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浩荡,万象更新。当春风越过雄阔巍峨的太行山吹醒晋北大地,当天鹅不远万里再次在黄河岸畔翩跹起舞,当向“新”而行成为发展奋进的主旋律,春天里的忻州正升腾起一股股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回望过去,2023年的忻州答卷非凡,“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奋力实践织就锦绣画卷,“专业镇建设”的铿锵步伐踏响奋进足音,“南融、东进、西引、北联”的开放格局加速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日趋彰显、文旅融合的生动局面活力绽放、乡村振兴的精彩画卷徐徐铺展......
劲乘春风绘新卷,大笔起势开新篇。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前,2024年忻州两会召开在即,为全面展示过去一年各县(市、区)及开发区取得的成就,忻州日报特推出“两会专刊”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忻州大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凝聚奋进力量,为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忻州实践”注入澎湃动力。
文旅康养提档升级
全域旅游实现新突破
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县、全省30个旅游重点县之一。全县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其中5A级1个(雁门关景区),3A级3个(代州古城景区、赵杲观景区、杨家将忠武文化园区景区),2A级1个(白仁岩景区)。
2024年,代县继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非遗文化活化利用,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延续历史文化脉络,彰显特色城乡风貌,打造以文塑旅、开放包容的魅力县城,为全方位推动代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推进关城联动融合发展。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提升,多维度推进雁门关景区和代州古城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协同发展,制定出台代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政策,持续推进“9+13”龙头景区梯次打造培育计划,力争代州古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全新文旅演艺项目,在雁门关景区新增冰雪奇缘主题嘉年华、5D裸眼全息投影、沉浸式演艺、夜间演出等活动,利用雁门关景区和代州古城周边闲置院落大力发展特色民宿产业,深度谋划能使游客在代县留宿过夜、多元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实现旅游业态丰富和群众收入“双提升”。
移民新村风貌
持续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深度挖掘整理代县非遗项目、名人历史故事,编制代县文化乡土教材,通过图书、短视频等,全方位宣传推广代县历史文化,全面提升代县历史文化名城美誉度,让更多人知道代县、来到代县、还想来代县,不负“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推动涵盖古城非遗文化研创基地、代县非遗文化展陈中心、古城特色民宿、文庙一类旅游公厕、全域智慧旅游管理系统等项目开工建设,不断提升代州古城景区公共设施配套能力。抓好白草口长城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和代州古城综合提升工程等在建项目,加快推动雁门关伏击战红色遗址公园项目落地,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持续推动“非遗+”融合发展。坚持“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持续做好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保护升级工作,全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不断加大税费减免、行政审批、土地、金融等要素保障力度。大力实施“峨口挠阁”“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代县黄酒酿造技艺”等非遗项目保护工程,开展好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实践活动,推荐“代县黄酒酿造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和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持续加大对非遗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力度,为非遗工坊提供上门培训、免费培训、精准培训。常态化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观非遗工坊,在代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遗课堂,引导更多青少年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不断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围绕延伸“非遗+”产业链,推动“非遗+”文化、旅游、民俗、体育等创新发展,鼓励支持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持续发展壮大非遗工坊,组织非遗产业项目参加各类交易会、推荐会、博览会等展会,不断提升代县非遗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