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山西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省委、省政府推动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景观设计无疑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应遵循什么样的理念?或许可以从古人对“八景”的认识中汲取历史智慧。
“八景”是地方志的一项重要内容,既包括自然景观,又包括人文景观。“八景”只是一个概称,实际上根据地域的不同,有的地方为“四景”,有的地方则是“十景”,甚至有“十二景”等等,它们共同形成了一地历史文化的记忆,体现着古人对于景观构建的认识。
“八景”——作为整体的构建
“八景”往往以“一地一景”的方式呈现,如兴县“莲峰石堠”:“石堠山去城四十里,高峰断处突起石峰,高数十丈,如斥堠状,上列祠庙,石顶宽平如砥,由峰转至山巅,上有巨石矗立,如莲花。由峰侧转南曰黑龙池,有黑龙祠”,“旱,不涸不流,取此水以祷雨,辄应。旁有岩,曰“伏虎岩”,相传有僧伏虎于此,故名。今僧与虎骨俱在焉。”(“石堠山”现名“石猴山”)
通过这样一段文字,我们认识到“莲峰石堠”是以石猴山上的一系列景观共同构成的一处景色,包括莲峰、黑龙池、黑龙祠与伏虎岩。而这样的一处景色,更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峰上有祠,山中有池,池中水更是被百姓干旱时用来祈雨的灵水;一块岩石,也因为一则传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此,一处看起来似乎比较平凡无奇的景观,实则包含了自然、信仰、传说等多重因素在其中,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种景观类型在山西各地普遍存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机融合。如果我们不能注意到这一点,只是看到“八景”的具体名字就名论景,将会导致对传统社会中“八景”的认识产生非常大的偏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八景”——人文关怀中的构建
“八景”的构建,不仅包含自然景观,更含有大量体现浓厚人文情怀的人文景观。这些景观从不同方面,重现了传统社会中民人的生产、生活情境。
有对百姓劳作场景的体现,猗氏县“峨嵋晓耕”,“雨足沙田好插犁,农人无寐候春曦……穷年作苦供租赋,司稼眠春知不知。”四句诗歌,勾勒出无心入眠、急待天明耕作的农夫与“眠春”的地方官形象,在强烈的对比中,将作者看到农人生活不易、希望地方官能多加体恤的愿望表露无遗。
生活虽然艰辛,但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辛勤的劳作中不时出现,如汾阳县的“彪岭樵歌”:寂静深林中,一声嘹亮歌声响起,飘荡在蓝天白云间。砍柴虽然辛苦,但阵阵歌声不正向我们传递了樵夫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么?
除去表现劳作的景观外,有的景观是对百姓日常生活的描绘,如对士子生活呈现的平遥县“书院弦歌”:“西河书院诵读之声不绝,午夜灯火如燃藜,为人文之胜”。每到节日,百姓也是结伴出游,形成别样景观:六月初一,左云县北门外龙王祠中,“社首献戏赛神。邑中士女踏青,观剧采青,肩摩毂击”形成当地“北涧清游”的景观;襄垣县的“凉楼胜观”则是“每三月盛会,远近辐辏”。
“八景”——心灵慰藉场所的构建
“八景”之所以能成为一地景观的代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样的景观能够给人以感悟,起到荡涤心灵的作用;“八景”不仅是对天然景观的简单重现,更有个人情感与感悟蕴含其中。
晚渡,较为普遍地出现在各地的“八景”中,如阳曲、介休均有“汾河晚渡”,但“早则渡,午则渡,而独称晚?”盖因此时最为人多,且水流湍急易发生溺水,由此,观者进一步谈到:“水不能溺人,而人自溺于水也。水虽柔物,忘险不戒则溺。夫子云: 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 ”观者由“汾河晚渡”一景,引出自己关于修身的思考。
潞城县的“微子清风”景观,如果单看,只是一处荒山废墟,那它入“八景”的原因何在呢?微子清风,考微子城在城东,商微子食邑也,其所从来远矣。今经其墟,清风徐来,水光荡漾,衣裾飘摇,倘所谓君子之德风,被其风,应思其德。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感兴自在人矣。否则与腐草朽木将勿同。借助这段文字,我们了解到,将一处看似废弃之地列入“八景”,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通过这处景观,可使观者神交于先哲,感受到先哲风范,进而以相同的道德标准约束、规范自我。
因为“八景”可以带给人们这种特有的心灵体验,所以各地不仅从现有的景观中进行挖掘,更是主动营造景观,如沁水县“莲塘时雨”:“在城南,以兵废。县令李松于城东南凿池引水,种荷建亭,其上名曰君子亭,寻又废。光绪己卯复修。”
在景观的构建中,不仅只是官方,民众也积极参与其中,为景观的增修维护做出贡献。曲沃县“沃国春光”“新田秋色”“神陂落雁”“汾隰流云”四景便是这方面的代表。曲沃县“山川来自东方,冈峦环少西面”,所以“添修四景,以补偏亏。非以侈呈游观,实则培植风水。”但“景物易坏,看守需人。”所以,官府与民众合力共同出资,以做维护之用,景观的管理权也授予景观周边的村庄。稳定的维护资金来源与维护人的确立,必然对景观长存产生积极影响。
“八景”作为传统社会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有一些不足,但其中表现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的重视,无疑值得今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