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河南省晋商会  ___  冯南垣 

马云:定期开会讨论阿里的“死法”,挖人专挑“异类”

   发布时间:2017-10-30 14:49     浏览:723    
核心提示:在当今中国,有两家明星企业是商界争相学习的对象,一家是华为,一家是阿里。最近,岛君随正和岛商学院走访阿里巴巴杭州总部,逛了逛西溪园区,聆听原阿里巴巴组织发展专家、中欧商学院特邀企业文化讲师张山领的分享,引发诸多思考。过去十八年,中国互联网日新月异,这家最初18人的公司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路长成今天的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在当今中国,有两家明星企业是商界争相学习的对象,一家是华为,一家是阿里。

最近,岛君随正和岛商学院走访阿里巴巴杭州总部,逛了逛西溪园区,聆听原阿里巴巴组织发展专家、中欧商学院特邀企业文化讲师张山领的分享,引发诸多思考。

过去十八年,中国互联网日新月异,这家最初18人的公司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路长成今天的“巨无霸”,背后支撑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对此,市面上有很多相关分析,但这里有几个细节可以窥见这个巨人崛起的秘密:

论战略,阿里常年保持快速迭代,跟“不安全感”做朋友,微信红包大火的那个春节,马云也会焦虑得睡不着觉,高管从海外包飞机回来紧急开会;

论人才,阿里员工的个体专业能力并不是BAT最强,但抱在一起“打群架”却战力惊人;

论文化,阿里既理想主义又实用主义,既跟你谈人生谈理想,也会用冷冰冰的业务指标警告你不许偷懒。

这些不是阿里的全部,也未必足够客观,却从某个切面,为我们的企业,为我们的管理者、员工乃至个人的价值追求提供了有益启示。

以下为张山领内部分享精编:

经营一家公司很不容易,经常面对各种挑战,我们(公司)现在十几个人创业每天都焦虑得要命。很多公司的CEO有很好的想法,看到了未来的趋势,却苦于员工不了解自己的想法,不能像阿里那样拼出结果。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如果随机从研发、产品、运营、销售、财务、HR等任何岗位里各选10个人,站成两排,单挑的话,拼专业理论是7:3,百度会KO阿里。当我们把10个人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拼实战,你们觉得谁会赢?7:3,阿里会KO百度。

为什么10个本来没那么强的个体,聚在一起变强了?这就是组织的机制对人的激发作用。阿里从一个18人的公司发展到今天将近5万人,为什么它能做到这么大?

马云说他最关注三件事:战略能不能落地、关键人才的发展和发挥,以及企业文化有没有被坚持被传承,任正非、柳传志这些企业家最关心的也是这些。

接地气的战略打法

1.“被执行”的不叫战略

有的公司喜欢搞运动会,希望提振士气,结果搞了之后发现没人参加,员工很委屈,老板也不高兴。因为当未来业务方向不清晰的时候,大家心情根本不在运动会上。

阿里的战略会自下而上地思考和探讨,然后自上而下地沟通与确认,从基层员工、主管到总监讨论下半年怎么干,然后“自下而上”一层一层汇报,大方向由马云做最后判定,战略达成以后再一层一层向下传递。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大到战略,小到目标大部分都是员工想出来的,是他愿意做的事情,而单纯自上而下的战略往往是“被执行”,员工没有充分的理解,战略落地的时候很容易出问题。

2.管理者“向下看两层”

很多公司会定一个年度目标,但为什么是这个数?如果你不告诉员工背后的逻辑,员工不会太关心老板想要的东西,一般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完不成,要么不择手段把数字做上去。

阿里的管理方法有一点非常值得借鉴,就是“向下看两层”,让下面的两层都可以直接听到你的声音,减少沟通环节在关键业务信息传递过程的衰减。通过这个方式,大家可以达成很好的理解,解决协同的问题。

马云经常出去参加活动,跟全球的大咖们交流,每次回来都会跟大家分享他的收获,让大家和他保持同步,知道他在关注什么,在想什么。否则你已经看到了新的东西,下面的人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

3.复盘不是“PM在讲,下面人玩手机”

很多公司在做复盘或总结会的时候,有个不好的现象:只有项目经理讲,老板在看,其他人玩手机。在阿里你没法这样做,比如双十一结束后复盘,不只是部门负责人在讲,在场所有人都得复盘,互相交流碰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对业务做整体的判断。

