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4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数据情况。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保险主要业务保持稳步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整体充足。
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保险公司总资产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银行保险新增债券投资4.2万亿元。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赔款与给付支出4932亿元,同比增长9.3%。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今年一季度信贷投放力度加大。”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一季度,制造业贷款新增2.2万亿元,同比多增3819亿元。民营企业贷款新增3.7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3万亿元,同比多增8088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一季度,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较快,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服务力度,信贷投放力度显著加大,高于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企业类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7.4%,企业类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3.6%,循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6%,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显示金融机构服务方式持续优化。
在融资成本方面,一季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董希淼表示,一季度,银行业持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宏观经济复苏,彰显了金融的人民性和政治性。
从投放重点领域来看,今年以来,银行保险业围绕国家政策导向,持续加大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截至一季度末,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6%,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50%。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6.2%。积极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一季度末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34%。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绿色发展、科创企业、普惠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贷款投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人民币贷款增速,银行还加大了长期限、信用类贷款投放,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
“银行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就是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和内循环,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周茂华认为,同时,更好兼顾短期和中长期发展,实现内外均衡。
此外,一季度银行保险业支持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加大,92%用于支持购买首套房,合理满足刚需群体信贷需求。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93.5%。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持续增长。积极支持就业创业,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17.6%。引导信贷资金持续投入教育、医疗领域,教育行业贷款同比增长17.5%,助学贷款同比增长21.5%,卫生和社会工作贷款同比增长18.5%。推动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同比增长173.3%,个人养老金理财快速增长,特定养老储蓄存款达到336亿元。
风险抵御能力整体充足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银行保险业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初步统计,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59亿元。不良贷款率1.68%,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2%,保持较低水平。银行保险机构流动性总体保持平稳,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149.5%。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
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679亿元,同比增长1.3%。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86%。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较年初增加2572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5.2%,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目前,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6%。
在董希淼看来,一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微升、不良贷款率略降,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另外,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均保持较高水平,银行流动性平稳,风险抵御能力整体较强。
不过,董希淼认为需要关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仅增长1.3%,而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速为7.4%。净利润增速下滑,将影响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也不利于持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二是资产质量反弹压力较大。如果前期支持实体经济的阶段性政策措施退出,部分贷款如普惠小微贷款的资产质量可能将受到冲击。
“接下来,国内经济将稳步复苏,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逐步回暖。”周茂华表示,商业银行在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情况下,将更重视信贷结构优化,突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的支持;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