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农事忙。11月21日,记者走进襄汾县邓庄镇孙家院村药材种植基地,200多亩地黄中药材迎来收获期,田间机器、人工配合作业,一派忙碌丰收景象。
“这几天就进入了成熟期,我们抓紧时间采挖,能卖个好价钱。”孙家院村村民崔保生一边指挥机器作业,一边加入人工采挖队伍,忙得不可开交。崔保生前几年试种了3亩地的药材,在县、镇两级农业专家的指导下,首年便有了可观效益。于是,他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扩大种植药材面积的想法,并流转了200亩地,种植地黄及柴胡等中药材。
崔保生算了一笔账:“我采取地黄和小麦轮作,柴胡和玉米套种,粮食有了,药材也种了,每亩地每年种植中药材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药材的种植从每年2月到11月,其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一个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了一份收入。
在崔保生家的中药材地里,常年有40多名村民在此劳作,该镇下西梁村村民陈彩兰便是其中之一,“家里有老人要照顾,孩子要上学,外出打工不方便,就在家门口的中药材地里干一些农活,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
下西梁村村民崔俊枝对这份整天和土地打交道的工作很满意:“种了一辈子地,现在还是和土地打交道,不管是给中药材铺膜、拔草还是采挖,我都轻车熟路,每天能挣80元,也不耽误自家农活,我特别满意。”
天高云淡,暖阳洒下,田间机器的轰鸣声以及村民的笑声,夹杂着浓浓的药香味儿飘散在风中,为这个冬日增添了几分暖意。
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再到销售市场,这中间每一环都有邓庄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发力,他们组织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指导种植,对接加工车间,延长中药材产业链,帮助联系销售商,拓宽销售渠道,切实解决了村民种植的后顾之忧。
“中药材收购价可观时,我们直接将收购商带到地头帮助村民销售,遇到收购价低迷时,就对接加工车间进行深加工,延长存储时长。”该镇副镇长亢彤彤表示,“目前,全镇种植中药材3000多亩,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做好引导与服务工作,帮助村民致富增收,让他们在家门口的土地里就能种出‘金果果’,带领更多村民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邓庄镇中药材种植与发展是襄汾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襄汾县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为目标,通过“公司+基地+技术+农户+加工”的经营模式,对中药材实行集约化种植、科学化管理、订单式销售,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持续增收、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