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省战略正深入推进,政策叠加优势凸显,区域力量集中汇聚,对外窗口更加宽广。忻州清醒地看到,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务必抓牢有利时机、有利条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聚焦事关转型发展全局的重大领域精准发力,难中求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忻州篇章。
春意盎然,万物勃发。忻州拿出“拼”的姿态、“进”的底气、“争”的劲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融圈入群”,主动担起忻州之责
去年年底,忻州、保定共同牵头,联动房山、太原,就加快构建连通北京的绿色能源经济廊道,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房保忻太绿色能源经济廊道建设工作座谈会。
会上,四地共同签署了《建设绿色能源经济廊道合作备忘录》,保定市与忻州市签署了《绿色能源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而且四地政府及文旅部门、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等纷纷伸出合作之手,合力塑造跨省合作、区域协同、彼此赋能、合作共赢,整体化布局、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忻州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三大国省战略的交错重叠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忻州主动担起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北引擎”之责,推动“战略叠加”转化为“要素集成优势”、转变为“长期发展胜势”,稳扎稳打推进具有忻州辨识度的重大工作、重大产业、重大项目。
舍我其谁,时不我待。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忻州市提出,进一步做强做优“一城一谷一廊道”区域发展标识性品牌。
“一城”就是筑强“产城”,聚力把秀容新城打造成区域内资源要素最活跃、比较优势最突出、产业基础最厚实、发展态势最强劲的版块。以秀容新城建设辐射带动、协同推动全市各级开发区提质升级,掀起大干快上新热潮,进一步筑牢全市产业转型和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
“一谷”就是建好“数谷”,围绕建设山西数据流量谷“分谷”,聚焦数据“聚合—流通—应用”产业链建设,分级分类建设忻州数字经济发展项目库,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先导区、数字产业集聚区、数实融合示范区。
“一廊道”就是打通“廊道”,构筑房保忻太绿色能源经济廊道,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北方地区万亿级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市委书记朱晓东说:“放眼长远,雄忻高铁通道和房保忻太绿色能源经济廊道的加快建设和最终建成,必将成为忻州发展的最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必将重塑忻州在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位势,对忻州更好‘融圈入群’形成增级效应,成为忻州的最大优势、最强底气。”
“廊道”建设条目下,谋划“忻州—京津冀”特高压输电通道项目、推动代县黄草院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做实五台西龙池二期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力争今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0%,提前实现“十四五”目标。
“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这是忻州上下共同的心声。
筑牢稳增长基石,充分激发忻州之能
走进忻州经济开发区天致药业有限公司,制药包装车间里拳头产品之一的活血通脉胶囊被机械臂抓取,沿着传送带快速前进,经过一道道全自动打包工序后,等待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根据生产需要,今年该公司将在龙岗生物园区新建数字化自动生产车间。
面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唯有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
3月27日,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坚持提质量和增效益并重,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摆在8项重点工作首位。
发力点放在扩投资、育主体、促消费、优环境上。
稳增长,就是稳投资,就要突出项目建设。忻州从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投资高端化、项目投资集约化着手构建全新格局。实施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63个,总投资130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1.93亿元;实施市级重点工程项目95个,总投资515.0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6.64亿元。让大项目好项目为全年稳投资“压舱顶梁”,激发带动全社会投资。
开展项目前期手续集中攻坚行动,每季度向民营企业推介产业链供应链项目、补短板项目、完全使用者付费特许经营项目,畅通民营企业贷债股融资渠道,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规范涉企监管执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一系列实打实举措传递出筑牢稳增长的坚定决心。
2月29日,忻州市商务部门发布消息,从即日起至3月6日,全市启动汽车更新换代补贴审核发放工作。3月16日,市民曹先生高兴地说:“旧车换新车,还能领到2000元补贴,太好了。”
提升服务效能,释放消费潜能。
除提振新能源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全面开展放心消费行动外,忻州市今年大力发展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康养产业园、桐欣商务区建设,布局建设城市“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完善县域商业流通体系,升级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设施,推进农村电商和寄递物流贯通发展,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持续稳固良好基础,深入拓展向好态势。
忻州市今年推动外贸空白县“破零”,通过忻州海关,扩大法兰、特优农产品、光伏组件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以扩大外贸引领思想解放、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具有进出口潜力的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
忻州自觉把握主动,务实调整思路,全面筑牢长期向好基石,开创全市加快转型发展的良好局面。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凝聚奋进忻州之力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以上,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代表们一致认为,今年预期目标实事求是,积极进取,有利于激励各级各部门担当作为、奋发有为,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发展预期、提振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信心。同时,也应看到,完成今年目标需要奋力一跳。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共识。
今年,忻州坚持扩总量与调结构并举,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并重,用准用好用活重点产业链、特色专业镇、省级开发区等重要载体抓手,坚决打好招商引资、政策引导、资金撬动、要素保障等“组合拳”,大力推动老旧产业改造,承接产业引进、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提升、重大产业培育。
以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忻州几代人奋斗积累的家底、全市产业体系的基底,更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保障就业的主力军,但也是最易受市场影响、最易发生周期性波动的产业。“老底子”要坚决守牢守好,必须在确保产业发展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强化危机意识,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力度,以变图存、以转促稳,重塑传统产业优势。
为此,忻州全面提升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水平,推动正常生产煤矿智能化建设全面开工,力争电力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煤炭先进产能达到85%。以采选冶铸智能制造总装一体化发展为方向,推动重点产品向核心部件、精密铸锻造转变,加快建设千万吨钢铁产业基地。依托国电投山西铝业、云海镁业等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积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煤电铝镁材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铝镁合金全产业链聚集地。着力推进10条市级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支持各地打造体现地域特色的重点专业镇。
坚决守好主导产业“老底子”,奋力秀出特优产业“忻味道”。
黄酒、小杂粮、中药材、干鲜果、畜牧等特色种植业、农副产品产业是忻州得天独厚的特优资源。忻州聚焦放大品质品牌两大优势,走精深加工和产业链集聚化发展两条路子,加大“忻”字号杂粮品牌培育推广力度,力争把特优产业打造成忻州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忻州作为我省唯一同时拥有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旅元素的城市,比较优势十分显著,以忻州古城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今年,忻州从创优景区、丰富业态、提升品质、优化服务等方面切入,聚焦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持续发力。积极实施“管委会+景区公司”改革,做大做强五台山景区,推动忻州古城步行街、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队”,加快实施“大芦芽山”开发,全方位全流程提升重点景区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让网红变长红,在全省全国出彩出圈。
目标在前,使命催征。忻州大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勃发奔涌。(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