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投入生产至今,“游牧式”智慧梁场已顺利浇筑完成30米预制T梁484片,山西交通建设的科技创新力量在新疆的土地上实现了令人赞叹的生产力。图为智慧梁场指挥室。本报通讯员摄
自投入生产至今,“游牧式”智慧梁场已顺利浇筑完成30米预制T梁484片,山西交通建设的科技创新力量在新疆的土地上实现了令人赞叹的生产力。图为智慧梁场生产现场。 本报通讯员摄
即使在炎炎夏日,天山腹地依旧带着几分凉意,高山之巅更是白雪皑皑。在新疆这片与众不同的土地上,山西路桥集团主动融入基础设施建设,承建新疆国道G218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项目第一标段和第八标段,目前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
那巴公路项目第八标段地处天山山脉腹地,沿线人烟稀少、高寒、高海拔、高纬度及风吹雪、多年冻土等恶劣气候和地形切割剧烈,沟壑纵横、山势陡峻、沟脊相间等不良地质条件给项目建设增加了重重困难。
不畏艰难险阻,用汗水和智慧在天山腹地筑梦前行;山西建设者不仅勇战戈壁苍茫,挑战极端天气下的冻土施工,更为广阔高原增添了交通领域首座“游牧式”智慧建设梁场,注入了来自山西交通建设的新动力。
“我们的项目施工要穿越查汗努尔达坂多年冻土区域,这里的冻土最大冻结深度40米,想要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必须开展大量详实的调查研究,于是随身携带氧气瓶,沿着山脊逆风行走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必修课。”山西路桥集团那巴公路项目第八标段测量队负责人王智勇说。
在进行多次地质勘探和技术论证后,项目部提出了用片块石路基铺筑和桥梁跨越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同时,为保护多年冻土环境,施工需安排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进行,建设者们一方面全力克服恶劣天气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另一方面还要全过程监测和控制地温,以保护冻土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工程的品质与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跨越多年冻土路段的查汗努尔17号桥梁已完成90%施工产值任务。
那巴公路起于新源县那拉提镇,止于和静县巴仑台镇,是伴行天山的旅游公路和景观大道。那巴公路建成后可大幅缩短区域间的车行距离,也将串联起天山众多核心景观,成为旅客欣赏天山美景的重要通道。
山西路桥那巴公路项目第八标段全长30.021km,总投资达30.65亿元,是全线投资最大的标段。受特殊气候和地质条件影响,8标项目部全年有效施工时间最多只有5个多月。
施工路段内巴音郭楞大桥上跨的国道218线是通往新疆旅游热门胜地那拉提草原的必经之路,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在保障国道畅通的同时保证高质量施工进度?面对桥梁占比高达49%的建设挑战,山西路桥集团投入1800万元,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生产线,打造了新疆首座“游牧式”智慧建设梁场。
7月20日,在国道218线旁一号综合场站智慧梁场内,智能机械设备忙碌地运转着,全自动移动底座穿梭其间,智能液压模板系统精准组装T梁模板,一名工人手持遥控器,迅速发出指令,智能液压模板系统便自动定位、组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形成了一幅现代化的施工画面。
“游牧式”智慧梁场能够在完成生产任务后进行拆卸并重新运用到新的项目当中,可以视生产情况“随叫随到”,颇具“游牧”风格,因此被称为“游牧式”梁场。在智慧梁场施工现场,需要的工作人员数量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智能设备的精准操作。
围绕“人、机、料、法、环”管理五要素,智慧梁场应用了物联网+、BIM及信息化等技术建设数字管理平台。在梁场旁的指挥中心,技术人员通过智慧大屏,实时监控梁场内生产情况,施工现场的各项指标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入指挥中心。
“绑扎好的钢筋,由移动底座送入智能液压模板系统合模,进行混凝土浇筑,再通过移动底座送入蒸养区,经过两天的蒸养,最后进行张拉压浆,一片T梁生产的整个施工流程只需四到五天。”据第八标段总工程师薛春元介绍,通过高温蒸养控制系统,原本需要7天才能成功“出炉”的梁,现在只需48个小时;与传统梁场相比,项目部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工投入,而且将施工效率整体提升了3倍,出场梁板强度合格率也达到100%。
“技术人员可实现集中控制与生产指令下达,有效解决传统梁场生产效率较低、预制构件质量不稳定、工业化水平不高、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与安全。”薛春元说,“智慧梁场”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安全风险,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自投入生产至今,“游牧式”智慧梁场已顺利浇筑完成30米预制T梁484片,山西“智慧工地”的科技创新在新疆的土地上实现了令人赞叹的生产力。
“公路桥梁建设中,梁板预制尤为关键。那巴公路8标项目智慧梁场的应用,促进了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施工作业标准化的推进,为那巴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新疆桥梁智能建造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山西交控路桥集团西北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吴东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