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日电 近日,万企兴万村·知名浙商四川行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投资推介会在成都举办。180余名浙商涌入“天府之国”,在巴蜀大地上探寻新机遇,撬动138亿元资本市场,掀起又一波投资热潮。
川浙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精准对接会现场。
这段“山海与共”的岁月,浙江与四川已携手共度了27年。两省开启了重点产业、乡村振兴、交通物流、共建园区、营商环境等全方位合作,既有顶层设计上的合力精准施策,又有“穿针引线”产业成链,“牵线搭桥”精准转化的落地举措,打造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川浙东西部协作升级版与合作新典范。
万企兴万村·知名浙商四川行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投资推介会现场。
多年以来,川浙东西部协作充分发挥浙江的产业、市场、技术、资本等优势,结合四川特色优势,在川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协作提档升级,形成了东西部产业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
川浙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精准对接会现场。
当新一轮东西部协作迈入新台阶,“把准主攻方向、凝聚发展合力”成为推动川浙协作走深走实的关键。2022年,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协同浙江省驻川工作组深入调研两省重点产业,以此制定了《深化四川—浙江产业合作工作方案》,将川浙产业合作进一步细分成“5+11+N”重点领域,助力两地产业招商构建新格局,特别是在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纺织服装、化工及新材料、跨境电商等5个重点产业,通讯产品、视频安防设备、汽车电子等11个细分领域,以及“N”个目标企业和重点商协会等方面,充分释放协作效益。
围绕“5+11”重点产业,两地进一步深入研究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和薄弱缺失环节,分析浙商近年在川投资发展趋势,梳理最有可能转移至川的浙江重点企业名单,精准确定产业合作方向与路径,编制推出“两图一目录”,为建链、补链、强链提供系统行动指南,促进产业精准集群承接。
共建产业园是推进两省产业合作落地见效的重要抓手,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两省聚焦园区共建,共建了93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示范性强的产业园区,引导企业落地投资超1000家,规模超500亿元。
以宜宾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为例,四川屏山县抢抓浙江纺织产业结构转型、向西部转移输出机遇,累计引进40多家纺织企业入园,总投资300亿元左右,构筑起纺纱、纺线、织布、服装全产业链纺织产业体系。无独有偶,四川青川县将浙江安吉县三十余年白茶发展经验融入茶产业发展规划,两地共建“白叶一号”茶产业园区,累计种植白茶7000余亩,带动近2000人增收致富。
川浙协同唱响招商引资“重头戏”,引导和促成了一大批企业入川投资兴业。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四川通过省级重大平台签约浙江企业投资项目超500个、协议金额近5000亿元,累计到位资金近3700亿元。“十四五”以来,通过省级平台活动新签约浙江企业投资项目超300个、协议金额超1800亿元。
最早进军四川“淘金”的浙企有巨石、富通、吉利、娃哈哈、农夫山泉等“老牌”实力企业,后有阿里巴巴、大华、新华三、海康威视等新一代知名企业。浙江传化物流园区、沃尔沃(成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及全球销售中心、吉利(宜宾)英伦品牌高端轻型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和全球总部、正达凯年产120万吨乙二醇等一批超100亿元的投资项目落地,对四川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王峻表示,产业合作须坚持市场导向,把互惠互利作为协作核心,尊重企业主体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均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摆脱“拉郎配”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促进项目合作方“自由恋爱”“情投意合”。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巩固签约成果,加强后续服务,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投产,切实增强乡村振兴的产业造血功能。同时围绕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产业策划专场精准对接活动,以更开放的营商环境、更直达的优惠政策、更周到的贴心服务,为广大浙商来川发展提供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