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银行大厅一贯祥和的氛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哭泣所打破。
站在大厅中央的中年男子刘某,肩膀耸动,脸上布满泪水,他仿佛被无尽的绝望所笼罩。
他在安静的银行里放声痛哭,哽咽的嗓音回荡,引来许多侧目。
刘某自幼家境贫寒,但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从未像现在这样崩溃失控。而导致这一切的根源,要追溯到9年前做出的一个决定——贷款208万购房。
2014年,经济蓬勃发展,人才争夺激烈,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刘某有幸加入一家不错的公司,薪酬也算可观。
家庭成员逐渐增加,原先狭小的住所变得拥挤不堪,他开始思考如何改善住宅环境。
在浙江地区,虽然房贷金额高达208万元,这并非小数目。然而对当时的刘某来说,只要按部就班地每月还款,完全是可以负担得起的。
然而,这两个简单的词汇“按部就班”却成为了他心头难以抹去的痛楚,伴随了他9年之久。与银行签订合同时,工作人员向他提供了房贷的两种常见还款方式: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
作为首次置业者,刘某对这两种方式的差异并不甚了解。在银行工作人员简略的解说之下,他决定采用每月还款金额固定的"等额本息"方式,错误地认为这样就能轻松承担负担。
然而,等额本息还款的实际运作情况却远非简单如此。
在最初的7年里,刘某每个月支付的9100元几乎全部被用来支付利息,而本金则几乎没有减少。换言之,他在过去的7年中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实际上只是用来清偿所借款项产生的利息而已。
刘某对此有点记忆。每次他去银行查看自己的余额时,总能看到亿万贷款数字高高悬在那里,让他有些胆怯。不过那时的他年轻有为,充满憧憬,对未来总是充满乐观。
然而自2022年起,他逐渐感到越来越担忧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历经9年的漫长等待,终于在假日他鼓起勇气,决定重新踏进银行,查清剩余的贷款额,以便未来生活有所打算。
银行职员在柜台前递交给刘某一份清单。就在那刻,整个世界似乎在他眼前旋转,他原以为还有大约100多万的本金,然而却发现艰辛九年所累积的竟只换来了一笔可怕的巨额利息,本金仍然坚持原数208万,完全未曾减少!
刘某被如闪电般的消息击中,他用怀疑的口吻反复追问工作人员是怎么一回事。
对方冷淡地回答说,这只是您当初签署的合同规定,我们只是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操作。您最初选择的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因此在偿还初期,很大一部分款项自然是用于支付利息。
判下刘某有期徒刑,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惨重的打击。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在过去九年里所经历的艰辛付出,为了每月9100元而不得不削减生活开支,甚至连夜工作的辛苦岁月纷纷闪现。眼前这个令人震惊的结果真的让他无法接受和承受。
刘某憋足了一口气,眼中噙满了泪水,最终忍不住嘶吼出声:“我……我这九年来努力还款,每月都拼尽全力。可是现在你们告诉我,本金居然一分没少?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说着,泪水终于如汹涌般夺眶而出。
其他人的目光立即被这一幕吸引,有人表示同情,有人则嗤之以鼻,然而无人能够真正洞悉刘某当下纷繁复杂的心绪。刘某无疑作为一个理性的成年人,本该在最初就认真阅读并理解合同内容,而非置若罔闻,那样或许也不至于陷入眼下这般境地。
然而,银行方面当年确实存在明显的责任疏漏,他们未恪尽应尽的解释义务,仓促地帮助刘某选择了一种对其极不利的还款方式,即便知道大多数首次接触贷款的购房者并不了解情况,却没有给予适当指导。
银行方面很快报了警,警员将失控大哭的刘某带离了现场,但这起事件给社会投下了一块重重的思考石。
显然,加强银行的业务知识普及和客户教育是一个亟需关注的重点。
作为金融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人员有责任耐心地解释,以确保客户对所有贷款细节有充分的了解。
虽然等额本息在最初阶段可能会让客户产生“只还利息”的错觉,但长期来看,随着贷款进入后期,本金会快速减少,利息支付也会显著减少,符合贷款运作的逻辑,因此并没有不公平之处。
贷款制度本身并非问题所在,而是关键在于在贷款初期就确保双方达成充分的理解和谅解,从而避免后续的矛盾冲突。实际上,这涉及到双方的素养和责任心。
根据《民法典》第543条的明文规定,在双方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借款合同可以进行变更。
刘某完全可以在发现问题后与银行方面协商调整自己的还款方式,转为更为有利的等额本金方式,从而加快还本进度。
人们期待未来,希望银行和刘某本人都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为了履行告知解释的义务并维持职业道德,银行应确保客户充分理解贷款相关知识。而客户本身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学习,以免被银行操纵并需理解合同的详细条款。
维护金融机构和借款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必须遵循法治;要实现互利共赢,需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每位当事人必须加强自身责任意识。
对于像刘某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贷款购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选择,它将对未来长时间的生活品质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应当更注重长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只看中眼前的短期利益。理性和远见越多,幸福与安康就会越多,因此不要草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