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蓝白。
今天聊点吃的喝的。
新的胡润榜单里,钟睒睒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
农夫山泉占的体量最大,2023上半年就卖了104.42亿,同比增加11.7%。
这么牛的业绩,看家的包装饮用水业务收入占比,反而降了5%。
因为,现在农夫最牛的业务不是山泉,而是茶饮。
一年时间,东方树叶销售额增长114%,增速超过即饮茶行业整体增速9倍以上。
记得朋友以前跟我说,瞅那红赤白咧的瓶子跟下了药似的,闻起来狗都不喝。
结果,现在他兴冲冲的囤了3箱说,这玩意更健康。
更恐怖的数字是,1年时间,东方树叶和茶π,它俩加一块,占到了即饮茶市场超过六成的增量,这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所以,半年时间,农夫山泉茶饮料收入达到52.86亿,同比暴增59.8%。
这搬运不是山泉,而是钞票啊,不愧是大自然的印钞机。
不过,胡润嘛,大家都懂,只能挂后面的倒车影像,开不了前面的激光雷达。
看去年,怎么看都觉得好看,老许曾经还是常客呢。
未来的财富聚还是散,万人敬仰的英雄还是遭人唾弃的狗熊,这年头,哪个大仙敢算一卦?
跟不断推陈出新、故事能讲出花的茶饮比起来,渗透率已经达到天花板的方便面和辣条,过的是一年不如一年。
从小到大,我最爱吃的,就是方便面。
因为那段冒着蒸汽的喷香记忆,我给小号起了个名字叫:蓝白爱吃方便面。
泡面,煮面,炒面,拌面,每种做法都爱吃。
往火锅里加,往麻辣烫毛血旺排骨汤焖锅涮菜汤锅里加,万物皆可方便面。
英国《金融时报》说,全球一年内所有煮熟的方便面连成一条线,那么由此产生的62亿公里超级面条,甚至超过冥王星到地球近日点的距离,延伸到太空深处。
我想说这报纸打的都什么中二比喻这是。
除了方便面,原来我也喜欢吃辣条。
入口的甜味炸裂在味蕾,后劲的辛辣痛觉刺激神经末梢,额头渗出来的汗,正是染红的手指再拆一包辣条的前戏。
对我来说,方便面和辣条,是可以用低价迅速满足口腹之欲的精神鸦片,至少比抽烟喝酒便宜多了。
商品爆炸的工业化时代,好像正在抛弃它们。
统一发了2023年的业绩,方便面业务营收是95.94亿,较2022年的106.2亿减少了10.26亿。
在12年前,统一酸菜牛肉面这一桶,年销售额就能达到40亿元。
时光荏苒,老坛的酸菜味,早已在一脚接一脚的坑里随风飘散。
康师傅好一些,去年上半年方便面卖了139.5亿,增长了3%。日清2023前9个月营收减少了2.6%。
尼尔森数据,2023年1-11月,中国市场方便面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4%,其中线下渠道下滑0.7%,线上渠道下滑17.5%。
其实,方便面的销量能拖到2023年才下降,已经算不错了。
世界方便面协会数据,2011年之前,中国方便面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3年达到销量高峰,以462.2亿份的年销量傲视全球。
随后就是连续4年的下滑。
2017年的时候,方便面年产量是1103万吨,2018年直线跳水到699万吨。
万万没想到,疫情来了。
从口罩到布洛芬,从米面到粮油,没有我们不囤的东西,2020年卖了463.5亿份,比2013年都夸张。
囤货那三年,成就了方便面的高光时刻。
但是放开之后,原形毕露。
能下馆子,能点外卖,为啥还要窝在家苦哈哈的吃泡面?
没有扫码与核酸,以及小区保安的阻拦,天天又开始上下班,方便面终究还是抵不过外卖和堂食的习惯。
一方面是人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是速食品类剧增。
去超市逛一圈,货架上可选择的太多了。
只看做法最简单的冲泡类,红薯粉丝类有食族人、嗨吃家,面皮有阿宽、面叶有华味坊、粥类有海福盛、黄小猪、小面有莫小仙、冷面和麻辣烫有东北大妈,还有空刻意面、饭乎煲仔饭。
做起来麻烦点的,有好欢螺、螺霸王、李子柒,还有什么南昌拌粉,绵阳米线,河南胡辣汤,兰州牛肉面,南京鸭血粉丝汤,甚至我看好多网友在买那个无限吸水繁殖的线面吃。
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堂食外卖的冲击,年轻人口味越来越猎奇,方便面该怎么办?