外界看阿里的双十一进展很顺利,实际上内部焦虑得要命,比如服务器宕机,快递网点爆仓,中转中心的物流传送带都要断了,外面还停着几十辆等待卸货的大卡车……阿里每年都要对这些现象做复盘,经常三天三夜不睡觉,谈论如何做好技术保障工作,这过程中伙伴关系也建立了起来。

有人拿京东和阿里的物流体验相比较,实际上完全没法比。体量上不在一个量级上,我们说如果整个阿里大平台上双十一的交易量让京东配送,你的羽绒服可能到明年夏天才能穿上。

走心的人才策略

优秀的人才,会对一个组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马云说阿里招的都是平凡人,只要头脑清醒,四肢健全就可以,但事实可能跟大家听到的完全相反。

1.招人标准:民企的正人君子

曾经阿里选人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国有企业的“捣乱分子”,民营企业的正人君子。

国有企业创新弱,里面的不安分的人往往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但在那样的组织环境下,很难发挥价值。比如蚂蚁金服的很多人才都是从传统银行、保险、证券过来的,对公司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民营企业的一般都会比较“野”,民营企业里的正人君子,人比较有正能量,有自己的底线,如果能力很强,是阿里偏好的人才。

2.“挖人”套路:多谈理想,少谈业务

阿里有句话,“吃相不要太难看”。上来就说你要不要到我们公司,他都不知道你干嘛的。阿里很多牛人都是在各种行业论坛上认识的,大家彼此建立关系,先保持生活上的关系,过一两年再去挖。

这也是马云的理论,过去马云会带着家人朋友一起,约上未来可能会加入阿里的人才,去西湖边吃饭聊聊天,不谈工作,只谈人生、谈理想、谈社会。如果觉得这人不错就继续聊,不对路的话,后来也就没必要联系。

3.新人做老业务,老人做新业务

很多公司是新人做新业务,老人做老业务。马云认为,老人做新业务,新人做老业务,这才是比较好的人才发展方式。

老人一直干老业务,你不知道到底是他能力好不好,还是这个业务本身好不好。如果给他一个新业务,他依然做得好,说明这个人真的很能干。

新人刚进入一家公司,对公司的组织、文化不熟悉的时候,做新业务会遇到很大的挑战,先让他在老业务里面泡一泡、了解这家公司的基因、业务形态是什么,再让他做新业务,可能就很不一样。

4.为过程鼓掌,为结果付酬劳

阿里是一家非常“实用”的公司,同时又有理想主义。理想指的是有情怀,实用就是在乎结果。我们为过程鼓掌,为结果付酬劳。

阿里内部有句话叫,“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你搞出来的东西不具备可复制性,有可能只是运气;你忙了很多,最后没有结果,年终奖还是没有。

5.关注两个离职高峰

无论是阿里还是咨询公司的调研结果都显示,一般企业有两个离职高峰,一个是6到9个月,新人来了发现不能匹配,他就走了;还有一个高峰是两年左右,这个时候是职业倦怠期,如果不能有新机会,不能升职,他就开始倦怠。

阿里在做人才盘点的时候,会特别关注刚入职新人和入职两年左右的员工,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策略,以保留关键人才。

▲ 在阿里干满五年的员工会收到一枚定制的戒指  

“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的阿里文化

很多企业文化为什么在墙上,落不了地?因为大家本身对文化的理解有问题。文化在企业内部通过一次次“打仗”以后沉淀出来的东西。阿里的企业文化有几个特点:

1.拥抱变化:给员工“不安全感”

现在阿里巴巴将近5万人,还在往前狂奔,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我前两天回(阿里办公)园区跟前同事聊,他们每天加班还是像过去一样。

根据战略和业务的调整,阿里的架构经常变,早期甚至打散重来,比如淘宝“一拆三”变成一淘、天猫和淘宝平台,然后一下变成25个事业群,再变成7个,后来又把7个打散,这样一直变来变去。

阿里有一个鼓励流动的机制,内部转岗非常频繁。很多员工感叹,阿里变化太快了!这样会带来什么?不安全感。在阿里你每一天都会处于折腾的状态。

2.使命感:你们做的东西让员工感动吗?

