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上半年的过去,关于上半年证券市场的一些统计数据也相继浮出水面,并受到市场的关注。比如有关保荐机构的保荐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多家大型投行保荐失败率超50%。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IPO在全球市场独占鳌头,沪深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中占据前两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A股共有173家公司成功发行新股,发行数量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2家;73家公司合计募资2097.38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110.2亿元同比减少32.56%。今年上半年A股IPO募资额降幅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有许多“巨无霸”上市,如中国移动、中国海油等。
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173家公司成功发行新股,这也意味着上半年的IPO仍然保持着一个较高的发行水平。不过,与上半年IPO业绩不和谐的是,保荐机构的业绩并不优异,多家大型投行(也即保荐机构)保荐失败的比率偏高,达到甚至超过了50%。比如,招商证券上半年保荐失败率达到81.82%;安信证券保荐失败率达到了62.50%;国泰君安保荐失败率为56.25%;海通证券保荐失败率为54.17%;国金证券保荐失败率为53.33%;中金公司保荐失败率为50%。而从撤否率来看,上半年国金证券的撤否率达到了57.14%;国泰君安为56.25%;中金公司撤否率为52.94%;安信证券撤否率达到50%;海通证券的撤否率为48.15%。
今年上半年多家大型保荐机构保荐失败率达到甚至超过50%,如何看待这一情况?笔者以为当然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这件事情。首先,对于A股市场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保荐机构保荐失败率达到了50%以上,甚至撤否率达到了50%以上,这意味着一些有问题的公司被挡在了IPO的大门之外。这种局面显然是投资者乐意看到的。它表明在全面注册制新股发行的情况下,IPO审核仍然为市场起到了“把关”的作用,而并非只是一种“走过场”。
其次,多家大型投行保荐失败率超50%也暴露出目前保荐机构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保荐机构本身的保荐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10家拟IPO企业被否,其中有4家公司因为板块定位被否,其中3家不符合创业板定位,1家不符合科创板定位。作为保荐机构,居然连板块定位都可以弄错,定位都不准确,其保荐水平实在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是保荐机构对IPO公司的保荐质量令人堪忧。因为注册制放宽了企业上市的门槛,甚至业绩亏损的公司也可以IPO上市,于是对拟IPO公司的质量,保荐机构明显把关不严。比如,在10家被否的拟IPO公司中,有6家公司因持续经营能力被否或持续经营(盈利)能力被重点问询,占比60%。
拟IPO公司的质量存在问题还表现在“一查就撤”上。IPO现场检查是对拟IPO公司质量把关的一个重要方式。但在现实中,这一检查方式却受到了挑战,因为现场检查是一种抽查方式,结果一些被抽查到的公司,纷纷撤回IPO申请。这种情况在去年达到高潮,有的抽查批次所抽查到的公司甚至全部撤单。而在今年上半年的IPO抽查中,仍然还有拟IPO公司“一查就撤”。还有的拟IPO公司因为收到交易所的问询而撤回IPO申请,这类公司显然都是存在质量问题的。
正是基于多家保荐机构保荐失败率超50%所体现出来的双重属性,所以对于这一数据需要辩证看待。虽然保荐失败率高暴露出保荐机构保荐IPO公司的质量问题,但发行审核能将更多的问题公司挡在IPO的大门之外,却是市场之福、投资者之福。因此,市场期待新股发审能将更多的问题公司拒之于股市之外,让保荐机构的保荐失败率更高一些。
当然,严格的发审将会让保荐机构重视拟IPO公司的质量,而随着拟IPO公司质量的提高,保荐机构的保荐失败率就会随之走低。这是IPO环节的良性循环,实际上也是市场各方都乐于看到的局面。
而为了这一局面的早日到来,管理层有必要从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增加现场检查公司的数量,让现场检查逐步从抽查转变成为普查,让每一家拟IPO公司都接受现象检查,或者将新股发审现场转移到每一家上会公司,让新股发审告别“听故事”时代,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现拟IPO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二是严格执法,加强对保荐机构的监管,加大对保荐机构的追责力度,让保荐机构切实为自己的渎职行为买单,并赔偿投资者的损失。让保荐机构不敢玩忽职守,而是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此一来,保荐机构对拟IPO公司的保荐质量必然会大幅提升,相对应的是保荐机构的保荐失败率自然就会大幅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