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长治今朝“红”
——长治市深挖活用红色资源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巍巍太行,壁立千仞。
从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到百万雄师出太行;从全民族抗战,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历史长河,波涛滚滚,长治,在抗战烽火中淬炼成钢,在艰苦岁月中玉汝于成,在开放的大潮中逐浪前行。
如今,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孕育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仍根植于这片热土,成为我们向高质量发展前行的不竭动力。
提取红色基因 点燃信仰之火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1938年6月,当冼星海接过桂涛声写在烟盒上的歌词《在太行山上》,他仿佛看到太行军民浴血奋战的身影——
卢沟桥事变爆发,华北沦陷,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身而出,在太行山上点燃了抗日烽火,在长治建立起华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千山万壑”,燃起的是抗日的烽火。革命战争年代,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先后在我市沁县小东岭村、襄垣县苏村、屯留县故县镇、潞城县北村、武乡县砖壁、王家峪等地驻扎,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建立抗日根据地,带领八路军和老区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为这片英雄的土地烙上了鲜明的红色印记。
“铜壁铁墙”,是抗日军民的血肉之躯筑就。艰苦抗战中,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以“小米加步枪”抗击凶恶疯狂的侵略者,与日军开展了神头岭之战、长乐滩之战、关家垴之战、黄崖洞保卫战、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等诸多著名战斗和战役。根据地抗日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面战斗、一面生产,成为华北敌后重要的抗日堡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
一组数据诉说历史:当时只有136万人口的长治地区,共筹军粮1亿多公斤,9万多人参军参战,45万民工支前,2万多烈士为国捐躯,2.5万多名干部告别家乡南下北上。千千万万个怀抱崇高理想信念的长治儿女,为这片山河挺起不屈的脊梁。
“自由之神”纵情唱响的是80多年前革命战争年代不灭的理想信念,亦是80多年后太行山“红日照遍”的现实写照。
当战火纷飞的年代已远去,庄严肃穆的革命旧址、星罗棋布的红色遗迹、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是历史赋予长治儿女最好馈赠。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则是长治革命老区当之无愧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近年来,我市牢记领袖嘱托,在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利用上持续用力,抢救保护了一批革命历史印迹,规划建设推出了一批特色展馆展览,策划推出了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研学线路,着力打造长治红色文化品牌。
——安排专项资金数千万元,用于革命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的维修改造,加大对境内23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力度,实施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陈列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丰富陈列内容、创新展览形式。
——着力打造以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为核心,以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下合村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上北漳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委会石圪垤旧址、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为四翼的“1+4”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形成以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为中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核心区、以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为中心的革命文物密集区、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中心的革命传统教育功能区。
——全国唯一以“八路军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已持续举办11届,成为长治乃至山西省的一张重要红色文化名片。
——成立太行干部学院,把弘扬太行精神作为立院之本、办学之魂,深入研讨红色文化,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太行精神研究中心和抗战历史学术交流平台。建院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000多期,培训学员近10万人。
如今,长治成为一座红色殿堂,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追寻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年均数百万人在旅游观光中缅怀抗战历史、纪念革命先烈、接受传统教育。
太行山上,浸透着无数英雄儿女的热血。
太行山上,红色精神永不磨灭。
红色印记始终印在征途上,太行精神永远装在“行囊”里。借助红色旅游、红色教育彰显和传播红色文化,让更多人瞻仰历史遗存,感受革命情操,激励理想信仰,打造“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长治奋力前行。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黄崖洞景区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
激活红色引擎 领航奋进之路
太行山高,可以呼远。
精神的感召历久弥新,愈奔流向前,愈显示其宽广激越。
太行精神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熏陶,使长治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形成了坚定信念跟党走、艰苦奋斗立新功的红色劳模文化。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唯一的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就是其中的代表。
太行山深处的平顺县西沟村,最早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在这里萌生,并由此孕育、推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出现,推进农村组织变革、生产力大步提高。也正是在这里,申纪兰发动、组织妇女下地劳动,让男女同工同酬在这个太行山脚下的小山村里率先实现,并倡导推动其写入宪法。
