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文水新名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一角。
温元元 摄
石英砂、石灰石、高岭土、盐、碱……当一袋袋乳白色、土色的“小砂粒”,一颗颗折射出七彩光芒的玻璃球(无碱球)、一片片洁白如云的棉絮状物质一起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如果不是内行,没几个人会相信这洁白如云的“棉絮”的“前世”是一种质感粗糙、外观毫不起眼的物质。
玻璃纤维棉别看它软绵绵的,用途还真不少。与传统的微纤维相比,具有优良多孔、绝热不燃、耐腐稳定、均匀抗拉伸、生物可降解等特性,不仅可用作高温滤纸、深冷绝热、建筑保温、隔板吸声等特殊需求原料,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医疗、精细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还能制成新型的空气净化材料和电池隔板材料。
近年来,文水县聚焦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支撑的鲜明导向,认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吸引了包括新名源公司在内的众多新兴产业项目。文水新名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入驻文水经济开发区百金堡产业园,总投资8000余万元,设计年产1.5万吨特种微纤维产品。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建设完成,今年三月,项目进入生产调试阶段,吸纳200名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到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公司会积极开拓新技术、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为文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文水新名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刘江说:“公司将本着‘打造高新技术企业,践行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通过引进、吸收目前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及环保节能技术延伸产业链,规划投建下游年产1.5万吨AGM隔板项目及滤纸项目,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高效、环保、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型新材料产业目标迈进。”
了解了玻璃纤维棉的“前世今生”,带着疑问,记者现场看了看文水新名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怎样做到点“砂”成“金”的。
经过一系列封闭式、自动化的操作,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1500度的高温烧灼后,出现在面前的是一颗颗顺着轨道前进的金色小火球。一经冷却,金色小火球变成了一颗颗光洁透明的玻璃球。玻璃球再经过胶辊拉丝机高温拉丝,成为一根根洁白的“丝线”,“丝线”经过再次“升华”,就成为大朵大朵的“白云”,经过机器的碾压,“白云”成为压片,通过履带传输到包装端,再经过工人打捆、包装,玻璃纤维棉就要“远嫁”到外地完成它们的使命了。
从“砂”到“金”,从“面如土色”到“洁白如云”,文水新名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利用本地优势,以科技的力量实现“点砂成金”,更让玻璃纤维棉肩负着新材料的使命,实现了“废”材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