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吕梁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00.15万亩,超额完成0.94万亩,总产11.34亿公斤。其中夏粮总产6612.76吨、增幅9.48%,单产215.49公斤/亩、增幅3.63%,文水、汾阳单产创该县市新高,亩产最高达到730.1公斤,为确保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作出积极贡献。
丰收来之不易,去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立足吕梁市情农情和县域资源禀赋,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坚持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变中求胜工作总基调,农业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抓好稳粮保供头等大事。稳粮保供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市县乡村逐级签订粮食安全生产责任状,大豆、油料等重点作物面积和产量任务全部分解到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躬身入局、靠前指挥、亲自调度,全市统筹开展种业振兴、面积挖潜、托管服务、防灾减灾等十大增产行动,粮食作物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其中面积增加0.94万亩、总产增加1000万斤,粮食产量稳定保持在21亿斤以上。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既要抓物质基础,也要抓机制保障。我市研究出台《关于支持粮食生产的若干措施》,提出5个方面13项稳产增产重点支持政策,逐项明确实施路径、支持方式、发展目标和奖补措施。市本级投入粮食生产资金8428万元,较去年翻一番。配套制定《农业生产托管》和《农田宜机化改造》两个市级意见,发展生产托管204万亩、试点开展宜机化改造5万亩。初步测算托管后每亩成本减少10%以上、产量增加15%以上,按玉米折算每亩可增加收益150—200元。
优化惠农补贴方式。聚焦农业生产全过程,全面落实中央、省级各项惠农政策和补贴基础上,市级对小麦、油料、林粮间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重点作物每亩给予50—100元不等的补贴,对种业发展、机收作业等13个项目配套市级补助,14种未列入中央财政补贴的农业生产托管机具纳入市级补贴范围,县级补贴最高达到200元/亩,综合补贴最高达到500元/每亩,有效带动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
粮食丰收,最终要落脚到充实农民的钱包上来。据了解,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168元,同比增长8.5%,增幅排名与忻州市并列全省第四,高于全省平均增速(8.0%)0.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为近年最高。据悉,按目前8.5%的增速测算,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358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