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河南省晋商会  ___  冯南垣 

李阳:私募大洗牌下的山西境内私募基金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17-05-15 17:15     来源:DHH德和衡太原律师    作者:李阳    浏览:5910    
核心提示:前言:此文最早写作于2016年8月,至今已过去半年有余,在过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这半年来动态数据的变化做了些数据上的修改,但是山西地区私募基金发展的整体状况和分析应该差距不大。在这篇文章写完后的一段时间,有几个曾经在山西运营私募基金的朋友或放弃了基金的运作,或对在山西运作私募基金失去了信心,其中原因很复杂,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前言:此文最早写作于2016年8月,至今已过去半年有余,在过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这半年来动态数据的变化做了些数据上的修改,但是山西地区私募基金发展的整体状况和分析应该差距不大。在这篇文章写完后的一段时间,有几个曾经在山西运营私募基金的朋友或放弃了基金的运作,或对在山西运作私募基金失去了信心,其中原因很复杂,当然山西的大环境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其实私募基金对运营团队的素质要求非常的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高风险的行业,尤其是运营创投基金。创投基金很多时候并不是想象中那样以小博大,可以实现数十倍超额暴利的行业,也不像是外表看上去那么高大上的准金融从业人士,更确切的是一个down to earth的苦力工作。事实上很多创投基金几乎是十投九亏,甚至亏的一毛不剩,其生存期往往很短。在整个创业生态链上,创投基金和创业者一样,都需要大力扶持。一个创业投资基金,有时候就像一个公益机构,投资几乎很难见到效益,结果还要被其他税费扒一层皮,直接打击了投资人的积极性。当然这些都是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2014年3月《基金法》发出了诏安的告示,各路私募基金纷纷响应,让这些过去桌面下的大佬们一一渐渐走上前台,阳光化的政策逐步推行。国内私募基金行业也逐步由过去无规范、无监管、混乱无序发展,渐渐被纳入了准正规化发展的轨道。当然比起已经走向成熟的公募基金而言,私募仍然还处于襁褓阶段。

在随后的两年中,伴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整个私募基金行业也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狂潮,恰如互联网+的风口,一一个个私募大佬仿佛不注册个投资公司到基金协会备个案,“吹个风”就算不上金融人士一样,在高峰期时一度每日申请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数量就多达数十支。

随着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主动选择纳入基金协会的监管,履行了备案登记手续,截止到2016年基金行业新规颁布前,取得备案资质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经远远超过两万多家,直奔三万而去。

这些私募机构约一半都注册和办公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其余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甚至连青海、西藏等地也不乏私募机构,而已经发行和管理的基金数量和规模更是数以倍计。

山西地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大多也注册于2015年前后,正迎上了这个风口。不过与发达地区相比,虽然同在风口但是境遇确是大大不同。山西已经备案的私募管理人更多的只是在风口吹吹头发而已,并没有随风飞扬。大多数备案的山西私募在这几年间处于无产品、无规模状态,甚至在私募新规颁布后还多了一项,没有提交《法律意见书》。这也就意味着在基金业协会规定的8月1日大限过后,有些机构走向被撤销备案资质的道路。

基金业协会的新规很有意思。他并没有选择独揽大权,将私募基金的备案决策权都收入囊中。显然协会也知道,如果一只私募是否能备案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算,无疑是把自己置于类似证监会一样的位置,把备案制变相做成了审批制。这样做难免会遭到“审批权利寻租”的非议,而且一旦这些私募管理人再乱来,协会无疑是要背黑锅的。

协会巧妙的引入了律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合规机构进来,活生生的将一副三国杀,打成了麻将牌。协会、私募、会所、律所,至此四方均已就位,但是坐庄的仍然是基金协会,黑锅却不用再独自背了。私募管理人若今后再出什么幺蛾子,自然有律所和会所两个垫背的家伙在风险共担,协会更多的可以从监管的角度来制衡三家机构之间微妙的关系。

基金业协会的这一狠招,一下子让很多不怎么合规的私募管理人慌了手脚,面临丢掉牌照的窘境,保壳之风甚嚣尘上。买壳、卖壳、保壳的生意也欣欣然红火了起来,而那些已经成功完成保壳的私募管理人则纷纷炒作自己,一度将裸卖的身价哄抬到百万之上,显然有些泡沫的成分。