太行山上,一抹别样的“红色”深深扎根。
申纪兰常说:“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没错,无论何时,长治儿女都始终保持着那份赤子之心,始终保持着红色基因里的艰苦奋斗与赤诚担当,创造着一次次的“翻天覆地”。
平顺县神龙湾村坐落在大山环抱的深谷中,世世代代的村民们前往县城平顺都要绕行太行古道,横跨三四个县市。要是抄近道的话,就要冒险攀爬绝壁上一条几乎直上直下的“哈喽梯”。直到1985年,神龙湾村的年人均收入只有9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二分之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平顺人决心一定要修通公路。
一锤锤下去,一声声凿响,这条全长一千五百二十六米的挂壁公路,平顺人凿了整整十五年。七八个小时的山路被缩短到五十分钟,被大山围困了数百年的小村终于连接了外面的世界。
时代变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没有变,一代代建设者在接力中传承着那一抹红色力量。如今,放眼远眺长治大地,老区正激活红色基因,立足红色资源禀赋,打造弘扬太行精神高地。一条条用奋斗铺就的幸福路,一个个乡村振兴的故事,正在追寻着那份艰苦奋斗背后的力量源泉,讲述着红色精神当代价值。
红色,在与时俱进中完成时代蜕变——
曾经的挂壁公路,如今提质升级改造成长达56公里、拐了近两百个弯的太行天路,盘旋在平均海拔1300米崇山峻岭之巅,成了网红打卡地,年均接待游客14万人次,带动11个村的群众增收致富。
反映红色劳模文化的平顺县西沟展览馆,珍藏有600余幅珍贵照片和100多件实物,系统地展示了全国劳模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积极探索中国农村、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目前,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在深挖内涵中点燃发展引擎——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主体全线贯通,武乡县城-王家峪-砖壁-太行溶洞等9条城景通旅游专线开通,实现“城景通”“景景通”。武乡县文旅一线从业人员900多人,带动商超、农贸、餐饮、住宿、演艺等行业就业3000余人,红色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武乡居民就业增收的新引擎。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康养于一体的农旅项目成为研学游、田园游、民宿游的新业态,地域农业品牌小米、梅杏、羊肚菌、中药材成为特色旅游农产品,农旅融合项目搭上了红色旅游发展快车,吸纳更多人参与到旅游相关产业中来。
围绕红色文化初心游,黎城县建设线上红色博物馆,加快推进黄崖洞景区文化体验馆等精品项目建设,完成南委泉群英会旧址、霞庄抗大分校旧址保护工程,丰富旅游体验和产品供给。与此同时,着力在培育红色文旅市场上下功夫。加速推进黄崖洞5A级景区创建,完善停车场、5G网络覆盖等设施,促进景区提档升级。深化区域旅游合作,与周边红色经典景区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全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
沁源县闫寨村以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为载体,大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辟党性教育基地,“红绿融合”发展道路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更好了。80多年前召开过著名的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的沁县沁州黄镇小东岭村,将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发展优质沁州黄小米种植、特色果蔬种植等产业,使红色旅游、有机农业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一个个红色乡村书写着乡村振兴新篇章。
“红色”炽热,在一场从点燃精神到带动发展的接力中愈加升华,成为我市新发展征程中最鲜明的底色。
八路军文化旅游节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
抗大一分校岗上村旧址
唱响红色旋律 凝聚决胜之力
军民一家,生死相依,这是老区人民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坚守。
然而,在这片土地上,还有另一种执着——
7年时间,上百次深山中、崖壁下的寻找,背回21位烈士遗骸进行安葬,让那些曾经为国尽忠的英雄们入土为安。“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都是因为有这些英雄们的流血牺牲,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为国牺牲的英烈们!”在黎城县,这位名叫郭海波的农民,用朴实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和平年代深沉的家国情怀。
“为雷烈士扫墓,守护好他,不能忘记他。”这条家规,武乡县的梁效珍一家五代人履行了81年。他们与雷烈士并无血缘关系,只因当年一句承诺,代代相承,岁岁祭扫,诠释着对英烈的敬仰。
26年间,几十次赴太原、北京、福建、云南等地,只为从原长子独立团健在的老同志那里收集革命史料,撰写战争回忆文稿,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长子县韩虎则参与完成了《热血丰碑》《丹地战歌》《红色记忆》《人民武装在战火中成长》等一批反映长子县抗战历史的书籍,为时代留声,为“红色”发声。
历经两年,以文字真实再现“沁源围困战”中沁源军民风骨与斗志的作家蒋殊写下了《沁源1942》。她说:“英雄走了,记忆永存,我们要感谢这片红色的土地。文字工作者有义务用文字的方式向英雄致敬,让太行精神代代传承!”
立足长治这片红色沃土,处处红色文化浸染,身处这片信仰之地,一代代新人接续传承。身边的红色,如何擦得更亮?无言的力量,如何传得更远?
深度挖掘,把身边的红色印记“亮”出来——
近年来,我市创作了一大批以弘扬太行精神为主题的戏剧、歌舞、故事等红色文艺作品。先后创排完成上党梆子《红军故事》《洪湖赤卫队》《江姐》、上党落子《魏拯民》《第一书记》《申纪兰》、豫剧《党的女儿》、晋剧《滴翠岭》、音乐舞蹈诗剧《鲜红的旗帜》、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话剧《纪兰故事》、壶关秧歌《一个孩子二十八个妈》、襄垣秧歌《智取威虎山》等20余部红色剧目。这些带有浓郁地域特色、代代相传、喜闻乐见的优秀红色文艺节目,叠加现代科技元素,通过周末大剧院、送戏下乡等多种形式免费展演,将革命意志用艺术的方式传承下去,一代代长治人民在这样的熏陶下成长。
强化宣传,让身边的红色文化“活”起来——
我市把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纳入全市经常性培训宣讲计划,纳入上党文化大讲堂等群众性文化平台讲座内容,精心组织编写了宣讲报告、专题研讨文章和系列通俗读物。年均举办各级各类红色文化讲座、宣讲报告会1000余场(次),参加干部群众达8万多人(次)。编印相关书刊读物20多种、2万余本。
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图书推介活动、主题云讲座,推出“书中的红色记忆”馆藏特种文献展,全市报刊、电视、电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都推出了红色文化专题专栏,广泛深入持久宣传红色文化,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长治城市名片。
巍巍太行山,滔滔漳河水,与那抹红色交织在一起,造就了永恒的精神瑰宝。此时,站在太行之巅,眺望长治,这精神的高度,这文化的内涵,正挺起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脊梁,激励着我们前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