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当前,我国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这些职业院校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产教深度融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与非遗保护、传承及创新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在非遗传承上具有天然优势。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开展的非遗教育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一些典型案例。应在夯实既有成就的基础上,依托数智技术赋能,以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推动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深度融合发展。
构建数智实训平台,培养新一代非遗传人
职业院校非遗教育的关键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目标与非遗保护、发展具有天然的逻辑契合性。作为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工艺,非遗多呈现家族传承、收徒传授的传统发展方式,其精湛的技艺要求、繁冗复杂的制作流程,需要传承者日复一日的反复训练,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对技艺的挚爱。当前,非遗技艺正面临“有艺可传,无人去学”的断代危机。职业院校应加快非遗创新,培育、发现非遗的新市场机遇,让年轻人看到前途和希望,愿意投身其中,值得去精益求精。
非遗技艺传统的师徒授业模式在时间上大大限制了教学的效能。构建数智实训平台恰好能解决这一掣肘的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可通过虚拟仿真非遗实训平台、非遗大师在线课程、非遗创客空间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还可以通过设置学时考核体系,保障学生虚拟仿真实训的时间,鼓励在线拜师学艺,实现师徒无缝对接。同时,开展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多主体共建、共育的非遗传承实训平台,让学生突破时空的桎梏,学习非遗发生地(户)大师实操的技能,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一代非遗传人。在师资力量方面,可邀请非遗传承人以兼职教师的身份,线上线下多形式授业。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培养出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操技术过硬的非遗传承教师队伍和可用人才。
运用数智技术保护,开创非遗文化新学科
传承非遗文化,单靠自然传承难以保障其生命力。历史上许多非遗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断层断代,直至消亡,就是这个原因。依托职业院校、借助数智技术,创新普及和传承非遗文化,是当前促进非遗保护的重要方法。
由于非遗项目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文字记录少之又少。有关部门曾做过一次调查,受调查的省内50位非遗传承人,仅一位皮影传人著过书,其他或无意识,或受限于文化水平,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系统的整理。守旧必然消灭,创新迎来新生。职业院校可担负起非遗文化传承的重任,借助数智手段对非遗教育进行系统性的优化升级:通过组织专门的教材编写团队,深入到非遗发生地(户)进行抢救性的素材收集,把注重实操的非遗技艺转化为可视化数字教材;研究开设非遗保护、技艺传承、非遗数字、非遗传媒等专业,构建完整的非遗学科;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在线课程设计与教学,落实“三全育人”非遗课堂新格局;通过调整专业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对口培养,积极推进全学段非遗教育。这些,都是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借助数智呈现形式,构筑非遗产业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不少短视频平台上国风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大力推广,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例如,通过AICG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刀马旦变装视频深受年轻人喜欢,不仅在互联网留下数字化档案,还赋予了非遗艺术新活力,拓展了非遗产业发展新空间。
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可借助自身技术技能优势,通过VR虚拟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AICG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等数智呈现形式,对非遗制作、非遗技艺、非遗文化等进行创新性呈现与传播,为非遗课程提供数字化教学素材,使教学过程更加具象化。组织专家、学生驻点非遗发生地(户),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运用AI、知识图谱、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抓取制作工艺,展现传统古朴的原生态制作过程,指导学生完成短视频营销、直播带货,帮助非遗产品转化成热销商品,创造经济效益,让学生感受到传承非遗技艺、深耕非遗产业前途广阔、能为可为。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J701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