当然不能说这些私募的壳完全没有价值,在当下的特殊环境中即便是一个空壳的投资类公司都成为了稀有物品。就拿山西地区而言,新注册投资类公司障碍重重,需要到地方金融办拿许可,而根据金融办的意见只有国资背景才会批准,这无疑让民营资本连一个投资公司都注册无门。

但无论是全国范围的暂停投资类公司注册,还是基金业协会加强私募基金的监管,都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并且这些看似严厉的手段却都还留有余地。投资公司的注册未来一定会再度放开,而基金业协会对于被注销的私募管理人也没有一棒子打死。所有被注销的私募管理人仅仅是暂时不符合备案资格,一旦时机成熟仍然可以走正常渠道重新取得牌照。

从山西地区私募发展的现状来看,局面并不是很乐观。加上工商注册限制和私募基金新规的高门槛,新增私募管理人的难度翻了好几倍,即便有新增也很可能是国资背景,而现有的私募管理人数量也很难保整不会减少。应该说与新增信贷、GDP、投资等笼统的宏观经济指标相比较,一个省份私募基金的活跃和发达程度更能够准确的反应出一个地区民间资本的活跃程度。

本文就依据基金业协会的官方数据对山西省内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基本情况做一个梳理。

一、山西地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统计和分布情况

根据基金业协会官方的统计,山西地区已经备案运营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总计66家。这一数量与周边相邻省份相比,仍然属于落后,仅仅高于内蒙的21家,河北、陕西、河南等周边省份的备案机构都超过山西的两倍还多。这66家中还包含一部分是属于在北京、上海或深圳注册,但是实际运营地点在山西境内的公司。

表1全国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情况统计(20170504)

注:图表均来自于基金业协会官网

从全国的统计排名而言,山西的备案机构数量也处于中下游水平。当然绝大多数私募基金管理人还是会优先选择在北、上、广、深等地登记注册,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备案的机构数量都超过4000家。这与当地的政商环境,募资难度程正相关。

表2山西地区备案私募和周边省份对比

山西地区的私募机构在省内的分布也非常集中,多数县市的备案机构数量为0,而太原一个城市就备案有47家,可见省内超过2/3以上的私募机构仍然选择将总部设立在省会太原。比较而言除省会太原外,山西南部在机构数量上要比北部分布更多一些。说明山西南部地区的金融活动和意识较北部地区要更活跃一些。

表3山西地区私募基金发展和分布情况

二、山西地区私募的类型和发展

单从数量上而言,注册地在山西的的私募管理人中,股权投资、创投基金35家,证券投资基金17家,其他类型不明2家,还有部分未查询到资料的机构。但是从规模上而言,股权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的规模都相当的小,已成立的基金多数在3000万元以下,甚至干脆管理规模为零。在山西省已发行认缴的私募基金1100亿盘子中,绝大多数都是证券投资基金,证券类基金管理规模几乎是非证券类的100倍还多。

地区差异也非常明显,已经成立的涉及山西地区的私募基金产品发行共计82只,其中大部分设立在太原,而太原地区也占据1000亿的发行规模,其他地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纵览所有在册的山西地区私募基金管理人,有几个自然人名字出现概率非常高,与这几个人直接相关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就高达数家,而且从注册资本上看公司规模都不算小,所负责的基金涵盖了证券投资、股权和创投三大门类,应该算得上是山西私募行业中的翘楚了。

从发行产品数量上而言,作为山西国资背景的代表山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至今为止也就发行备案了两只规模并不是很大的产品,而且还因未按基金协会要求进行产品更新或重大事项更新累计2次及以上,被标注为异常。而山西恒天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个尚未提交法律意见书,完成全部备案要求的民营管理人,居然发行了高达十一只证券类产品,无疑是所有私募中备案产品数量最多的。

表4 山证基金高管和已备案产品

一家坐落于大同市的魏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属于国有独资背景,背后是大同市国资委绝对控制,其在北京发行并运营了一只基金产品。