在成长过程中,阿里不是靠薪水吸引员工,靠的是使命和梦想。上市之前阿里的薪水并不高,很多人都是放弃原来的高薪过来的。为什么大家不能像阿里那样打鸡血,每天加班忙着干事情?阿里拿什么“点燃”员工?关键是使命感。

有一次淘宝开年会,大屏幕上讲述一个残障人士通过淘宝实现了就业,台下的阿里员工感动得稀里哗啦,因为他看到自己做事不是为马云服务,而是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前两天我在北京跟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也在聊,“你们做的东西,员工感动吗”?

3.开放:让“毒草”长在阳光下

阿里十八周年的大会上,马云对员工讲,“我希望你们向公司抱怨,而不是跟客户抱怨。”

    阿里内部也有很多抱怨,但讲究开放的氛围。我们做内网的时候也说,“让毒草长在阳光下”。比如天猫曾经出了一个项目,大家都觉得有问题,就有批评的声音直指“逍遥子”(张勇,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曾任天猫CEO)。陆兆禧(淘宝网总经理)做CEO的时候,也是一样(接受过内网批评)。

4.信任文化:“因为相信才看见”

文化是一家公司成功经验的沉淀,大家相信这么干能成事,这是最核心的东西。否则大家只是嘻嘻哈哈,解决不了问题。

阿里的文化是不断升级的,最终是为了保证业务的成功,为什么阿里能做到?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沟通建立信任,员工对领导有意见,你找领导谈;谈了还不信,你找领导的领导;最后都不相信,你找马云,马云也不信,你走就可以了。

很多公司花大量的精力探讨业务,阿里是花了大量时间在讨论人。马云在2017年云栖大会上说了一句话,讲的就是阿里文化,“很多公司因为看见而相信,阿里是因为相信才看见。”

阿里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傻”是什么?别人都不相信这件事,但是他相信,他就这么干了。“又猛又持久”,就是我要又有战斗力,又有行动力。

▲ 阿里内部鼓励员工大胆“搞事情”,大厅展示的兰博基尼由员工组装而成,零件全部来自淘宝

未来的组织特点

一个不断生长的组织是什么样,大家可以往这几个方向去思考:

1.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现在都在拼速度,因为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你不知道哪天就被谁干掉了。

王健林在业务经营上很有头脑,同样是做商业地产,万达的速度会非常快。菜鸟物流也是一样,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起来了。这背后都是拼出来的,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整个节奏都很快。 

2. 没有最终,只有最新

不断去迭代,不断去优化,不断去完善。

很多外企咨询公司面临的巨大挑战是什么?他们会搭一个系统框架,结果发现行业一变,三年后用不上了,因为现在的组织已经不是原来的形态。

3. 组织弹性越来越大

组织不再是一个僵化的东西,前面也提到,组织架构要根据战略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你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组织里人是什么状态?公司每天都是快节奏,人每天都是充满了不安全感,当然每天可能也充满了兴奋感。

2015年春晚,微信红包突然火了。那几天,马云焦虑得睡不着觉,“阿里可能要完了!”。他赶紧把公司高管从休假状态叫回来开会,讨论怎么去应对无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个阿里高管,一家人在国外度假,春节买不到回国的机票,急得不行,怎么办呢?包了飞机回来开会。

此后,马云会定期组织高管开会,甚至会讨论阿里未来可能出现的“死法”。

4.生态不是规划出来的

很多做组织发展研究的人认为,未来小而美的公司会越来越多,我的观点与此相反,未来会诞生很多超级“巨无霸”企业,巨无霸上面再长出很多“跳蚤”(小企业1)。

淘宝现在已经有这种形态,微信现在也在这么做。乐视本来做得不错,但是想规划一个生态出来,挑战就很大,因为生态是长出来的,而不是规划出来的。 

淘宝的诞生其实是个很偶然的现象。在1999年到2003年,马云的判断是B2B才代表未来。为了对抗eBay,我们做了C2C,没想到一下子做大了;

天猫以前只是淘宝的一块电器业务,当时说要跟京东干,长多大算多大,2008年从淘宝剥离出来;

支付宝最早只有几个员工,做淘宝平台的支付产品,以解决交易担保的问题,后来一点点变成现在的蚂蚁金服;

