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长治就像回到家
——专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绍兴莲花落表演艺术家翁仁康
翁仁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长治对我来说是成长的摇篮,来长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蛮亲切的!”7月30日,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开赛第二天,记者在会场外见到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绍兴莲花落表演艺术家翁仁康。面对采访,他讲述了自己对长治的感受。
著名绍兴莲花落表演艺术家翁仁康,从小喜爱文艺,12 岁开始登台给乡亲们讲故事。21岁时,在杭州举办了个人莲花落演出专场。2000年更是荣获了首届中国曲艺专业最高奖“牡丹奖”的表演奖。只要翁仁康在舞台上一亮相,大家都会对他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
1990年,翁仁康第一次来到长治,以演员的身份参加由中国曲协,中央电视台,长治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长治杯”全国曲艺大赛,并荣获一等奖,那一刻便与长治结下不解之缘。之后,多次受邀担任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评委,来长治可谓“长来长往”,对这里有了深厚感情。
时光流逝,从演员到评委,一路走来,翁仁康越发感受到,长治高度重视曲艺传承保护工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曲艺新人,涌现出一件又一件具有长治风格和上党气派的曲艺精品,长治曲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如何让长治曲艺走出去,让更多人欣赏到富有长治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艺术?
翁仁康结合自己的经历,建议“两条腿”走路,既要挖掘保护,也要传承创新,“要把原汁原味的地方曲艺保护好,服务于当地老百姓;又要加入现代元素,扩大传播领域和范围,让更多的观众接受、欣赏。”
“长治已第8次承办牡丹奖北方鼓曲唱曲类分赛区赛事,水平越来越高,打出了品牌,为曲艺人才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了广阔平台,为群众提供了文化盛宴。”谈及此次大赛,翁仁康由衷赞叹。他说,中国曲艺牡丹奖是发掘曲艺人才、繁荣曲艺创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长治接连申办全国赛事、举办地方研讨、邀请曲艺名人演出交流,长治曲艺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盛开在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的曲艺百花苑中,曲艺事业焕发勃勃生机。未来,长治的曲艺事业一定更加精彩非凡。
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曲艺沃土
——专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戴志诚
戴志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牡丹花开醉太行,曲苑芳菲香满城。“从演员到评委、从采风到主持……我来长治已有十多次了。长治,在我心中是一片充满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的曲艺沃土。” 7月30日,在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开赛前,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戴志诚说。
长治曲艺各有特色、各臻其妙。“中国曲艺有400余种曲种,长治地区几乎占到十分之一。各地方曲艺串连成篇,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其中,潞安大鼓风趣幽默,长子鼓书活泼轻快,沁州三弦合辙押韵,襄垣鼓书婉转清新,武乡琴书粗犷流利,沁源说唱干脆利落……这些地地道道的曲艺风格、原汁原味的曲艺形式,尽显长治曲艺的璀璨夺目。并且,长治有多个曲种已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身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戴志诚对长治曲艺文化了解甚广,在他的娓娓道来中,尽显对长治曲艺的喜爱。
从15岁起,戴志诚开始学艺生涯,至今已近50年。1993年,他开始和姜昆合作,为姜昆捧哏。因台风稳健、表演扎实,与姜昆配合默契,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立足本土,把握时代脉搏,与人民期待同频共振。“近年来,薪火相传的长治曲艺,在继承与发展中愈发枝繁叶茂,历久弥新,一大批地方特色浓郁的曲艺精品不断涌现,尽展长治源远流长的曲艺文化,生动展现出太行老区人民在奋进新征程上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戴志诚坦言。
太行千里风光,道不尽长治美。在与天为党的长治,既有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又有避暑度夏的康养胜地;既有亘古长存的神话传说,又有精妙绝伦的古建遗风;既有豪气冲天的革命雄风,又有质朴醇厚的民风……“这次来到长治,我看到也听到这里的变化。最值得说的就是文旅康养‘五大品牌’。它让长治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更具体了,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更是艺术的魅力。” 在戴志诚看来,本届赛事不仅能反映出长治曲艺文化的蓬勃发展,还能进一步宣传推介长治,让大家认识长治、了解长治、走进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