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莆田罗屿港口作业区8、11、12号在建泊位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加紧施工作业,全力推进重点泊位建设。
据悉,8号泊位正在建设1个30万吨级(水工结构40万吨级)铁矿石卸船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岸线长度401米,设计年通过能力995万吨,目前正在进行的有沉箱安装、港池疏浚、后方棱体填筑、陆域形成等主要工序。11、12号泊位新建2个15万吨级散货泊位,岸线长度526米,设计年通过能力985万吨,目前正在进行的有沉箱安装、码头基床抛石、停泊水域疏浚等阶段。
作为福建省重点项目,罗屿港口11号、12号泊位与8号泊位于2022年9月正式开工,同步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届时罗屿作业区将形成8-12号“两卸三装”的泊位组合和约5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这将有效促进罗屿作业区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大幅提升福建沿海港口服务水平,助力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眼下,罗屿码头与台湾钢铁企业加强合作,涵盖钢铁企业自购铁矿石、淡水河谷铁矿石混配矿产品,以及原矿、冶金煤等产品保税中转和冶金煤出口等。据湄洲湾港口发展中心统计,2023年,罗屿码头对台铁矿石中转量达368万吨,成为台湾钢铁行业在大陆的最佳铁矿石中转港口和储运基地。
在港口集疏运体系方面,我市加快构建集铁路、公路、水水中转于一体的综合集疏运体系。据统计,去年,莆田市海铁联运货物完成920万吨、比增11.4%,水水中转货物超2000万吨、比增54.3%,均位列全省第一。
当前,全市已建成和在建的万吨级码头泊位达24个,其中罗屿港是全省首个、全国第六个40万吨级泊位码头。
迈入大港时代,我市抢抓建设海洋强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大机遇,发挥罗屿对台铁矿石转口优势,搭建“罗屿联盟”平台,推动储、产、运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港口发展行稳致远。
因港而生、依海而兴。我市朝着亿吨国际大港不断迈进,聚焦大战略、大央企、大项目、大龙头,持续完善临港产业体系、集疏运体系、物流体系,全力打造通江达海战略港城,为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增添“蓝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