涨价做高端。
华创证券报告说,农民工数量减少、高铁等更省时的出行方式普及,叠加新式速食渗透,当前方便面量增基本停滞,年消费量稳定在400亿包左右。
所以,康师傅推出了15元以上的速达面馆,统一推出了10元一盒的极味馆,今麦郎推出了12.9元一盒的拉面范,白象推出了15元一盒的鲜面传。
拉面说、劲面堂的均价甚至达到了20元/盒。
这就让方便面变得越来越不方便。
原来红烧香辣酸菜,料包挤上去,热水盖过面,面袋捂几分钟,放个卤蛋香肠,一顿饭就对付了。
高端后的方便面,好家伙那仪式感,有的娇嫩像放生鲜一样放冰箱里,有的不看盒子背后说明都不知道咋做,煮面需要几分钟,调料小料肉块什么时候下锅,有的还需要过水煮两遍。
辣条销量下降,也有高端化的原因。
前几天卫龙发了去年的财报,调味面制品(也就是辣条)收入25.49亿,同比降6.25%;销量12.44万吨,比上一年少卖了2.62万吨,同比降了17.4%。
事实上,在2022年,卫龙辣条的销量就跌了22.23%,比上年少卖了4.3万吨。
两年少了7万吨,涨价功不可没。
翻一下历年财报,2019年至2023年,卫龙辣条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是14.3、15元、15.1、18.1、20.5,涨幅达到了43.36%。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截至3月2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是20.21元/公斤。
这意味着:辣条比肉都贵了。
再高端的方便面和辣条,天王老子来了,它也还是方便面和辣条。
什么火鸡面,芝士面,肉酱拌面,香菜面,蟹黄面,但消费者心中的方便面,只是简简单单的红烧和香辣牛肉面。
把辣条包装整的跟苹果15开箱一样,明星代言+营销整活联名,在消费者心里,都不如5毛一包撕开漏油来的畅快。
当方便面和辣条既不方便,也不便宜。。。这感觉,已经不对,你的美,我不配啊。
你背叛了无产阶级,我爱你。
方便面虽然卖的一般,但是和农夫山泉一样,康师傅和统一饮料都卖的不错。
去年统一饮料营收高达177.76亿,茶饮卖了75.8亿,增长9%,果汁卖了34.04亿,增长13.3%,创7年以来新高,奶茶卖了63.05亿,增长5%。
海之言莫名其妙的爆火,带来了两位数的增长,奶茶领域统一阿萨姆更是无敌。
2023上半年,康师傅的茶饮、水饮、果汁、碳酸饮料,营收全都是两位数的增速,不是元气森林买不起,而是大桶冰红茶更有性价比。
卖面卖辣条,都不如卖水啊。
方便速食更偏制造属性,且进入门槛不高,天生决定净利率有限,盲目提价,只会削弱“方便与便宜”的定位,很容易被外卖+五花八门的速食乱拳打死老师傅。
有没有可能是时代变了呢?
日服的演化规律很值得借鉴:
在第二消费时代,方便是第一位的,1960s袋面、1970s杯面卖的最好。
第三消费时代,个性化口味越来越多,意面、乌冬面、杯饭、杯汤,自热,蒸煮袋都出现了。
第四消费时代,性价比和健康成了第一位,像常温无菌米饭,一人食意面卖的最好。
这么来看,我们更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试图高端化的方便面和辣条,摘不掉“便宜+方便”的帽子,那被猎奇的口味替代,被钻研配料表的年轻人抛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饮料不一样,更像是享乐主义时代的注脚。
之前跟大家聊过,日本1992-2022三十年间,含咖啡因的饮料(咖啡、茶饮、碳酸饮料),行业涨幅达到了127%。
啤酒因为度数和品类,税率非常高,三得利就研发了口味接近啤酒,但税率和成本比啤酒都要低的发泡酒,10年时间,发泡酒消费量的年均增速高达87.6%。
方便面和辣条的快乐,简单且乏味。
料包里的牛肉多放几块,辣条的甜度增加几分,你就是把故事讲出花来,它还是方便面和辣条。
而口味不断更迭的低糖无糖饮料、红茶绿茶、果汁、奶茶、咖啡、气泡水、发泡酒,成为了在低欲望时代,用小钱就能买到又不重复的快乐。
赚钱很难,但喝快乐水容易。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