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科达制造(14.27 +0.42%,诊股) (SH.600499) 发布首份ESG报告。自2002年上市以来,科达制造已连续11年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本次更是主动对标国际评价体系,首次从社会责任报告升级为ESG报告,成为建陶产业中最早一批筹划建立ESG体系并发布报告的上市公司。
报告明确将ESG提升至公司层面,构建了ESG管理架构,并详细展示了公司在推行精益制造、坚持技术创新、把握绿色机遇、激发员工活力和贡献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实践,充分展现了科达制造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企业责任与担当。
首次对标国际标准,完善ESG治理体系
作为全球化布局的上市公司,科达制造率先将ESG理念纳入公司治理体系中,通过顶层设计,发挥董事会对ESG工作的引领作用,对相关工作予以部署,启动了从社会责任体系跨越到ESG体系的全新变革,持续提升企业价值。
科达制造积极聆听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报告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简称“GRI标准”),围绕合规运营、产品质量、研发创新、职业健康安全、清洁能源机遇等18个对公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实质性议题展开,全面、真实、客观地披露了公司深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情况,按照GRI标准披露规范,报告累计完成38个披露项。
建立精益管理新范式,引领行业迈向“零碳”未来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被普遍认为是“双控”考核机制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
科达制造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低碳设备的研发创新,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报告期内,科达制造子公司德力泰研发出目前全球最长、产量最大的绿色岩板专业双层窑,预计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14.64吨/天,树立了行业内双层岩板窑炉“节能环保”的新标杆,同时,德力泰联合其他方成功推出了全球首块零碳氨燃料烧制的绿色瓷砖,将瓷砖烧制过程中碳排放降为0,为陶瓷工业乃至整个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开辟了新能源技术路径;非洲陶瓷厂通过提升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装备技改升级等方式,减少陶瓷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福建大田工厂使用绿电比例达45%,致力于减轻碳足迹,打造绿色品牌建设。
同时,科达制造率先在陶机业务中引入精益管理理念,积极搭建精益管理体系,打造精益价值链,为企业管理提质增效,降低过程损耗浪费,并在各试点事业部取得较好成效。报告期内,陶机业务中石材、包装及深加工事业部库存金额减少幅度均超过50%,库存周转率提升超过20%,装配生产周期减少超过25%。
以人为本助力员工成长,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
科达制造秉持“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理念,重视员工培训与发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员工满意度,与员工共享发展、共创未来。
科达制造致力于打造学习型企业,针对毕业生、在职员工及管理团队开展个性化的培训课程,提升不同层次员工的专业素养。2022年内,科达制造推出“科达学院”员工线上学习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助力人才升级,并通过举办各种专题培训,开拓员工视野,增强员工能力。
在人才激励方面,自上市20年来,科达制造先后实行了4次股权激励,在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层面构建员工持股平台,激励累积覆盖近1,000人次。在2022年内,科达制造亦使用5亿元回购了公司股份,计划用于后续股权激励。
在向内助力员工成长之余,科达制造也积极向外承担“企业公民”的责任,重视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发挥企业向善的力量。2022年内,科达制造配送生活和医用等防疫物资支持社会共同抗疫;积极支持教育,为国内小学捐赠安全防护书包;进行社区互助,为非洲肯尼亚马赛村出资修路,为肯尼亚当地居民捐赠物资,共抗干旱灾害天气等;科达制造董事长边程也通过个人向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捐赠发展基金200万元。早在2020年,科达制造在非洲对促进当地就业、参与社区服务、优化劳工环境及条件、提升资源效率和污染防治等方面就获得了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机构IFC的认可,并达成长期合作支持公司在非业务的开展。如今,科达制造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践行ESG理念,将制造能量化为人情温度、化为未来希望、化为振兴推力。
近年来,ESG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作为一种公司价值理念的体现,它强调评价一家公司不仅仅要关注财务表现,更要关注它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带来的价值,以及自身公司治理的健康性。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监管机构正不断健全ESG生态体系,将ESG的纳入作为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工作。而在全球资本市场中,ESG也已经被广泛用来衡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道德影响,成为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次,科达制造ESG报告的升级尝试正是其作为全球化发展企业的担当,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彰显,其将发挥示范性作用,为业内企业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