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有一家名为洪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虽然其注册地和运营地都不在山西,但是其早期却发行了多只和山西太原有关的基金产品。私募界的元老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曾经也在山西晋城成立了一只创业投资基金,但该公司在最新的协会系统中已经不见踪影,应该是被撤销了备案资格。

表5  深创投在晋城设立的基金公司

三、合规情况

经过梳理,山西众多的私募管理人中,实缴注册资本低于25%,高管无基金从业资格,甚至因为未提交年度审计报告而被基金协会警示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个别注册资本实缴为零的,恐怕会被逐步清理出局。

表6 管理规模为零的证券投资基金机构

整个山西区域已经完成《法律意见书》备案,并且成功备案了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不足一半,整个行业可谓是岌岌可危。如果严格按照基金协会的规则清理,估计能幸存三分之一已是万幸。

一家国资背景的大佬山西国电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亿的注册资本已经到位,但备案后无产品发行,无法律意见书,从业人员全部无基金从业资格,面临着“三无”基金管理人的窘境,如果再不有所动作,恐怕也难免被摘牌。

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曾经也做过基金管理人备案,但此次已经不见踪迹,应该是放弃了备案资质。

表7 山西信托私募管理人备案资料

综上所述,全国私募基金行业都迎来了一个风口期。私募基金对于吸纳民间资本和促进本地经济金融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山西私募基金行业整体依然发展缓慢。山西的经济近些年来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就是“政府主导,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任何一个行业在这个段子的魔咒下都很难活长久。一如过去的煤炭行业,从开放矿权,全国人民都来山西淘黑金,到浙商在“国进民退”中损失惨重与山西结怨,再到现今的全行业衰退政府担保融资,无一不凸显了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经济中左右其间。

前几年满街担保、小贷公司非法集资留下的烂摊子才刚刚消停,在加上山西作为全国反腐的重灾区,恐怕无人再敢抗鼓励私募基金发展这颗雷。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与当下的万众创业息息相关。尤其是创投基金正是创业创新最大的推动力。如果省内创投基金不繁荣,空有几百个创业孵化空间又能怎么样?没有创投基金的支持,恐怕就是设立再多的孵化空间也孵化不出什么东西来。

在整个大众创业的生态链中,创业者是种子,孵化器是土壤,那么创投基金就是水源。种子即便是浇了水也不一定能长大,更何况不浇水,肯定是发不了芽的。

中关村之所以成为创业圣地,不单单是那里涌入了全国的创业者,也要看到是诸多创投机构的入驻才给创业者们带来了生机。可以说私募创投基金的发展和众创空间的发展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天枰倒向任何一方都会使得整个创业生态遭到破坏。私募基金中的创投基金尤其需要大力扶持,上海市政府曾经大胆推出了创投投资亏损政府买单的政策,北京、深圳等地对于创投基金也都有明确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甚至西藏等地区对于有限合伙等形式的私募创投基金给予了几乎免税的待遇,吸引了大量的基金和投资机构注册。相比山西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举措。

山西地区已经正规备案的私募创投机构不足10家,但就是这聊胜于无的几家形式上正规的机构,在省内如今几乎天天都在上演的创业项目路演活动中也难觅身影。此类山西创投机构,多数选择默默无闻的运作。这显然也不是一个私募创投基金应该有的风格。按照正常思维来推断,私募创投基金才应该是市场中最为积极主动和激进的投资者,其次才是专注于PE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最次才是关注于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基金,但我们恰恰相反,把激进的私募创投运作成了一个保守的机构。

当然在山西,除了政策上的原因外,私募人才匮乏也是难以言表的痛。懂行的人才原本就很难留在山西发展,即便有个别愿意来山西发展的,在经历了注册、募资、运营等一系列过程后,也会觉得难以得到本地资本的信任,发展不顺萌生退意。山西的老板们崇外自贬的心态,也使得大量的资金流逝外地,不愿意交给本地私募基金管理。无形中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未来能留在山西私募圈发展的,可能只剩下国资背景的机构了。恐怕长此以往对山西经济发展而言百害而无一利,民间资本再难活跃。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