对处于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差异化、针对性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率,适应不同企业的金融需求。
二是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规范发展“贷款+外部直投”、科技保险、科技领军企业供应链金融等专属金融服务。金融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线上登记无纸化,提高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便利性。6月末,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2340亿元,同比增长38%。
三是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的风险保障和长期资金优势。6月末,保险公司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科技活动流程风险提供保险保障6万亿元。支持畅通原来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存在的一些政策障碍,一些大型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各类基金和股权投资,7月末,保险资金长期股权投资2.7万亿元。
四是完善科技金融监管激励,提升科技金融专业服务能力。鼓励银行开展差异化的信用评价体系,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经营特点。鼓励银行探索较长周期的绩效考核方案,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尽职免责机制。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王胜邦提到,将在科技创新活跃地区设立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比例。支持保险公司投资,鼓励更多的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入到科技领域里,也支持理财公司等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参与科技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