菜鸟物流前身只是天猫的一个事业部,最早是解决天猫上面的物流问题,后来才独立成军;

到2014年,阿里发力大数据和云计算,基本上介入了跟我们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

阿里的这些业务都是一块一块长出来的。曾鸣(原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参谋长)说,战略是打出来的,“三分看,七分拼”,十年之后什么样,没有人能清晰地了解,你看了干了,才能一步步成长。

所以大家学阿里,要透过现象看到路径,不要学现在的阿里的果,要学过去十几年的阿里的因。

    (本文封面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1、伟人的巨大魅力来自他的平凡。

2、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3、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机会。

4、创业者光有激情是不够的。

5、中国互联网缺少独立精神。

6、赚钱只是一种结果,它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目的。而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创办一家真正由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感到骄傲的、伟大的公司。这就是我的理想,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

7、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8、不做电子商务,五年后你会后悔。

9、十年后,你要是再不做电子商务的话,那么你将无商可务!

10、如何把每一个人的才华真正地发挥作用,我们这就像拉车,如果有的人往这儿拉,有的人往那儿拉,互相之间自己给自己先乱掉了。引用我朋友陈帅佛的话说当你有一个傻瓜时,很傻的,你会很痛苦;你有50个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饭、睡觉、上厕所排着队去的;你有一个聪明人时很带劲,你有50个聪明人实际上是最痛苦的,谁都不服谁。我在公司里的作用就象水泥,把许多优秀的人才粘合起来,使他们力气往一个地方使。

11、网络公司将来要判断两个:第一它的team;第二,它有technology;第三它的concept,才是存在的必要。

12、Judge一个人,一个公司是不是优秀,不要看他是不是Harvard,是不是Stanford.不要judge里面有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生,而要judge这帮人干活是不是发疯一样干,看他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眯眯回家。

13、30%的人永远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同事为我们的目标干活,共同努力,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面,就要比团结在你一个企业家底下容易的多。所以首先要说服大家认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让大家来为你干活。

14、我认为,员工第一,客户第二。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网站。也只有他们开心了,我们的客户才会开心。而客户们那些鼓励的言语,鼓励的话,又会让他们像发疯一样去工作,这也使得我们的网站不断地发展。

15、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个兔子,一会儿抓那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16、我们公司是每半年一次评估,评下来,虽然你的工作很努力,也很出色,但你就是最后一个,非常对不起,你就得离开。在两个人和两百人之间,我只能选择对两个人残酷。

17、您能用一句话概括您认为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吗?今天阿里巴巴的员工我们要求诚信,学习能力,乐观精神,和拥抱变化的态度!

18、互联网是四乘一百米接力赛,你再厉害,只能跑一棒,应该把机会给年轻人。

19、在前一百米的冲刺中,谁都不是对手,是因为跑的三千米的长跑。你跑着跑着,跑了四五百米后才能拉开距离的。

20、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打地基,我们要盖什么样的楼,图纸没有公布过,但有些人已经在评论我们的房子怎么不好。有些公司的房子很好看,但地基不稳,一有大风就倒了。

21、我们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知道他们要做什么,而他们不知道我们想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没有必要让所有人知道。

22、网络上面就一句话,光脚的永远不怕穿鞋的。

23、陈帅佛说今天要在网上发财,概率并不是很大,但今天的网络,可以为大家省下很多成本。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替你发财,只有你自己才能替你发财,你需要的是投资和投入,把自己的时间投资在网络上面,网络一定会给大家省钱,但不一定今天就能赚多少钱,赚钱是明天的事,省钱,你今天就看得到。

24、电子商务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商人,我们该赚钱因为我们提供工具,但让我们做工具的人发了大财,而使用工具的人还糊里糊涂,这是不正常的。所谓新经济,就是传统企业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去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其成几十倍地增长,这才是真的新经济的到来。今天新旧经济是两张皮。

25、陈帅佛的话说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

26、我觉得网络公司一定会犯错误,而且必须犯错误,网络公司最大的错误就是停在原地不动,最大的错误就是不犯错误。关键在于总结我们反思各种各样的错误,为明天跑的更好,错误还得犯,关键是不要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是教人钓鱼,而不是给人鱼。

27、企业家是在现在的环境,改善这个环境,光投诉,光抱怨有什么用呢?国家现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失败只能怪你自己,要么大家都失败,现在有人成功了,而你失败了,就只能怪自己。就是一句话,哪怕你运气不好,也是你不对。

