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公司生产的鸡蛋已经成功认证‘无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8月17日,和顺千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这些认证,不仅提升了鸡蛋的“身价”,而且提高了鸡蛋的市场竞争力。
该负责人提及的刘教授,是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今年2月,省委组织部选派刘中华到市农业农村局挂职副局长。
2021年,山西省启动实施科技博士服务团项目。为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吸引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省委组织部从省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部门(单位)选派科技、金融、医疗卫生等方面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市县开发区、农业、科技、医疗卫生等部门挂职锻炼。刘中华是由省委组织部选派的第二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以来,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市农业农村局分管种植与种业管理科、乡村产业发展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农业种业繁育改良站、农业质量品牌发展指导站工作,为我市农业现代化建真言、献良策。
步履不停的钻研者
刘中华长期开展农业设施结构与环境调控研究工作,早在2018年,就作为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全程参与山西巨鑫伟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国草莓育种基地和三级育苗体系建设。与太谷区气象局共同研制的二氧化碳智能释放系统,将智能化温室系统及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系统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了科学调控温室环境、精准控制草莓育苗所需水肥的效果,促使草莓苗提前花芽分化,营造适宜生长环境。
“就粮食作物增产而言,在肥料、农药、水和农机具投入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依靠科技改良品种的作用日益凸显。市农业农村局要不断完善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机制,加速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全力促进粮食丰产、农民增收。”挂职后,刘中华结合自己的技术专长,迅速开展工作,一头扎进分管科站开展业务调研,详细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各县(区、市)存在的困难。
通过调研,他发现我市温室大棚建造技术比较落后,很多地方没有结合气候地理条件,只是依据山东、河北等地的经验进行建造,其环境很难满足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求。连续在昔阳、太谷进行大棚温度测试后,他提出在平川发展旱垣温室、在东山发展拱棚的思路基础上,依据地域特色、气候特点、产业基础,进行温室大棚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为了更好提高大棚利用率,积极发展特色高附加值品种和栽培模式。
市校合作的牵线人
挂职前,刘中华经常带领研究生到基地实地调研,围绕温室环境监测,和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一起研究适合作物生长的温室结构改进和环境调控技术,共同申报科研项目。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新模式,为园区建设提供规划引领、技术支撑、人才培训、决策咨询等服务。
挂职后,刘中华更加积极主动与企业、学校、政府联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借助政府的政策、学校的科技力量,为企业、地方的发展排忧解难,为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地。
“除了技术指导,刘教授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优势,联系山西农业大学的老师为我们整理‘机田证’申报相关材料,指导科技项目和基地的申报工作。”昔阳县四海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李贤杰说。
除此之外,刘中华积极牵线太谷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开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晋中转化落地,切实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同时,注重农业政策的宣传、引导,为我市的农产品找销路、谋利益。
作为此次博士科技服务团的团长,他经常与服务团成员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工作中创新的工作方式,并及时反馈给市委组织部。
“半年来,我对农业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会全力以赴为市农业农村局服务,为晋中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希望更多力量和资源向晋中倾斜,共同推动晋中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市’目标实现。”刘中华说。
来源:晋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