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涤荡并没有冲淡往日繁华。进入山西街村,你可以感受到古老汶河孕育出的文化精神:一座座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古老建筑,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流水,一代代传承大汶口精神的朴素劳动者,都在见证着汶河古渡的繁华。
日前,来自山东工艺美院乔凯与张静两位老师带队赴山西街村进行了调查记录。依托大汶口文化积淀发展起来的山西街村有幸首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而对历史文化名镇大汶口繁荣景象早在诗经中就有“汶水汤汤,行人彭之;鲁道有荡,齐子翱翔。”如此记载。
明石桥 见证繁华古渡
据乔老师介绍,山西街村村址分老村区、新村区、商业区三块,主要历史遗迹都在老村区。因此,乔老师等人重点对老村区进行了调查。
在老村区乃至整个山西街村,最负盛名的恐怕就数明石桥了。谈到老石桥,乔老师的话匣子便打开了,“明石桥是大汶河上唯一一座古石桥,也是至今保存完好并能正常使用的一座古石桥。石桥北起山西街村西南门,南至宁阳县茶棚村,大致呈”之“字形横跨大汶河南北两岸,全桥长238米,宽2.5米,共65孔。该石桥桥面是由无数块石板连接而成,每块石板长3.5米,宽52厘米,石板间均用铁制外向锤形扒锯钳接。桥墩都用大石块垒砌,东边迎水处为尖形以减少水的冲击力。”研究设计理论的乔老师对这方面的调查进行的相当细致专业。正是因为明代修建的汶河石桥,解决了南北往来的最大交通障碍,使得商业往来更加频繁,古镇村落逐步扩大。
乔老师表示,“明石桥虽然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依然是山西街村人前往大汶河对岸的主要交通要道。”明石桥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
山西会馆 发达商业的缩影
“一桥”“一街”“一会馆”是山西街村最具特色的景观。正是由于明石桥的修建,使得街道上形成了大量的居民、店铺、旅店、手工作坊等设施。
清乾隆24年(1759年),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山西商人,看好这条能够发财致富的道路,在石桥沿北街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山西会馆。山西会馆建成后,更多商贩、香客、游民聚集于此,使得会馆御道得以发展成为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购物街于一身的街区。一街繁荣扩张而形成享誉盛名的山西街村。
记者从乔老师处了解到,“村内主要街道有山西街、西南门街、潘家胡同、邵家胡同等,村中街道多呈现不规则布局,岔道较多。”此外山西会馆内供有财神,建有戏台,晋商们可以在此短暂休息。目前的山西会馆是在原有遗址上重建的。
放河灯 继承传统文化
看完古建筑群落,乔老师等人也对当地的传统习俗进行了调查了解。值得一提的就是山西街村七月十五放河灯的习俗,据乔老师介绍说:“七月十五放河灯的民俗活动已经被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列为非遗保护项目。七月十五放河灯具体的起始年代已难以考证。据一些民间老艺人相传和史料记载,大约始于元代末期,经明、清两代渐成规模。”
古老的大汶河原本有400米宽,河水湍急,在河中摆渡划船的危险很大,稍有闪失就会船毁人亡。所以当家人一死,全家人伤心思念,又怕这些屈死的冤魂在河上萦绕,家人就在岸上烧香摆供。除此之外还要扎灯,灯上写上死去人的名字,灯里点上蜡烛,让灯随波而去,以表达人们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希望这些冤魂能帮助活人渡过生活的难关。
乔老师也说:“放河灯的意义起初为祭奠亡灵:因七月十五日是”亡人节“,大汶河里每年都有淹死的人,有的无藉可查,冤魂没有人给香火,所以用河灯照明示祭。后来演变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不仅如此,调查中还遇到奇闻异事,乔老师笑称,曾遇到村中奇人,能够通过面相看出某人是否结婚或是否有子,结婚几年都能看出。但因此事过于离奇,乔老师并没过多透露其他。
时代变迁 传说比现实美好
与很多村落调查者一样,乔老师也对传统村落的未来发展十分关心。“村里的山西会馆目前已经承包给个人,目前正在修缮,修缮完毕后准备对外开放,搞旅游开发。目前山西街村主要的生产方式并不是种植业,而是以出租沿街商铺或自营商铺的方式作为主要经济来源。除此之外,该村其余的地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播种和收割时村里统一安排,个人只负责日常管理,如除草、施肥等。”
令人欣慰的是,山西街村的开发与保护并未对传统建筑文化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入选传统村落名录,提高了该村的知名度,有助于以后该村的旅游开发。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对其保护肯定有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对于那些依旧存在、需要保护的历史遗迹只好不坏。”乔老师信心十足的讲到。但是宣传力度太大也难免会有些夸大的成分存在,“只是从网上看资料的话,该村全是积极的、美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赞誉,而真去了该村,感觉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令人向往。”乔老师在信心之余也有所忧虑。
时代变迁,带走的是不能与现代化生活相融的陈旧腐朽气息,留下的却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最悠久、最淳朴、最真切的大汶口劳动者创造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