28、中国电子商务的人必须要站起来走路,而不是老是手拉手,老是手拉着手要完蛋。

29、我们知道当时可以敲几个锣,就可以围那么多人的时候,锣都敲得好,把戏还能不好?敲锣都敲出花来了。

30、我是说阿里巴巴发现了金矿,那我们绝对不自己去挖,我们希望别人去挖,他挖了金矿给我一块就可以了。

31、我深信不疑我们的模式会赚钱的,亚马逊是世界上最长的河,8848是世界上最高的山,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宝藏。一个好的企业靠输血是活不久的,关键是自己造血。

32、我们说上市就像我们的加油站,不要到了加油站,就停下来不走,还得走,继续走。

33、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

34、我为什么能活下来?第一是由于我没有钱,第二是我对INTERNET一点不懂,第三是我想得像傻瓜一样。

35、发令枪一响,你是没时间看你的对手是怎么跑的。只有明天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36、如果早起的那只鸟没有吃到虫子,那就会被别的鸟吃掉。

37、此时此刻,舍我其谁?意译)

38、互联网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时候最好喝。

39、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

40、我们不能企求于灵感。灵感说来就来,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一样。

41、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就是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诚信、敬业、激情、拥抱变化、团队合作、客户第一。

42、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

    43、在我看来有三种人,生意人:创造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为社会承担责任。企业家应该为社会创造环境。企业家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

44、三年以前我送一个同事去读MBA,我跟他说,如果毕业以后你忘了所学的东西,那你已经毕业了。如果你天天还想着所学的东西,那你就还没有毕业。学习MBA的知识,但要跳出MBA的局限。

45、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困难不是不能躲避,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扛。九年创业的经验告诉我,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创业者就是面对困难。

46、ebay是大海里的鲨鱼,淘宝则是长江里的鳄鱼,鳄鱼在大海里与鲨鱼搏斗,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要把鲨鱼引到长江里来。

47、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

48、淘宝网的主业决不该放在与对手的竞争上,而是把眼睛盯在提升客户体验上。

49、上世纪80年代挣钱靠勇气,90年代靠关系,现在必须靠知识能力!

50、做企业不是做侠客。

51、建立自我、追求忘我。

52、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当CEO。

53、永远要相信边上的人比你聪明。

54、五年以后还想创业,你再创业。

55、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56、上当不是别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贪,是因为自己才会上当。

57、其实很多人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回答的全是对的。

58、一个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我宁可喜欢一个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

59、蒙牛不是策划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的产品、服务和体系做出来的。

60、最优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

61、要少开店、开好店,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62、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63、在今天的商场上已经没有秘密了,秘密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64、很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钱太少,而是钱太多。

65、概念到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不能卖钱了。

66、创业者光有激情和创新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好的体系、制度、团队以及良好的盈利模式。

67、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68、你的项目感觉是一个生意,不是一个独特的企业。

69、建一个公司的时候要考虑有好的价值才卖。如果一开始想到卖,你的路可能就走偏掉。

70、人要有专注的东西,人一辈子走下去挑战会更多,你天天换,我就怕了你。

91活动网2016年金融科技CEO领袖年会暨财富管理论坛

北京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91活动网2016第三届金融科技CEO领袖年会


    往届科技金融CEO峰会活动精彩回顾

----------------------------------------------------------------------------

政商界知名人士为冷箫91活动网年会发来祝福

李宁 体操王子、李宁品牌创始人

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 

王永庆  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卢文端 港商领袖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荣利集团董事局主席

郭山辉 台商领袖 全国台企联会长、台升国际集团董事长

施荣怀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中华厂商会会长、恒通资源集团执行董事

马志毅 全国青联副主席 澳门马万祺家族第三代传人澳门青年联合会会长

于 冬  知名电影出品人、博纳影业集团CEO

林志民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 

章苏阳 IDG荣誉合伙人、火山石资本创始合伙人 

相峰   圆通速递首席执行官 

曾之杰 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前副总理曾培炎之子

陈玮   东方富海董事长、原深创投总裁

刘景峰   四川信托总裁

吴杰庄   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香港高锋创投主席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123456
12345
12345678910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极贸易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